外资企业贷款的风险和突出问题
因为对基层和一线员工的打击,大家不得不打一场球赛,工作能推就推,态度能差就差。生气的同学都是上班拉肚子。刚招进来的大学生,长相不好,工资也低很多。老家伙知道了假装不懂拒绝教经典,让没经验的新人觉得自己还活着,干脆拍拍屁股走人。这让他们很紧张。
领导整天愁眉苦脸,把所有的怒火从上面发到下面。他们每次开会都威胁员工,说不听话就让你下岗,不雇佣你拿生活费。更有甚者,迟到一分钟,他们会扣50元钱。但是,行政事务的财务从来不公开、不细致。因为分配太广了,大家都觉得有很多领导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吃亏,所以心安理得,不想完成任务。这就相当于降薪了,因为到年底其他人只有40%跟任务绑在一起了,现在在职的比不在职的拿的也不多,于是领导就开始让推后的回来工作,退休的就振振有词的说:你们把我们踢出来了,坚决不回来工作,你们养我们!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银行的改革并不是很成功,所以还是事故频发。中层领导不好,什么事都回去找领导,领导也生气。不要低估被剥夺利益的结果。不要以为给中层高工资就能留住人。不一定,关键是所有被服务的人都没有被使用或者薪酬分配设计不合理。现在国有银行的员工一天到晚都在数自己的那块,客户发现了就干脆扯蛋更舒服。
发表于2005年7月26日1:44 AM |评论(2)
2005年7月11,中国银行改革江苏抽样调查:人员与组织变动。
/jj/2005 07 07/DD/200507060047 . ASP
相对于省内银行,无锡分行有一个特殊的做法,就是中层以下岗位80%采取两种方式选拔,20%采取竞聘上岗。郭喜军解释说:“主要原因是为了保持人员和业务的相对稳定。毕竟银行不同部门的业务替代性比较差。”在业务流程改革方面,无锡分行撤销了会计部、资金计划部、安全部等部门,新设计划财务部、运营部等部门。
看上面的做法,呵呵。
发布于@ 2005年7月,11,12:23 AM |评论(0)
2005年05月24日通货膨胀压力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人民币升值是当今最大的经济谎言。
中新网4月24日电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经济蓝皮书春季号》预测,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低于上年,约为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到8.44万亿元,GDP占比持续明显上升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消费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各种价格水平仍在上升,通胀压力不容忽视。
通货膨胀本身就是货币持续走低的标志。这个时候,要求货币“升值”,就好比要求一个过于担心吃喝的病人多吃多喝才能好起来。只能出现在寓言里。人家知道我们升不起来,还要求我们升值。目的是要求我们承认人民币贬值,调整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
中国经济增长靠政府投资拉动,是畸形发展的结果,是一种畸形发展。所以经济状态不稳定,是中国不敢升值的内因!
个人认为,人民币一直在贬值是不争的事实。你只要看看这几年国家对几家银行的注资,就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
发布于2005年5月24日上午12:18 |评论(0)
2005年5月20日,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转贴)
邱振康(估计是化名,求真小康?)
国有银行改革的成败关系到中国金融业的安全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国人民对此高度关注和期待,国务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经过两年的努力,两家试点银行的主要指标已接近国际发达银行水平,令人欣慰。但上市的根本目的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经营机制转换,练好内功,以适应外部竞争的需要。正是在这个核心问题上,国有银行的员工并没有经历更多的变化,经营理念和操作方法基本相同,内容严重滞后于形式。他们输不起的所谓“脱胎换骨”的改革,还没有触及皮肤。一些长期以来制约银行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关于不良资产问题
为了保证两家国有银行成功上市,2004年初,国家不遗余力地动用巨额外汇储备向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资。此外,两家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在2004年9月底分别降至3.08%和5.46%,全国人民都为之振奋。新年刚过,媒体就报道了两家银行不良资产率反弹的消息。外人不解,说。目前处于上市关键期,从央行到银监局,从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到支行,各级都要求不能出现大量不良资产,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压缩不良资产的工作力度空前,但事与愿违,不良资产还是不断冒出来。在我看来,通常的行政命令手段来减少不良资产只能是权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学习大禹治水的策略,应该是“疏”而不是“堵”。堵塞最终会导致洪水泛滥。要从基础工作入手,深刻反思机制上的原因。很简单,旧社会的私人银行、银行的老板,既没有受过现代教育,也没有文凭,甚至是文盲。他们经营的银行很少出现不良资产,股本从小到大,发展成为当地非常有影响力的银行。现代银行家不如他们吗?至于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目前官方的观点是,客观原因是主要原因,银行自身经营的原因是次要的,只占五分之一左右。如果这个估计是真的,那么2003年前后,银行的社会环境和信用环境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为什么此后会有大起大落?如果说不良资产的下降是国有银行努力的结果,那么银行在2003年之前并没有放松这方面的工作。我认为对不良资产的分析应该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2000年以前,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坏账和坏账都集中在银行。这期间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经济过热和几次清理“三角债”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形成了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如果这部分主要是大环境造成的,银行自身的责任是次要的,大家都可以理解。2000年以后就不一样了。此时,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已经进行了10年,全社会的金融意识普遍加强和提高。特别是强迫银行放贷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遏制,银行经营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说客观原因是过去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那么今天的银行应该不会有大量的不良资产,但事实并非如此。下面的数字可以说明问题:2000年初,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从不良资产公司剥离了654.38+0.4万亿的不良资产,当时四大行的官方平均不良资产率为6%,与国际相比也在好银行之列。剩余不良资产约5000亿元。到2002年底才三年,不包括四家银行用税前利润冲销的部分。不良资产总数20.88亿元,不良率26.92%,与2000年前基本持平。在总结几十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我们用了三年的时间走完了长达几十年的变质过程,实在发人深省。如果单纯从银行自身经营上找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次剥离不良资产,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为后来不良资产的出现提供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大量不良资产的剥离,作为基层行,摆脱了沉重的历史包袱,经营状况迅速好转。各项业务指标一夜之间翻了好几倍。按照银行现有的内部考核机制,单位可以拿到更多的绩效工资,干部可以得到提拔重用,名利双收。更令人鼓舞的是,不良资产形成过程中的一些工作责任和案件线索随着剥离而一笔勾销,单位和个人都轻装上阵投入新的战斗。客观来说,这种机制意味着不良资产较多的银行将被剥离,银行里的干部职工将得到更多的实惠,这对于不良贷款较多的单位和干部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奖励和鼓励。相反,也有一些基层分行或支行的领导干部,平时工作作风比较谨慎,不良资产不多。另外,他们对剥离政策的理解也不深。他们总认为银行的资产来之不易,剥离出来很可惜。所以对于有盘活和促进转型希望的,尽量采取保全措施,不要及时剥离。应该说这是一种比较负责任的态度,但恰恰是这类人用得不够。所谓奖勤罚懒的考核机制,从根本上扭转了资产剥离的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冰冷的现实让所有的银行家都变聪明了。他们充分而深刻地认识到,不良资产剥离不仅是改善自身经营状况的捷径,也是改善个人职业命运的法宝,因此对二次剥离充满期待。虽然当时说是最后一顿免费的“午餐”,但没有人相信这是最后一次,而是伸长脖子空着肚子等着免费的“晚餐”。好事多磨。2000-2002年,央行相对放松了对不良资产的监控,各基层银行瞄准时机,在时机成熟时采取行动。不良资产像火山爆发一样迅速上升到26.92%,其可靠性值得怀疑。从2004年开始,银监局和央行加大了对不良资产的监控力度,不良资产悄无声息地消失了。不增反降,来去匆匆,无缘无故,外人不解是可以理解的。
2.银行内部考核机制不知不觉助长了不良贷款的产生。
95年以前,国有银行内部对经营目标的考核主要是速度和规模,也就是存款的多少。1995年后,我们开始评估收益。目前主要考核存款、收益、风险三大指标,都是以一个自然年度为一个考核周期。作为基层银行,要在一个工作年内完成上述三个指标,最便捷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贷款,这样会产生存款,吸引客户;增加了效益;同时也降低了不良贷款率;可以说是一石三鸟。虽然贷款也有风险,但其风险是滞后的,无法在考核期内体现出来。只要不断增加贷款,既完成了任务,保持了既定的发展速度,又掩盖了风险,摊薄了不良贷款。既然贷款投放是完成任务的主要手段,不知道为什么各级考核一直没有把投放量作为基层行任务完成的津贴项,客观上刺激了基层行的贷款需求。由于贷款总额受指标控制,它改变了增加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使得大量承兑汇票成为项目投资;固定资产贷款审批权限提高,就会变成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进一步固化大量流动贷款,增加新的风险;公司贷款比较复杂,所以增加了个人贷款。由于上级行尚未出台个人贷款管理办法,决定报上级行批准,将个人贷款期限最长定为20年。如果有风险,那也是20年后的事了,但贷款产生的收益,对当代人来说,是取之不尽的。在这种短期行为机制的约束下,在极度冲动的环境条件下,保证贷款质量是很难很难的。
3.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在抑制不良贷款方面较为薄弱。
自2000年以来,银行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来防范贷款风险。一是加强了信贷管理的工作机构,由原来的信贷管理部精简为三个,形成了信贷运营部、信贷审批部和风险管理部,以及三个部门以上的信贷管理委员会;其次,明确了三部一委的分工,设置了几道防火墙。业务部门不能参与贷款审批,审批部门不能与企业见面。风险部负责动态及时监控,当时叫干、看、定。第三,有层层授权。总行和二级分行还有四级核算单位和四套信贷管理团队,都有不同的内容和不同额度的审批权限。任何人都不能越界。这真是一堵铜墙铁壁。但是三年过去了,无情的现实是如此的令人失望和沮丧。为什么?银行的规章制度本身无可挑剔,但真正落实到位的并不多。这是最大的悲哀,因为中国是男人统治的社会。只要人们的思想不一致,就没有不可逾越的政策障碍,尤其是在银行贷款的投放上。作为基层银行的领导,想要通过一笔贷款,会直接或间接地从贷前调查论证中得到启发,百依百顺的管理者会心领神会,不识时务,不识时务。退一步说,即使领导没有提前指示,会上一句暗示性的发言也足够让人望而生畏,甚至一个眼神就能改变会议的研究结果。什么贷前调查,评估论证,集体研究,* * *决策,相互制约,* * *责任,在银行现行体制下,都是弱势。所以2000年以后,银行里增加了那么多部门来加强贷款的管理,人员增加了好几倍,投入了巨大的成本。实际效果和过去一样。上级银行的良苦用心没有落实,真正的贷款决策权还是掌握在几个人手里。同样一笔贷款,同样一个企业,如果你想借,你可以说出若干个理由,如果你想借,你还可以拉出一列火车,这样更武断,更鲁莽。2000年以前,贷款决策失误的责任是很明确的:只有一个信贷部门,一个行长,现在不同了,因为贷款是集体研究,同一个决策,几个部门,几个人员负责。最后只要贷款手续符合要求,谁都不负责。特别是基层推荐的项目要报上级行或更高一级行审批,由于审批行离项目所在地较远,只能从产业政策和项目布局等方面守口如瓶。通过一个项目,大家都高兴,否决一个项目,被下属银行或企业批评,但不了解情况,不支持基层银行的业务发展,还有一大堆收费。基层单位在指责审批行的同时,决心再次上报被拒项目,理由更加充分。面对执着的热情,普通项目能过几次。因此,层层审批的运行机制对保证资产质量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但却不自觉地为基层承担了不良资产的审批责任,让基层更加有恃无恐。
综上所述,银行内部的用人机制、绩效考核机制、贷款决策机制是导致不良资产的重要原因。在这方面,如果没有大手术,用一个经济学家的话来说,五年前和五年后看现在,不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第二,关于股权分置。
股权改革是银行重组的核心。只有将股权转化为真正的个人资本,才能将股东和公司的利益有效挂钩,银行现有的弊端才能得到解决。这是银行再造的希望,也是大家的理解。2004年,两家试点国有独资银行组建了国家控股的股份公司,并成立了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国有银行股权变更,为银行上市奠定了基础。然而,这种改变只是形式上的。个人资本,长江电力、国家电网、宝钢集团、建行投资建设银行的地方,一分钱都没有,都是国有的,不可能真正个性化。董事长作为一家之主,是企业的化身。他可以无视党纪国法,敢于冒着个人政治生命的危险,做出损害企业利益和声誉的事情。更何况其他员工能守规矩吗?这在古今中外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公司都是不可想象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次股份制改革的实际效果。这种参股形式在前几年的上市公司中并不少见,效果也很一般。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交通银行的历史。香港交通银行在1908成立时,是一家完全意义上的金融股份制公司。解放后,香港的交通银行在众多金融企业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国家在1987恢复交行时,其股本构成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企业法人发起,与建行、中行基本相同。结果如何呢?惨淡经营了不到20年,不仅老祖宗的机制没有继承,外资银行的管理方法也没有学到,国有银行的顽疾体现在一个,反而变得更加国有。这是应该吸取的教训。当然,目前国有银行的股权改革只是初步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上市实现股权转让,最终实现个人资本化。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不可能一步到位,这是所有中国人都能理解的。因此,试点银行从筹备上市之初就积极在海外寻找战略合作伙伴,一天也没有放松这方面的工作,但至今都以失败告终。作为中国的一个市场,对海外财团或者金融机构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为什么不敢轻举妄动,保持观望态度?这说明你对我们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有很大的不信任。难怪任何一种投资行为都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获得部分控制权,一种是通过参股的方式分享分红。在目前的条件下,这两个愿望都很难实现,因为国家在国有银行的控股地位不可动摇,上市只是小比例的股权转让,即使获得董事会席位,话语权也无足轻重;想分享红利吗?第一,从我国上市公司来看,按时分红的并不多。第二,分红怎么分配不是一两个董事说了算的。面对股权投资随时会被巨额不良资产吞噬的危险,投资者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并不困难。因此,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设计者应该更解放、更大胆、更快、更多样。股权转让比例应该进一步提高,甚至放弃国有银行的控股地位也不可怕。只要勇敢迈出这一步,距离真正的商业银行可能会缩短十万八千里。纵观近30年的改革开放,外国人从中国受益,而中国人获得了更大的利益。入世之初,很多人担心我们的民族产业会受到灾难性的打击而一蹶不振,从目前的角度来看是没有必要的。金融业关系国计民生,金融开放是整个经济发展的高级形式。在中国的土地上,所有的外商独资企业、控股公司和股份制企业都要遵循国际惯例,接受政府金融机构的监管。如果不危及内资企业的生存,也不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回顾过去十几年的国企改制过程,当企业还能维持正常经营,或者有一定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的时候,作为企业的主管部门,甚至地方政府,都不赞同企业改制,企业的所有制关系发生变化。相反,当企业连年亏损,员工工资不能及时发放,债台高筑,伤痕累累的时候,就催其尽快重组卸下包袱,从而草草摆脱,就像一个人。
三,关于团队建设和薪酬。
国有银行有一支庞大的干部职工队伍。目前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总人数在50万左右,实际上可能更多,因为临时工是一个不清楚的数字,和国际发达银行比起来真的很可怕。美国花旗银行全球只有4.8万人,是中国建设银行的六分之一,但其经手的总资产是中国建设银行的八倍,人均总资产是中国建设银行的几十倍。因此,减员增效和与国际接轨成为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我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银行的众多部门机构臃肿。只有党、政、工、团、纪检、监察、宣传、后勤等部门的人员可能和外资银行的总数差不多。借股份制改革之机给队伍建设“消肿瘦身”是应该的,但不能做简单的数字对比。外资银行有适合其生存的经济环境和条件,有较强的管理手段和技能。即使在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中,也能找到工作效率相差几十倍的例子,上海、广州和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人均财力总量可能相差几十倍,但不能说西部地区的银行员工效率低下,任务不饱和,需要按照先进地区的标准减员。国有银行减员是最困难最头疼的,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如果是为了提高队伍素质,应该是优胜劣汰。既然自古以来就没有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那么人员的减员就只能用最原始、最方便、最简单的方式,要么按照一定的年龄,要么按照一定的工龄,只要是在范围内,什么学历、学位?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大量裁员。2003年,中国建设银行人事和激励约束机制改革,约1100名高级管理人员被解聘。作为离岗的团队,年龄一般在40-50之间,从文化水平上来说比年轻一些的人要低。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事实。但从工作经验、客户资源等实际工作效果分析,应该不会比年轻人差,从对国有银行的贡献来看,可能还要大。这个年纪成就事业的人很多,国内国外都有。“一刀切”的减员措施,只是起到了减员的目的,根本没有触及国有银行臃肿的组织体系,也没有优化队伍。相反,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作为前员工,他们依然是地方政府公务员系列中的年轻骨干,在银行的队伍中,他们已经成为古老而罕见的老人。他们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贡献给了国有银行,对事业的执着、忠诚和热情都破灭了。昨天还是这样。他们从每月30元钱的工资起步,到离职时,拿到的工资总额相当于他们在岗两年多的工资。无论他们的“英雄行为”多么高尚光荣,多么重大深远,他们都有一种被愚弄的苦涩感觉,难以接受这个严酷的现实。当然,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们没有必要在号角声中重温他们的感受。但是,我们必须关注后代的思想脉搏和精神状态。一个团队的战斗力取决于思想凝聚力和向心力。外资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依赖非同一般,家的感觉异常强烈。这是我们最需要的。面对银行上市、员工降职的人事改革,社会上普遍存在的“59岁现象”,在金融系统突然提前了20年。40岁以下的人一直处于恐慌状态,感觉太阳都要落山了,那些曾经为银行业发展努力的人也变得很难被大家理解和认同。严酷的现实让这些人的思想开始觉悟。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主任,不到10人,一夜之间就能把十几亿存款一扫而空,也不是没有历史背景。我们可以用7万块买断一个在银行干了几十年的员工。6543.8+0亿的巨款能买断多少人的银行?我们用三年的时间创造了几万亿的不良资产,以这个标准可能更有可能买断。按照银行内部操作规则,上述案件只要有岗位尽职守则,就很难成功,可见整个团队有多分心。他只是一个分局局长,如果是行长,一定能做出更惊天动地的“壮举”。因此,人事改革在注重社会稳定的同时,更要注重队伍的思想稳定,这是提高整个队伍战斗力的关键。
薪酬制度改革是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另一个主要内容。2003年以前,银行内部分配机制基本平均,原始意义上的科级干部和普通员工差不多。后来职称变了,总裁改成了高级经理,科长变成了部门经理。工资一夜涨,高级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绩效工资差近10倍。我不提倡平均主义分配原则,但差距如此之大,令人咋舌,超出了普通人的心理预期。国有银行历史上很多内容的改革都没有像这次薪酬改革那样迅速而无声,这可能是因为领导层在思想认识上达成了高度空前的一致。改革的原因是为了和外资银行接轨,因为外资银行的高管待遇特别好。如果不紧跟,我们的人才会被外资银行拉走,这是支撑薪酬改革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从目前的中等城市来看,还没有看到外资银行的影子。即使再过几年,我们也不知道外资银行需要多少高管。但几年前,国内一些股份制银行成立之初,就有高管被从国有银行带走。但国有银行的高管团队还没有收不到人才,反而人才辈出,英雄辈出。所以说,担心外资银行进入,国有银行就会冷清,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从我们银行高管的分析来看,真正能让外资银行流口水的并不多,在此基础上支持薪酬制度改革确实有些牵强。我们在分析国有银行干部素质的时候不能出错,说他素质高,即使工资10倍,也随时随地有被外资银行拍走的危险;说他素质低哪里都不合适,在现在的岗位上也是一文不值的人,随时随地都是被淘汰的对象,这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诚然,外资银行高管的薪酬确实高,但外资金融企业和其他行业的差距可能比我们小。除了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外资银行有巨大的利益支撑。虽然国有银行这几年利润很可观,但和外资银行有本质区别。第一,在真正的利率市场化之前,银行的利润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因为央行规定的存贷利差可以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两个百分点左右,无法与外资银行相比;二是利润中未扣除银行不良贷款损失,未计算潜在风险损失。如果把这部分算进去,国有银行不仅没有利润,甚至还有巨额赤字。况且,从不良贷款形成的内因分析,与绝大多数员工的工作职责没有直接关系,责任集中在领导层。因此,国有银行的效益不应该成为提高管理层薪酬、扩大更不用说工资差距的理由。目前国有银行的绩效工资分配,实际上是以绩效的名义兑现岗位工资,不仅与经营业绩没有关联,还进一步激化了干部与员工的关系。在做员工的思想工作时,一位基层执行干部曾说了一句实话:“不要以为工资低,我从社会上招个临时工也用不了这些钱。”可见高管的素质有很强的市场化意识。如果继续沿着这个思路想,从社会上聘请一个高管要花多少钱?很可惜,员工被推向市场,却被留在垄断的“婴儿期”。说到底,国有银行改制上市是一种高度市场化的行为,银行薪酬机制改革要遵循市场化原则来决定每个岗位和员工的价值,这是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知道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