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天宫教室述评

“天宫课堂”第二课于3月23日下午在中国空间站举行。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广福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物理课。以下是我对空间站2022天宫教室的反馈。欢迎分享。

中国的第一次太空教学活动持续了大约40分钟。天地互动是在中国中继卫星的支持下实现的,它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新一代载人航天TT&C网的基本建成。

“网上课在地面最难的就是网络流畅,这个问题在天上就更难保证了。”杨宇光说,如何保证高码率、高保真视频流的通信链路畅通,是空间教学过程中最具挑战性、难度和不确定性的环节。

杨宇光进一步解释说,我国航天教学高清视频传输主要依靠居高临下的天链中继卫星,地面测控站和海面王源测量船作为备份,但地面测控支持的比例不高,这是因为天宫一号和空间站大部分时间不在我国上空。

无线通信的一个基本原理是,传输的数据码率越高,传输的能耗就越高,对传输设备的灵敏度要求也就越高。

"太空教学需要更高的音频和视频码率."杨宇光解释说,这种天线链路中继卫星采用高增益天线,使波束非常窄,以保证能量集中和高码率视频数据的平滑传输。另一端是中国空间站上的蝴蝶天线,指向中继卫星进行合作。这样,理论上一颗中继卫星就可以随时“看到”中国的空间站,保证教学过程中的通信畅通。“太空授课的延时只有0.3秒左右。”他说。

不仅如此,太空授课和授课前的全要素演练都涉及到天地之间的广泛合作。

“2013年王亚平第一次太空授课时,教育部负责组织学生,中国科协负责设计预备课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负责航天员和通信系统。”庞之浩说。

“在TT&C通讯系统中切换中继星也是一项重要的天地合作。另外,王亚平在天上演示的物理实验,地面老师也在做同样的实验,天地对比实验几乎同时呈现在视频屏幕里。”杨宇光说。

空间站天宫二号教室的“选题”条件是,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必须安全可靠,质量小,体积小,功耗低,对航天员健康没有影响,不会污染座舱环境;当然,也要考虑原创性、简单性、可行性等因素,不要花费宇航员大量的时间。

“当时还设计了磁铁实验,但考虑到磁铁可能对飞船内部仪器设备产生影响,放弃了这个实验。”庞之浩补充道,另外,化学实验是有危险性的。出于安全考虑,太空中的化学实验通常在实验柜或手套箱中进行,很难呈现给地面上的学生。因此,选择物理实验作为空间教学的内容更安全、更直观。

为了做好中国首次航天科普教育活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会同教育部、中国科协对活动进行了系统周密的策划,完成了课件、教具、地面课的准备工作,航天员也为此做了专门的准备。

由于天宫一号是精密飞行器,航天员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小心,不要动作太大,干扰正常飞行,还要小心漂浮的实验设备和液滴影响飞船安全。

作为主讲人,航天员王亚平在备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她精心准备讲课内容,虚心向专业老师请教讲课技巧。指令长聂海胜在太空班担任助教,负责与王亚平协调管理教具,维持课堂秩序。航天员张几乎是被绑在舱壁上完成讲座的,因为作为摄像师,要想在失重状态下保持平衡,就必须用捆绑带把自己固定在舱壁上,这样才能用手持相机长时间保持稳定拍摄,把太空授课的精彩画面传回地面课堂。

“未来,太空教学的实验内容和形式会越来越新颖。比如天地对比实验,对比蚕或者蜘蛛在太空和地面吐丝的区别,观察蝴蝶在太空是怎么飞的。”庞之浩介绍,国内相关部门也开始组织年轻人设计空间实验,并定期邀请专家评审。未来有望在中国空间站实施优秀的实验方案。

3号空间站天宫教室点评“天宫”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站。别说,“天宫”这个名字不是随便起的。它就像一座什么都有的宫殿。

空间站是一个“太空旅馆实验室”,宇航员可以在那里短暂停留,进行各种太空研究和实验。那为什么要建空间站?空间站可以测试未来可能用于太空飞行的各种技术设备。还可以得到一个“失重”的环境——一个很难长时间在地面上的特殊环境。然而,往返太空的成本相当高。能够一次在太空停留更长时间,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于是这样一个功能全面,能让航天员长期居住的地方就诞生了。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宫”的规划。

天河核心舱是宫内的卧室,主要供航天员居住。货物和载人飞船被用来运输货物和人,就像地面上的交通工具一样。烛台实验舱和梦想实验舱还没有完成。它们是“宫殿”里的研发实验室,用于各种空间实验和科学研究。

太空中有各种可以想象的危险,其中威胁来自我们所知的太阳。众所周知,太阳是地球生命的生存之本。它提供了无尽的能量,滋养了万物的生长。但是它释放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是非常致命的。这两道射线可以轻易穿透你的皮肤,摧毁你体内的所有细胞。那我们为什么能在地球上天天晒太阳呢?那是因为地球的磁场和大气会反射或吸收它们。空间站的选址必须考虑这个安全因素。国际上一般选择距离地面1000公里。为了安全起见,我们的“天宫”设置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位置。这样可以得到地球磁场和大气层的保护,一举两得。

古时候说天坛在云端,住着各种神仙。目前,有许多宇航员和科学家住在“天宫”里。他们在高空中为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而努力,让我们可以不再依赖国外的技术,可以真正在俯瞰地球的同时放眼整个宇宙,对太空有更深入的了解。

所以我们的“天宫”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天上宫殿!或许这就是“天宫”这个名字的由来和美好寓意吧。

“天宫”的大门已经打开,未来可期!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65438年6月+10月65438年+6月发射,飞行乘组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广福三名航天员组成。从17年9月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到神舟十三号发射,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按照计划,神舟十三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方式,停靠在天河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河核心舱、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将进驻核心舱,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工作生活长达6个月。这意味着与神舟十二号相比,太空挑战时间更长、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宇航员将在太空和我们一起庆祝农历新年。

可以在月球上度过九天,可以在五洋捉龟,可以欢声笑语。人类对太空的向往和探索从未停止。然而,在太空中,浩瀚的天空看似壮丽辽阔,实则挑战着宇航员的心理和生理极限,经历着许多惊心动魄的时刻。据航天员杨利伟回忆,“神舟五号”执行任务时,火箭在上升段意外出现了约8 Hz的低频振动,与人体内脏产生了长达26秒的* * *振动。此时,杨利伟感觉自己的内脏好像都要碎了,痛苦至极,但他还是咬紧牙关,告诉自己“坚持住,再坚持住”。事实上,这段长达26秒的* *振动,只是中国载人航天“首飞”艰难困苦的一个小小缩影,却勾勒出一幅中国航天人英勇无畏、为国捐躯的“爱国群像”。

在神舟十二号离开地球的三个月里,三位在外人眼中光芒四射的中国航天员,都来自普通而朴素的家庭。当他们远离地球,游弋在世界各地,努力工作的时候,留在家乡的乡亲们却在一如既往地年复一年地努力着。中国航天人的奉献和责任始于热血、信仰和爱国。他们把自己的使命和担子刻在肩上,把自己的荣誉和光环献给了祖国和民族。

“因为爱而坚持,因为梦想而坚持”,这是执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王亚平的话。每一次空间站任务的水下训练,体能消耗相当于跑了一匹“全马”,累到连筷子都拿不稳,但又累又开心。每次离心机训练都要承受高达8 g的过载,面部会因为压力而变形,胸部会因为压力而呼吸困难。然而,航天员大队成立20多年来,从来没有人按过“暂停键”。这种身体可以“超载”,信仰和精神总是“轻装上阵”,说明了一种信仰,一种意志。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在今天的中国航天人身上穿越时空,散发出震撼人心、令人叹为观止的强大力量。

看似最超凡脱俗,实则易而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上有多高,就能爬多高。虽然我们不能像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一样在浩瀚苍穹留下自己的足迹,但我们可以在新的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中甘当“甘当牛”、“拓荒牛”、常当“老黄牛”,以爱国主义和载人航天精神不断补钙炼钢,始终保持“越是困难,越是勇往直前”。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神舟五号和神舟七号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篇章。杨利伟同志带着12亿人的梦想登月9天,但当时中国的航天事业还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当时我们连一套宇航服都不能自己生产,需要通过进口俄罗斯的宇航服来改造自己。

到265438+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航天工业已经处于世界的顶峰。如果国际空间站不接受我们,那我们就自己建空间站。如果国外的技术没有,那么我们就发展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这次载人飞船的成功也标志着中国的航天系统正式登堂入室,可以和世界其他大国的航天工业系统一较高下。今天,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已经站在国际社会发展的前列。

我感受到了所有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而奋斗的航天人的坚持和努力。这个航天项目的完成代表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步,显示了我们在这方面的科技实力。采访中,聂海胜同志说的“即使牺牲也要种国旗”真的很感人。可以说,每一位航天员都为我们的航天事业奉献了一生。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准备牺牲,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在此期间,每个宇航员都需要经历大量的训练,以适应模拟环境、失重、紧急情况处理等等。每一次训练也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他们付出的汗水是难以想象的,他们所做的值得我们尊敬!当然,不仅仅是我们的宇航员,还有数千名在载人航天计划背后默默工作的千千宇航员。载人航天需要大数据的支撑、先进的科学技术、各部门的默契配合、协调统一的调度等。没有全体航天员的共同努力,载人航天很难完成。我们今天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个为载人航天付出努力的人!写到这里,只有“致敬”!

7号空间站天宫教室后回顾。航天事业一直是一个国家追求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目前已经到了第三步,即“建设空间站,解决大规模、长期的载人航天应用问题”。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未来将承担发射空间站舱体的重要任务,其首飞意义重大,关系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能否实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航天员们克服重重困难,打赢了这场攻坚战,更加坚定了完成后续任务的信心。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的发射是中国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成就。也再次向人们展示了不畏风险和挑战,勇于突破和攀登的强大精神力量。

推开空间站时代的大门,中国航天展现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信心。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时间提前公布,最终火箭在一秒钟内“零窗口”发射。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到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几次任务的发射时间都提前公布,精确到分钟,充分显示了航天员的自信。自信来自于神舟一号飞船发射以来的16载人航天,也来自于在系统最复杂、安全要求最高的载人航天工程中,始终贯彻和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识。自信不仅仅是“十年磨一剑”磨砺出来的,更要靠攀登和挑战未知。发射成功后,文昌航天发射场大厅的屏幕上印着这样一行字:敢于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敢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奋斗是对奋斗者的奖励。中国航天剑指苍茫,“长征”永远在路上。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对航天梦的不懈追求。从50年前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启太空时代,到今天,空间站时代的大幕正在徐徐展开,中国航天再次踏上新的征程。空间站是极其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一步,但巨大的收获将是无与伦比的,可以加快中国乃至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的步伐。空间站和空间技术的飞跃还可以推动空间成果更广泛、更深入地造福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作为近地空间的创举,空间站的建设将为进一步实现载人探月、火星探测等更长远的目标奠定基石,成为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标志性创新实践。

空间站8号天宫教室后回顾。宇宙无边无际。我知道,“宇宙中的天空神秘而黑暗”,“星星不眨眼,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辉”...一切都改变了我的认识,让我的心中充满了星辰大海。

蜂蜜在天上是怎么流的?宇航员在天上怎么转?他们怎么休息?有什么样的生活?那些谜题诱使我读了他们的介绍。它是属于中国的空间站,祖国的天河核心舱,是中国构想出来的。那一刻,我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从神舟一号太空舱诞生开始,中国的科技发展之路就一直在滚滚向前。

舱内宇航员要保持健康对抗失重,于是太空跑步机和太空自行车诞生了,企鹅们拿它们来对抗肌肉收缩。于是他们做了一个细胞生长发育的研究,看到了心肌细胞的跳跃和收缩,知道了水的浮力在太空的真空无重力环境中会消失,水的表面张力大到可以做一个水球。当一个气泡被注入水球时,可以看到正反像,产生的气泡只在水球中产生。太空既不能像地面一样行走,也不能像地面一样转动...多神奇啊!这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宝藏,蕴含着无限的探索。当我们听说他们用90分钟绕地球一圈,可以一天16看日出时,我们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无不惊叹,这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起到了震撼的作用。

核心舱的成功发射,离不开背后无数航天技术人员的奋斗;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艰苦训练的汗水,他们进不了太空;一项实验结论的突破,离不开三位航天员半年的艰苦研究。你问我,为什么技术人员在连接前那么自信?你看到你身后的血了吗?成功绝不是偶然的。

始于青春,满腔热血;沉醉在浩瀚的星空中,日月星辰也在微风中长大,带着光。国家的栋梁才十几岁,那时候你我都年轻!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看天宫教室。满怀期待的去看了天宫教室,第一次近距离感受了太空生活。我特别兴奋。

首先,我看到他们喝水的时候没有用我们普通的杯子,而是用一个袋子,上面有一根吸管。我还发现他们一开始并不喝,而是先把水挤出来。水可以浮在空中,你只用一张嘴就可以把浮在空中的水喝到肚子里。我了解到一切都是漂浮的,因为太空中没有重力。

随后,他们利用水的张力,将水膜中的水做成水球。给我们讲解了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使我们了解了凸透镜倒置的成像原理。

通过这次天宫班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航天知识。他们敢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用我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

空间站10天宫教室反思今天看了天宫教室,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个讲座的老师不是一般的“老师”。他们实际上是在太空教学!他们是翟志刚先生、王亚平先生和叶广福先生,他们是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

在这节课上,亚平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空间科学知识,包括“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演示”、“空间细胞学研究实验演示”、“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等。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水膜张力实验”。亚萍老师给我们演示了这个实验。我看见桌子上有一个金属环。亚萍老师小心翼翼的拿了一个饮水袋往金属环里注水,让水吸附在金属环上,然后继续慢慢注水,水膜变成一个鼓鼓囊囊的水球。实验最后,亚萍老师还在水球上放了一朵她和女儿一起剪的花。我惊奇地发现那朵花在水球里不停地旋转。太有趣了!

亚萍老师还带我们参观了神舟十三号的内部。“太空厨房”,里面有简单的微波炉和饮水机,还有可爱的小冰箱,里面有新鲜水果。

叶老师还为我们表演了空间转身。我知道吹和游泳是不可行的。只有双手抱胸才能转身。太神奇了!

我的梦想是我想成为一名宇航员,在宇宙中旅行,在太空中探索更多的宇宙奥秘!

空间站天宫教室点评11“飞天梦永不减肥,科学梦无限张力。”8年前,“太空老师”王亚平给中国6000多万学生上了一堂课。如今她再次踏上太空之旅,将成为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也是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望着声音,神秘而遥远的深空离我们越来越近,美好的“飞天梦”正在成为现实。

16凌晨,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距离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不到一个月。由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广福组成的新“太空旅行三人组”乘载人飞船前往中国空间站。此次任务将实现与核心舱径向交会对接、从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等多项“首次”,并将在神舟十二号任务基础上开展更多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

“席地而坐,日行八万里,遥望千河。”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杨利伟发射升空,用时21小时23分钟成功返回地面,实现了中华民族首次飞天的梦想。从18开始,已经有7次载人飞行,间隔从年到月。“出差”的频率更快,联系更顺畅,准备更从容,显示了中国在科技上自立的能力。从“一日游”到“季节游”,再到长达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商务之旅”用的时间更长,迈出的步子更大、更远、更坚定,展现了大国自信的骄傲。

从“两弹一星”、“嫦娥奔月”,到“北斗”指路、“天宫”揽胜、“田文”探火,再到“神舟”系列遨游天际、“xi和”追逐太阳...一次次突破,一步步推进,中华民族对太空的探索从月球、火星延伸到了太阳;就中国人民的眼睛而言,他们仰望的是璀璨的星空,搜寻的是暗物质和引力波,甚至是太空中更深的未知领域。

“中国航天员的浪漫就是把神话变成现实”。的确,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人物在浩瀚的太空中,正在把中华民族对浩瀚星空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主义诗篇。根据安排,神舟十三号的宇航员将在轨停留六个月,中国人将首次在太空度过春节。期待大年三十,能第一次听到来自太空的同胞祝福。

对空间站天宫课堂的思考12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教学活动天宫课堂第一堂课于12 9日下午开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广福在中国空间站给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航天科普课。

天宫班以天地互动的方式进行。在60分钟的讲座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广福生动介绍了空间站的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细胞学实验、浮力消失实验、泡腾片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一个又一个实验,让大家直观感受到空间站的太空环境和地面环境的区别。我津津有味地看完了这堂太空课,在看的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在惊叹。太神奇了!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泡腾片的实验!王亚平老师把泡腾片和蓝色素一起注射到水球里,渐渐的水球变成了一个满是泡泡的泡泡球,像一个蓝色的地球,真的很华丽!

登上月球的第一人阿姆斯特朗曾说过: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虽然我们现在只能在千里之外的电视屏幕上观看太空讲座,但我相信有一天我们可以亲自去太空,与讲师面对面交流,感受太空的乐趣。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百年不遇的伟大变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并存。一方面,年轻干部要拿起革命事业的“接力棒”,在党的奋斗历史中提炼经验、启迪智慧、开拓进取,学做老黄牛,发扬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另一方面,要以“正年轻”的奋斗态度和精神状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积极作为,在民族复兴的“接力赛”中,好好回答青年的“责任卷”,跑出年轻一代的好成绩。广大科研工作者要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永攀科技高峰,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弘扬“长大报国”的爱国精神。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初期,许多成功的、有才华的科学家放弃了国外的有利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很多开发者愿意做无名英雄,默默无闻,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写下了为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新时代的科研人才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强化科技创新和报国的思想,把对事业的追求融入国家的需要,继承前人爱国奉献的传统,以国家和民族的需要为研究导向,在科技报国的道路上实现个人、事业和国家的完美融合。

发扬“千锤百炼”的奋斗精神在茫茫戈壁,在人烟稀少的山沟里,老一辈科研人员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他们利用有限的科研和实验手段,依靠科学,艰苦奋斗,付出巨大努力,以决心和创新突破技术难关,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胜利。在这个时代之外,我们无疑是幸运的,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科研条件远远好于老一辈科学家。当代科研人员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努力工作,创造新的成就。

发扬“人人都拾些火焰”的团结精神。在研制“两弹一星”的不平凡过程中,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数以千计的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团结协作,齐心协力,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向现代科技的高峰进军。他们以自己在焊接方面的成就,为中华文明的创造增添了耀眼的一页。科研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群体劳动,人与人在科研活动中的互动直接影响着科研合作和科研计划的完成。广大科研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合作意识、服务意识,盯住同一个目标,在发挥各自特长的同时,相互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