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最省心的AC+AP解决方案,华为路由H6实测:9大测试让这款产品无处藏身。
到了2021,华硕、网件、领先动力还在高端细分市场竞争,但华为却给我们交出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答卷,推出了全新的全屋WiFi路由产品H6,让原本最难的全屋WiFi解决方案变成了即插即用,让华为H6成为目前全网最省心的AC+AP解决方案,这对普通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
作为一个资深路由玩家,我终于在近期深入体验了华为的H6,以下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产品体验之前,先给大家解决两个问题,也是最常被问到的两个问题。
很明显华为路由H6属于全屋WiFi中的AC+AP方案。那么,既然是AC+AP方案,为什么官网的详细介绍从来不提AC+AP呢?甚至被称为父子路由/分布式路由。
华为之所以采用这种命名方式,是因为“AC+AP”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词汇,一些普通消费者甚至没有听说过,很难理解,或者说教育成本较高。为了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将其命名为“华为H6分布式路由”。
如题,华为路由H6被个人评为“全网最省心的AC+AP解决方案”,那么是否言过其实?先说说我个人的原因。
从我之前分享的路由知识中,相信你已经了解到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全屋WiFi方案只有两种:AC+AP和Mesh网络。AC+AP的优点是稳定性好。大多数酒店都采用这种方案无缝漫游。缺点是必须提前布线。
但是国内家装的普遍做法是每个房间预留一个86口面板,但是家里现有的86口面板基本都是在安装市面上的AC+AP方案时改造的。虽然这一小步难倒了很多普通用户,一方面是不想破坏现有的装修,另一方面是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甚至相应的工具。
华为的路由H6比较简单粗暴,不需要改造现有的86口面板。而是华为H6的子路由(AP)通过亚克力胶直接立在现有的端口面板上,无需工具,无需拆卸。其实浇水的方式并不高明,甚至会被一些网友朋友嘲笑,但是除了这个方案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除了简单的安装,H6还传承了华为的互联网产品思维,将原本复杂的AC+AP设置整合为“一键”。用户只需设置一条普通路由,即可完成一整套H6 AC+AP设置,将即插即用的简单理念发挥到极致,成为家庭安装最简单易用的选择。
回答完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就进入正式的“开箱晒物”流程,希望这种极其简约的风格符合大家的审美。
华为路由H6的包装还是很“华为”的。纯白色的包装盒正面中央有产品的效果图,但由于产品有很多重叠的位置,我们不能仅从效果图中完全了解H6的产品。效果图上方是产品名称和对应的三个功能:全屋WiFi6+、华为鸿蒙系统Mesh+、子路由即插即用。
在包装的左下角有一个明显的“鸿蒙系统”标志。毫无疑问,华为路由H6采用了华为鸿蒙系统系统,这也是第一款鸿蒙系统路由产品。
背面还有一些产品介绍。从产品规格可以知道,产品分为母路由、子路由Pro和子路由,以及每条路由的详细规格参数。
打开包装,可以看到四条路由:1母路由+1和子路由Pro+2子路由标准版。所有的路由都是纯白色设计,没有外置天线,形状也是方形,和市面上“奇形怪状”的路由产品有很大区别。
除了以上四条路线,套餐中还有一系列配件。纸质说明书和三包自然不会少。
一根长约1m的超五类面条网线,一对备用亚克力胶,一根长约15cm的定制圆形备用网线,用在子路由和86口面板之间。从实际体验来看,随意给的丙烯酸胶量比较少。毕竟不能保证不装两次,尤其是有强迫症的用户。毕竟把子路由和86口面板对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还有一个巨大的公交线路电源适配器,堪比笔记本电脑的电源适配器。电源适配器的输出标准为52.5 V/1.75A 92W..父路由正常待机功率不大,之所以采用这么大的电源适配器,是因为子路由是POE供电;其次,华为H6母航线最多可以延迟六个。
回到路线本身,华为H6公交路线是纯白“砖”设计,正面只有一个“华为”字。因为公交路线只承担有线路由的功能,正常的公交路线一辈子都呆在多媒体盒子里。
背面有相关参数和IP地址设置。
所有接口都安排在机身背面。* * *有1个自适应千兆广域网端口,1个IPTV端口,6个自适应千兆局域网端口,所有局域网端口都支持POE供电,左右分别有DC电源接口和重启按钮。
整个华为H6公交路线只有一个电源指示灯,位于机身正面中央,方便用户判断当前公交路线的运行状态。
三个子路由(2标准款+1 Pro款)外观几乎一样,尺寸和家里的86面板一样,只是更厚。安装时用胶带固定在网板上,既美观又不占用额外空间。
子路由的正面也只有“华为”和“WiFi6+”的字样,极其简洁,与母路由一致。
副路由背面有一个很大的散热格栅,上下有一个亚克力橡胶条,中间有一个凹面设计,方便隐藏网线。默认情况下,子路由通过定制的网络电缆连接。
子路由底部还提供了一个千兆有线网口,可以用来有线连接其他设备,也是一对一的设计。
在子路由的顶部,还有一个WiFi快速配对键,也是LED指示灯(设置里可以关灯)。按下按钮就可以和华为手机快速配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H键。
子路由标准版和Pro版外观一致,内部分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散热方面,标准版是被动散热,Pro版是主动散热。在机身背面的凹陷处可以看到一个小型的涡轮风扇。不要小看这个风扇,因为它的存在几乎需要重新设计。
另一方面,信号方面,Pro版* * *拥有四个大功率信号放大器,完美满足2.4G和5G Wi-Fi的要求。标准版只是在两根2.4G天线上增加了两个中功率信号放大器。
华为路由H6是有线路由,起到AC的作用。所以正常安装时,父路由可以放在家里的多媒体盒里,连接到光猫上。
子路由连接网线,直接粘贴在home 86网口面板上,母路由通过内嵌网线给子路由供电和信号传输。
使用建议上,子路由Pro版建议放在客厅等多终端联网的位置,标准版放在其他位置(房间)。如果家里是3间以上的豪宅,华为官网还提供了单独的子路线。需要注意的是,华为的H6母路由最多支持一次延迟和六次延迟。
如上所述,除了安装简单,华为路由H6在配置上也追求简单化。它只需要像往常一样配置父路由,正常插上网线就可以自动配置子路由。可以说整个发行过程在最大程度上被忽悠了。
虽然分布网络简单,但H6毕竟是AC+AP系统,所以华为还是在设置中定制了一些个性化的功能。比如智慧生活APP自带网络热图功能。
首先,我们只需要在智慧生活APP中根据自己房子的平面图手动绘制一张对应的平面图,然后通过调整平面图中父路由和各个子路由的对应位置,APP就会自动生成一张平面图网络热力图,可以更直观的了解自己家里各个房间的网络情况,判断不同区域的信号强弱。
如果发现智慧生活APP自动生成的公寓网络热力图不够准确,APP还提供了测量公寓位置信号的功能,然后通过用户手动测试生成公寓网络热力图。从上图可以观察到我家的户型,以及每个位置对应的信号强度。华为H6基本上覆盖了我的整个房子。
除了家庭网络热图的功能,华为路由H6还内置了维护检测工具,可以检查路由器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并修复。
在体检中,华为路由H6会自动检测主路由和子路由的很多设置和网络参数,同时还会检测路由下所有连接的终端。当发现问题时,它们将显示在结果中。单击故障排除查找当前的网络问题,并直接选择联网设备进行进一步调查。
除了以上两个定制功能,保留了华为路由的在线课程加速、游戏加速、物联网专属频道、Hilink智联、测速等所有功能。
在体验中可以发现,华为的路由H6的设置处于优化阶段,比如在绘制平面图时,用户的操作还比较复杂。而且有些设置是有重叠的,比如包管理和路由设置的大部分功能是重叠的。希望华为后期能快速优化。
IPTV作为一种新的电视观看方式,越来越受到宽带用户的欢迎。但是我们在使用IPTV业务的时候,经常会被室内布线不合理的问题所困扰,主要集中在客厅的多媒体盒和电视柜之间只嵌了一根网线。目前IPTV基本上需要一根额外的网线。如果多媒体盒和电视柜之间的网线是用于IPTV的话,是没有办法添加路由或者AP面板的。
虽然各大技术论坛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高级玩法”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门槛可以达到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为路由H6特别优化,在父路由上增加了一个额外的IPTV端口,然后可以通过相关设置将任意子路由的LAN端口改成IPTV端口,从根本上解决了一根网线无法同时满足IPTV和路由的问题。
从实测结果来看,工作完美,客厅子路由Pro的局域网设置为IPTV网关。此时客厅子路由Pro的AP功能不变,也能成功识别电信的IPTV。
CPU:凌霄Hi5651T四核芯片。
内存:256兆字节
只读存储器:256兆
系统:华为鸿蒙系统
网络端口:千兆广域网适配网口*6+千兆局域网适配网口*1+IPTV接口*1。
网络模式:有线
尺寸:193*80*28mm
重量:289克
功耗:12w
CPU:凌霄Hi5651L双核芯片。
内存:128MB
ROM:128MB
无线:2.4GHz 2*2 MIMO,最大速率574Mbps;5GHz 2*2 MIMO最大速度2402Mbps。
系统:华为鸿蒙系统
网络端口:千兆广域网自适应网络端口*1+千兆局域网自适应网络端口*1组网方式:有线。
尺寸:86 * 86*86*30.9mm
重量:167克
功耗:13w
从硬件规格上可以明显看出,华为路由H6的母路由搭载了与华为路由AX3 Pro同型号的凌霄Hi5651T四核芯片,子路由均搭载了与AX3同型号的凌霄双核Hi5651L双核芯片。
说到华为AX3系列,不得不说它们的发热量。既然H6采用了同样的设计,发热量自然不小。从实际体验来看,无论是父母路线还是子女路线,在30的室温下,温度已经达到50左右,已经很热了。但是不用太担心路由器的发热。只要温度不太高,就不会影响产品的使用和寿命。还记得UBNT AC+AP的全家桶吗?气温接近70度还“稳如狗”。
声明:本人并没有亲自拆解拆解图,而是直接引用了KS论坛哔哩哔哩上的拆解视频截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浏览。
测试环境:一套两室两卫的房子,建筑面积81平米,户型示意图中的深棕色为承重墙。三个子路由放置在平面图中的圆圈位置(红色为Pro子路由,绿色为标准子路由,绿色五角星为母路由位置)。测试位置分别为a、b、c、d和e。
负载情况:智能家居终端全部切换到测试路线,35台终端保持在线(无大流量交互),模拟真实环境;
测试设备:小米10极速版;
传输强度:穿墙;
测试网络:电信300M光纤;
(2.4G信号强度:图中顺序对应ABCDE位置)
(5G信号强度:图中顺序对应ABCDE位置)
根据全屋信号强度测试数据,我家三条子路由的布局实现了全屋良好的WiFi信号覆盖,并且随着终端的移动,会自动找到并切换到信号更好的子路由。
虽然E点的信号强度比较弱,但是只要信号强度不低于-75dBm就不错。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有承重墙,没有预埋网线,后期可以考虑使用隐形光纤进行有线回传。
从2.4G信号强度和5G信号强度可以明显感觉到5G信号弱于2.4G,再次证明5G更容易受到无线干扰,穿墙能力弱。
(2.4G信号速度测试速度测量:图中顺序对应ABCDEF位置)
(5G信号SpeedTest测速:图中顺序对应ABCDEF的位置)
SPeedtest 5G的信号速度与信号强度测试一一对应。在A、B、C、D四个点,上下行达到全速,在E点,信号强度衰减,速度也衰减到50%。从之前无线回程Mesh网络测速的经验来看,有线回程的稳定性和优势在华为H6体现的淋漓尽致。
注:其实只要下行速度超过300Mbps/s,上行速度超过30Mbps,基本可以断定速度已经达到全速。之所以这样决定,是因为下行速度超过300Mbps后,很难确定是路由信号衰减导致的速度下降,还是电信光猫本身的抑制。
根据华为官方介绍,华为H6拥有两项网络漫游黑科技:华为鸿蒙系统Mesh+超级无缝漫游技术和华为微秒级智能定位天线技术。
前者可以有效的将华为路由间的Wi-Fi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每个子路由只有一个Wi-Fi名,所以即使你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切换子路由网络也注意不到。后者可以快速准确定位你的家庭位置,还可以根据你的位置找到网络信号的最佳子路由。那么具体效果如何呢?让我们从理论上测试一下。
测试环境:一套两室两卫的房子,建筑面积81平米,户型示意图中的深棕色为承重墙。三条子路线放置在平面图中的圆圈位置(红色为专业子路线,绿色为标准子路线)。测试位置分别为a、b、c、d和e。
负载情况:智能家居终端全部切换到测试路线,35台终端保持在线(无大流量交互),模拟真实环境;
测试设备:小米10极速版;
传输强度:穿墙;
双频信号:双频积分;
测试网络:电信300M光纤;
测试软件:WiFi盒子;
出行情况:从D-B(第一次漫游)、B-A(第二次漫游)、A-D(第三/第四次漫游)、D-E(第五/第六次漫游);
第一次漫游:需要510ms;从第二子路由的5G信号切换到主子路由的5G信号;
第二次漫游:需要942ms从主卧室子路径P的5G信号切换到起居室子路径的5G信号;
第三次漫游:需要340ms从客厅子路由的5G信号切换到书屋路由的5G信号;
第四次漫游:需要787ms从书屋路由的5G信号切换到主卧室子路由的5G信号;
第三次漫游:从主卧子路由的5G信号切换到客厅子路由的2.4G信号需要271 ms;
从漫游测试来看,华为路由H6的性能在子路由的切换速度和准确率上都优于之前测试的Mesh路由,也颠覆了我之前对华为Mesh性能的印象。看来这一年很努力。
华为路由H6所有子路由都支持160Mh带宽,因此正常协议速度最高可达2.4Gbps(需要WiFi6网卡)。把子路由和华硕AX58BT网卡放在距离2cm的地方,中间没有障碍物。
在这种环境下,协议速率确实可以达到2.4Gbps,但是速率不稳定,从1.9 Gbps到2.4 Gbps不等。这种情况自然与无线衰减和网络环境有关。毕竟我家不是无线封闭空间,160MHz本身抗干扰能力不强。
为了更好的展示华为路由H6的吞吐量,我还通过IxChariot6.7做了一个不完整的测试:
无线客户端:华硕AX58BT
无线服务器:英特尔AX200
系统:全部是Win10专业版,所有防火墙关闭;
测试软件:IxChariot6.7
测试脚本:高性能吞吐量。
吞吐量数据汇总,方便大家查看。
局域网到局域网的母路由(单向)
局域网到局域网的总线路由(双向)
单标准子路由5G到Lan(上行链路)
单标准子路由5G到Lan(下行链路)
5G到Lan的单一标准子路由(双向)
单标准子路由5G到5G(单向)
5G至5G单标准子路由(双向)
单个Pro子路由5G到Lan(上行链路)
单个Pro子路由5G到Lan(下行链路)
5G到Lan的单Pro子路由(双向)
单Pro子路由5G到5G(单向)
单Pro子路由5G到5G(双向)
两个标准子路由有线回程局域网到局域网(单向)
两个标准子路由有线回程局域网到局域网(双向)
两个标准子路由有线回程5G到Lan(上行链路)
两个标准子路由有线回程5G到Lan(下行链路)
两个标准子路由有线回程5G到Lan(双向)
两个标准子路由有线回程5G至5G(单向)
两个标准子路由有线回程5G至5G(双向)
标准子路由和Pro电缆回程局域网到局域网(单向)
标准版子路由和专业版有线回程局域网到局域网(双向)
标准子路由和Pro电缆回程5G至Lan(上行链路)
标准子路由和Pro电缆回程5G至Lan(下行链路)
标准子路由和Pro电缆回程5G至Lan(双向)
标准子路由和专业电缆回程5G到5G(单向)
标准子路由和专业电缆回程5G至5G(双向)
无线客户端:华硕AX588T
无线服务器:英特尔AX200
有线客户端:千兆网络端口
有线服务器:千兆网络端口
系统:全部是Win10专业版,所有防火墙关闭;
文件:单个RAR文件;
局域网到局域网的母路由
5G到LAN的单一标准子路由
5G至5G单标准子路由
单个Pro版本子路由5G到LAN
单个Pro版本的子路线5G到5G
两个标准子路由有线回程局域网到局域网
两个标准子路由有线回程5G到Lan
两个标准子路由有线回程5G到5G
标准子路由和有线回程局域网到局域网
标准子路由和Pro电缆回程5G到Lan
标准子路由和专业电缆回程5G至5G
在WiFi6路由井喷的时代,不仅三大路由厂商加快了新产品的步伐,就连手机厂商的Wi-Fi 6路由产品的爆款也层出不穷。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国家规定面前,不可能实现全屋WiFi覆盖,更不用说全屋全速状态。但是,有意做全屋WiFi解决方案的路由厂商,都在押宝网状路由。另一方面,最老最稳定的AC+AP方案因为安装门槛高而被搁置。
华为路由H6的出现,直接将AC+AP方案的安装和易用性发挥到了极致。毫不夸张地说,对于需要大户型全屋网络覆盖的用户来说,华为H6无疑是一键通关秘籍。即插即用,网络分布简单,自检功能强大,让普通用户也能处理一整套AC+AP。
华为鸿蒙系统Mesh+超级无缝漫游技术和华为微秒级智能定位天线技术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AC+AP的无缝漫游效果。
从硬件上来看,华为路由H6并没有盲目追求顶配,而是利用自身优势进行了很大的尝试,重点在联网、连接、无线漫游等方面,这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方案。最后说说价格。按照三个AX3s和一个AX3 Pro来算,价格也应该在1.300元左右。现在65,438+0,899的价格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说了这么多,基本都是华为路由H6的优势,所以这个产品真的没有提升空间了?当然不是。这里有几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1,子路由对网线要求太高,具体体现在市面上购买的成品网线几乎插不进子路由的WAN口,主要是路由体积有限,WAN口附近有坡度;另一个是子路由的WAN口对网线的线序要求严格,要求严格的568B连接方式;
2.相信大家都了解过华为AX3 Pro的散热性能,所以华为H6体积更小,自然发热量更大。虽然如上所述,这样的温度对产品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关心工作温度的消费者太多了,所以华为还是需要优化。毕竟消费者关注的才是值得关注的。
3.子路由只提供一个局域网端口,数量可以增加到两个。同时考虑增加USB等扩展接口,使其更具可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