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的学习方法

打击乐是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之一,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打击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孩子多方面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然而,组织打击乐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的学前教育提倡对孩子、学科、教育策略的学习。打击乐具体要学什么?我认为打击乐的重点应该突出节奏、乐器的特点以及乐器与音乐的关系。

首先,选择合适的音乐。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音乐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它的基本表现手段是旋律和节奏。打击乐是一种根据音乐的打击乐器,配以各种乐器使音乐更加优美。同时也可以让孩子通过乐器打击乐来表达和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刚开始练习打击乐最好选择节奏鲜明的音乐,因为节奏特征明显的音乐容易敲出效果,比如进行曲,方便孩子掌握节奏特征。在孩子积累到一定量后,选择一些节奏复杂的音乐。小班和中班可以以2/4和3/4拍的音乐为主,大班的孩子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4/4拍的音乐。比如《郊游》就很适合作为打击乐给小或中产阶级的孩子听。这是一段2/4的音乐,节奏特征明显。前八小节的旋律和后八小节完全一样,只是中间八小节变了。在编曲的时候,可以根据乐曲的中间八小节是高潮,节奏可以前后不一的特点,选择更多的乐器。第一段和第二段可以节奏一致,既方便孩子掌握,又能使敲击效果悦耳。此外,很多民族音乐,如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音乐,都有明显的节奏模式,容易让孩子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让孩子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习俗。

另外,孩子喜欢的音乐也可以组合。老师可以注意观察,找到孩子平时喜欢唱的歌曲,选择适合打击乐的音乐。因为关注孩子的兴趣可以激发孩子学习和探索打击乐的主动性。

其次,要仔细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

教师在组织打击乐活动前,要熟悉音乐,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比如所选的音乐作品有什么风格特点,是进行曲、抒情曲还是圆舞曲;所选的音乐作品是在几个节拍中,因为不同节拍的节奏特征会有所不同。2/4拍节奏特征有强有弱,3/4拍节奏特征有强有弱有弱,4/4拍节奏特征有强有弱有次强有弱。在此基础上,确定音乐作品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比如一位老师组织一个大班的孩子表演打击乐《扎根芦柴花》时,是这样分析音乐作品的:《扎根芦柴花》是一首江苏民歌,音乐分为三段,第一、三段以八度为主,第二段用十六分音符,给人跳跃的感觉。整首歌曲清晰明快。教学的重点是熟练掌握2/4拍的节奏特征,能够按照强弱规律与打击乐器合拍演奏。教学中的难点是学会观看指挥,注意与同伴的相互配合,不突出自己,做到表演协调。

因为老师准备充分,找准了重点难点,通过组织打击乐活动,让孩子得到有效的学习和发展。

第三,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合理安排乐器。

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特点,所以适合不同的音乐作品。幼儿教师要了解他们的特点。

打击乐器通常分为三种:金属乐器、木质乐器和零散乐器。金属乐器,如撞钟、三角铁等。,属于高音乐器,声音高亢明亮;木制乐器,如双响鼓、蛙叉、木鱼、响板、木棒、单响鼓等,属于声音清亮的中音乐器;零散乐器,如铃鼓、弦铃、手铃、钟等。,特点是音量低,声音散,音长连续。

打击乐器没有固定的配器模式。因为是听觉艺术,所以它的配器原理是以听为前提的,老师根据音乐本身的性质来决定如何配器。一般来说,节奏欢快的适合用弦铃演奏,音乐抒情的适合用铃和三角铁。钟适合打强拍,三角铁适合打弱拍,因为钟长声音高,三角铁短声音低,这样可以互相呼应,听觉效果会更好。如果节奏比较明显,比如十六分音符,适合用双鼓,四分音符或者八分音符适合用响板。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乐器的使用数量要根据本班孩子的实际水平和音乐的需求来决定,而不是越多越好。同时,并不是所有的乐器都同时敲击出一个节奏。只有根据音乐的性质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特点,打击乐才能好听。

第四,巧妙地引导孩子打打击乐。

由于打击乐的特殊性,正确的持乐器方法会直接影响打击乐的效果,但这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被教师忽视。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方法。如果您没有以正确的方式握住乐器,声音会令人不愉快,甚至可能是噪音。所以,老师要特别提醒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握乐器。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敲打的声音越大越好。所以要鼓励孩子用正确的握乐器方法和正确的打击乐方法来表现自己。

这里特别强调以下几种乐器的打击方法。

双环鼓应该是纯五度关系,即1 ~ 5从低到高。所以打击乐之前,老师最好提前敲击一下,标出低音,让孩子先敲击低音再敲击高音,否则会很乱,没有乐感。

沙锤需要抖抖手腕。将手放在胸部下部或身体两侧,这样震动的声音就集中了。不能用力扔。你扔得越用力,声音就会越小。

三角用左手握在绳子上,不能用手抓,这样声音会有颤音。

手鼓应左手持,右手手指轻敲鼓面,而不是整个巴掌,这样声音柔和、清脆、好听。

在打击乐的组织中,乐器位置的安排也很重要。一般来说,金属乐器在一起,木质乐器在一起,零散乐器在一起。因为同一个乐器一起打击同一个节奏,声音也会集中,便于指挥。打击乐的队形是金属乐器在左,木制乐器在右,零散乐器在中,锣、鼓、钹在后。

教师要组织孩子循序渐进地演奏打击乐。首先,让孩子熟悉音乐,了解它的特点和节奏。然后先练习用手敲打节奏,再练习用乐器敲击节奏;然后老师用钢琴伴奏,让孩子打节奏(这样容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后听音乐打击乐伴奏。

还要强调的是,孩子要学会看着指挥。打击乐需要孩子之间的合作。因为每个孩子的乐器不一样,不是所有的乐器都同时击打一个节奏,也不一定要同时击打。为了达到协调和良好的听力,孩子应该学会观看和指挥,这也是打击乐的独特之处。由于儿童的年龄特点,他们往往注重自我表现,忽视集体合作,特别是在打击乐活动中,儿童会用力敲打以突出自己,因此学会观看指挥非常重要。

由于打击乐是一门综合学科,孩子们应该根据音乐来敲打他们的乐器。让这么多孩子根据音乐去敲击和谐、愉悦、优美的音乐,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老师要根据音乐的特点,引导孩子知道什么时候用哪种乐器敲击比较合适。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感受,去尝试,去积累,逐步达到最好的效果。

打击乐是通过一系列活动不断学习、积累、完成的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心中有大目标,不断调整小目标,循序渐进。前一项活动如何为后一项活动做铺垫,后一项活动如何在前一项活动的基础上发展,值得教师认真思考,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打击乐活动才能真正成为孩子喜爱的活动,打击乐的特点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最终让孩子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打击乐的实际活动中,有的老师经验不足,不断地让孩子演奏乐器,而且每次都没有新的要求和方法,使得打击乐活动非常混乱。如果教师围绕音乐的特点,把重点放在打击乐器与音乐的关系上,打击乐器的效果会更有音乐性,可以充分发挥打击乐器的特点,让打击乐器的音乐听起来好听。

最后,要牢牢把握节奏音乐的关键体验。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清楚地了解节奏音乐的关键体验和核心目标:

喜欢参加有节奏的音乐活动,体验集体演奏的快乐;

知道常见打击乐器(如弦铃、响板、编钟、三角铁、铃鼓、沙锤、木鱼、双响鼓、锣、鼓、自制打击乐器等)的名称和演奏方法。),并找出它们的音色差异;

演奏声音和谐悦耳,有初步协调能力,能注意指挥,思维敏捷,愿意尝试做指挥;

尝试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节奏等特点编排乐器,创作节奏模式,参与演出方案的制定;

培养正确使用和爱护乐器的好习惯。

音乐领域的教育目标需要通过这些关键体验来实现。了解这些关键经验,并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使儿童掌握这些经验,对于促进儿童的有效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