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跑步知识

正确的跑步知识

跑步的正确知识,跑步是最简单的运动之一。在当今21世纪,跑步是人们锻炼身体的重要方式。正确的跑步可以让跑步效果更好。你知道跑步的正确知识是什么吗?

跑步的正确知识1第一步,保持头肩稳定,不然会显得很无力。同时,不要低头向前看。所谓昂首挺胸。

胸部一定不能压,就是我们常说的含胸,因为如果你的胸部含了氧气,就会变小,呼吸跟不上。

手臂,这个也比较重要。我们知道走路的时候手会自动摆动,跑步的时候也会自动摆动。我们在跑步后期摆动手臂稍微大一点。

躯干,我们也保持直立,有利于呼吸,保持身体的平衡。

腰,不要太直,保持直立的姿势就好,有点紧张。

大腿,尽量向前摆动,而不是强行抬起,注意幅度,避免拉伤,要向前跑不要侧身跑,容易得关节炎。

脚跟,我们可以选择先用脚跟着地,因为脚跟是肉肉的,缓冲了一定的力量,但是脚着地也是可以的。不要前脚着地,容易扭伤。只是之前不知道,前脚拉了好几次。

正确的跑步知识2如何正确跑步——跑步手表帮助你正确跑步。

选择合适的跑步装备对跑步者来说非常重要。穿劣质跑鞋容易扭伤,穿棉质衣服跑步出汗后会变重容易变形。同样,跑步手表的选择也很重要。很多跑步手表对生理数据的监测比较简单,无法正确评估跑步者的身体状态,达到最佳跑步效果。比如家明的跑步手表,可以为跑者提供多项生理数据,帮助调整跑步节奏,从而提高跑步效率。

功能强大的跑步手表可以测量实时心率,这对跑步者来说非常重要。心率过高时,应放慢跑步节奏或及时安排休息。通常心率在120 ~ 150次/分,多为中低强度慢跑训练。当然也是一个有效的跑步区间。跑步的时候会感觉相对放松,呼吸顺畅。有些跑步手表还可以帮助定制训练计划,监测身体血氧浓度,通过手机分享日常数据,完全可以教会跑者如何正确跑步。

如何正确跑步——正确的跑步姿势

错误跑步姿势的危害

众所周知,跑步可以锻炼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持续有效的跑步还可以起到减脂瘦身的作用。长期使用不正确的跑步姿势,不仅达不到健身塑形的效果,还会给身体带来伤害。不正确的跑步姿势会对膝盖造成很大的磨损,使脚变形。这种变形一旦发生,结果通常是不可逆的。

正确的摆臂方法

正确的摆臂方式应该是手臂弯曲90度,双手半握拳,大臂带动小臂来回摆动。如果在胸前摆动手臂,不仅难看,还会压迫胸部,使呼吸不畅;如果双臂半垂于两侧,会影响跑步节奏,动力不够。

正确的抬腿高度

跑步时膝盖不要抬得太高。日常跑步是指长距离匀速跑,冲刺时只需要抬高膝盖。长跑时膝盖过高,不仅消耗大量体力,还会严重磨损膝盖。正确的抬腿高度只需要膝盖轻微弯曲。

正确的步幅

许多跑步者最大的问题是步幅太长。千万不要这样。会造成很多伤害,包括扭伤,跟腱损伤,髂胫束痛,髂腰肌痛。想跑得更好,就要加快频率,而不是加大步幅。

正确的着陆方式

前脚掌和脚后跟哪个先着地一直是跑步者们争论的话题。如果不针对脚踝和小腿附近的小肌肉做训练,就先前脚掌着地,会对小腿前方的胫骨和膝关节造成损伤,还会强烈刺激小腿肌肉,导致小腿变粗。建议先用脚后跟着地,再从脚后跟向脚底滚动,这样可以减少跑步时对踝关节的压力,避免受伤。

如何正确跑步-正确的跑步计划

很多以前没运动过的人开始大强度跑步,这是极不科学的。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跑步也是如此,会受到天赋、成长环境、饮食体系、身体健康、体重的限制。这个时候,制定跑步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你开始跑步时,你应该用你的身体去感觉如何以正确的速度跑。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适合所有初学者,就是跑步和走路交替练习,在此基础上增加力量训练,为后期跑步打好基础。

根据跑者的个体差异,这个基础阶段大概需要3到4个月的时间,每天一个小时左右,你根据自己的体力交替练习。基础阶段后,逐渐增加跑步量,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对于在意跑步速度的跑者,可以适当提高跑步速度。可以用跑步手表制定更具体的跑步计划。每天在跑步手表上测得的数据,对跑者来说有很大的参考意义。目前一些跑步手表甚至可以分析这些数据,量身定制跑步计划。有了科学合理的跑步计划后,如何正确的跑步就不再是问题了。

跑步的正确知识3 1。跑得远,跑得久,比跑得快更靠谱。

我们大多数业余爱好者通过慢跑锻炼。你怎么称呼慢跑?超过6分钟的配速可以称为慢跑。慢跑是一种低强度的运动。可以锻炼什么?锻炼人的有氧能力和燃烧脂肪的能力。听起来不错,对吧?可以给亲戚烧肥肉。不过有个小前提,燃脂这种好事要有氧运动持续30分钟才会步入正轨。所以,每次只跑20分钟10的各位朋友,请见谅。

从这个角度来说,跑得远,跑得久,比跑得快要好得多。当然时间不能太长,40分钟到60分钟是比较合适的运动时间。新手一次只能跑3公里左右,正常情况下不到40分钟。我们做什么呢走在路上拍照很有趣。

那种啰嗦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更快的跑,当然是强,无氧的比例会更高。好像出汗多对运动更好?特别是有些家长会说排毒什么的。请注意,这种强度跑步的结果是容易疲劳,对心肺系统造成很大压力。其实受伤更重要,因为速度越快,每一步对地面的冲击力越大,可达你体重的5~6倍。所以,要小心,各位朋友,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速度,以不呼吸为原则(跑步时随时可以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果有一个可以实时监测心率的心率仪就更理想了(比如用MAF180大法控制心率,或者用更复杂的方式控制在E心率区间)。

综上所述,作为新手跑友,你的第一目标是坚持跑40分钟以上。

第二,步频越快越好。

步速频率是多少?每分钟的步数。换句话说,这个值实际上代表了你的脚变化的速度。各位朋友,自己想想,转换速度越快,受伤风险越小?因为你每走一步受到的影响越小。

新手刚开始跑步时,配速频率大多在160 ~ 165 SPM(每分钟步数)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如果不是特别注意,其实是170spm左右。合适的步频是多少?老Q的建议是180spm(每分钟步数),因为这个步频值是最有效率的(有这方面的实验:同一个人,同样的步速,用180的步频跑下来,他的心率比用170和190的步频慢)。如果是进阶,可以充分利用落地时足弓和肌腱的反弹力,让前脚掌跑者跑得更轻松。

更多的专业跑者跑马拉松,其实超过了这个数值。真正的马拉松世界级跑者,配速频率是190甚至200spm以上。当然,要长时间保持如此高的配速,需要能长时间运作的强健肌肉。

综上所述,作为新手跑友,你的第二个目标是尽快让你的配速频率保持在180spm。

第三,跑步姿势越准确越好。

一般来说,人不需要学跑步,但人可以。所以跑步的家长并不把跑步技能当回事,基本没有这个意识。当我兴奋的时候,我会买一双鞋然后开始跑步。唰,唰,我就跑半个月。可能是腿酸了,脚肿了,膝盖疼了。然后就给跑步扣上了黑帽子,说跑步容易受伤。

跑步姿势这个词基本涵盖了跑步技术的方方面面。一个普通跑者要钻研所有这些技术细节,引体向上,送臀,落地,真的很难。但是如果不多关注技术,跑的时间越长,积累的伤害越大,有一天可能会像火山一样爆发。

其实跑步有很多技术细节需要注意。作为一个普通的跑者,是不可能研究那么多的。老Q直接给出了重点:把握好立足点,每一步都尽量落在身体重心以下。要做到这一点,你的步幅其实不大,基本都是前脚掌着地。不信?我们在同一个地方跑几圈吧。在同一个地方跑步,每一步都要落到重心以下,对吧?你的前脚掌着地了吗?是的,那是我正在寻找的。当然,不要刻意去前脚落地,没必要。重点是不要大踏步跑。很痛,很痛。而且落地脚的膝盖一定要微微弯曲,不要直着地。

综上所述,作为新手跑友,你的第三个目标是(尽可能)让自己每一步都保持在重心以下。

以上三个是跑步者需要加强并不断提醒自己注意的三个感官。每一步都很难注意到这三点不是吗?如果一定要分清主次,老Q的建议是这样的:

每一步都尽量落在身体重心以下,只要不求速度,至少跑步时不断提醒自己,这是非常容易实现的;

步子尽量快(180),这个可以放回去,跑步的时候要不断提醒自己;

一次跑40分钟以上,坚持跑一两个月是很自然的。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快速将脚切换到重心以下40分钟以上。听着,这有点尴尬。直接说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