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的原型是谁?
当时,钟伟是东北野战军第二纵第五师师长。3月8日,奉林彪命令南渡松花江,准备与大屋的东野一纵、六纵配合围歼国民党新军。部队到达靠山屯时,发现大量敌军向德惠方向撤退。在钟伟的指挥下,第5师在屯子包围了71国军第88师第264团的1337官兵。
少将·钟伟
你到底打不打?钟伟和政委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政委认为,东进是大局,上级的命令是铁的纪律。不能贪图眼前利益,动摇总部的决心。即使我们赢得了这场战斗,我们也是错的。钟伟坚持战斗。他认为不服从上级命令是不对的,但耽误战机,影响大局,更是不对的。
意见相持不下,战机即将错过。钟伟下定决心:“就这么定了。留在这里战斗。打错了。我来管,打!”
3月6日凌晨5时至2时,钟伟接到林彪3封电报,要求立即向东转移。他不为所动,因为他看到了战局的变化,他包围了88师的一个团,而敌87师正在赶来增援。他一边组织战斗,一边向林彪汇报情况。电报的主题只有一个:我暂时不能执行你的命令,因为前面有一场大战。
一向执着的林彪终于被钟伟的执着感动了,他改变了主意。
最后5师全歼88师一个团,然后掉头拖住前来增援的87师。林彪率第1、第6纵西进一举歼灭郭家屯国军第87师,在江南取得三次胜利。钟伟违抗并动员了林彪,但林彪没有亏待他。钟伟是整个野战系统中唯一一个从师长直接晋升为纵队司令员(军长)的人。
钟伟并不比巴顿差,因为他和巴顿一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
抗战初期,在鄂豫先遣支队任团政委。因与支队领导意见不合,一怒之下带着妻子、刚出生的孩子和警卫班一起跑了。他们历尽艰辛,找到了老部队——苏北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收留了他,让他当了10旅28团团长。
钟伟的部队可以“抢劫”。战前,士兵们已经“被第五师俘虏”在口袋里了。一场战斗下来,整个城市都挂满了“被第五师俘虏”。有一次,纸条还贴了两辆弹药车路过东野总部。在双方争执中,钟伟过来帮忙,“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都是八路,都是打国民党的。”有了这句话,5师的人把车卸了。
钟伟本人喜欢玩。在北满时,钟伟一打完仗,就把部队交给政委和副师长,回哈尔滨跳舞去了。干部战士看到老师回来,就意味着要打仗了。钟伟比巴顿更野,他顶多敢踢一个被战争惊呆了的士兵的屁股,却从来不敢拿枪欺负上级。钟伟·戴尔。49年渡江后,钟伟的第49军在湖南遭到白崇诺的伏击。指挥作战的兵团副司令员陈伯钧下令撤退。钟伟不同意,坚持要等待援军,否则一切都完了。陈说他是副指挥,他说了算。掏出手枪对准陈的额头,吼道:你再撤,我就开枪了!
如果拍一部电影《少将·钟伟》,我想它在中国的票房效果不会比《巴顿将军》差。但是钟伟没有巴顿幸运。1959年8月,中央军委召开了史无前例的扩大会议。除了在家值班的以外,各大军区的领导,各军兵种的官兵,各野战军司令员的政委,各师的专职干部都参加了会议,对彭进行了批评。会上,总政治部领导放了一个重磅炸弹,说彭在长征路上欠了红一军团的血,彭亲自下令枪毙了红一军团的一个连长。林彪也跟着昧着良心胡说,说彭不可能把一军团的人都杀了,因为一军团是毛主席亲自缔造和领导的。这时候钟伟说话了。他以北京军参谋长的身份出席了会议。
“胡说”,钟伟斥责着站了起来。“这完全是无中生有。你当时在场吗?我当时在场!我做到了!彭总不在,他也不知道这件事!现在我们说清楚,那个人罪有应得,应该被杀!那是在第1、第3军团强攻娄山关时,敌人反攻了,他临阵退缩,逃了出来。他还拉了几个士兵造反,被我们后续部队抓去执行战场纪律。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如果你不杀他,他会转手杀我们。如果是你S,你也会下令枪毙他。我看是有人别有用心,拉历史旧账,制造事端,挑拨一、三军团关系,害彭将军。”说到这里,的血涌了上来,脸涨得通红,他指着台上,几乎是在喊:“你这不是逼着彭将军交代军社成员吗?算我一个,带我去枪毙!”林彪被堵得说不出话来,肖华下令把钟伟戴上手铐带出会场,送往军事法庭。
人们没有忘记钟伟。过了几年,毛泽东偶然问起了钟伟的情况,但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钟伟案的解决,他却再也回不了部队了。他被派往安徽担任农业厅副厅长。
十年后,彭病危。据看守人记载,彭最后的喃喃自语中有的名字。(来源:古今故事)
勇士钟伟。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部编1949年6月)说,东野五师:“这支部队是东北军中最有活力的师,突击力量最强,进展迅速,作战经验丰富,攻防兼备,以猛攻、猛冲、猛追著称。擅长体育作战,是东北军中一流的主力师。”一级主力师指挥官,钟伟将军也是。
将军钟伟,原名钟步云,湖南平江三阳乡人。这位将军年轻、好学、活跃、能言善辩。加入红军后,做过宣传员、宣传队长、社团主任、党支部书记等。将军指挥战斗,剽悍细致,勇猛敏捷。人们说:“勇猛如虎,机警如鹿,狡猾如老狐狸。”
钟伟将军又矮又瘦,大耳朵大嘴,小鼻子小眼睛,第一次相识就忽略了这一点。但是,一出来,大家都在挠眼睛。将军声如黄钟,怒牛斗。他能言善辩,口若悬河,毫无顾忌。所以有人说:“钟伟,成功也是一张嘴,失败也是一张嘴。”
钟伟将军擅长书法。他的父亲钟穗生精通四书五经,是一位农村书法家。盖将军对书法的兴趣源于家庭教育。在战场上作战,缺笔少墨,经常用沙子当纸,树枝当笔,练个没完没了。我看到将军的书法条幅“毛主席诗词*遍地英雄晚烟”,勇猛果敢,平淡骄傲。这也是将军气质的写照。
原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刘说:每次攻城,都是必胜的。钟伟将军心情大好,在临池一挥手,所有的都被“XX部”封好,下令发给士兵。敌城沦陷后,凡是有枪支弹药、粮食、物资的地方,都有“XX被俘”的印章。邻军不服,状告东野本部。钟伟将军振振有词地说:“有印章为证!”刘说跟将军打一仗不会有什么坏处。
红军时期,某次战斗中,第三军团一个营被敌人包围。彭军团的指挥官命令一个营长冲过去清除缺口,但失败了,撤退了。营长回来,彭将军大怒,命令:“杀了这个营长!”钟伟没有服从。把营长推出屋外,拔枪朝天放。他低声对营长说:“你快走吧,躲几天,千万别露面!”然后,钟伟带领他的部队,勇敢地突破敌人的防线,解救了一个营地。
钟伟将军善于辨别枪声,一听到枪声,他就知道敌人的虚实、数量、进退、攻防。
1948 1月,林彪向钟伟传话,要升任纵队副司令员。钟伟将军不高兴了,回去对林彪说:“我宁做鸡头,不做牛尾。”林彪考虑了很久,被钟伟任命为十二纵司令。钟伟是东北野战军中唯一由师长直接提拔为纵队司令员的干部。
在东北战场,钟伟率部攻克温家台,俘虏了一大批敌人。国民党军的大部分军官化装成士兵,藏在他们中间。钟伟命令集合的囚犯跑,所有掉队的人都被逮捕审问。果然,掉队的大多是军官,新五军军长陈琳达也在其中。
“文革”中,造反派拿着麻袋,命令钟伟将军进去,把口袋捆起来,用乱棍打。然后,扔进河里。钟伟将军挣脱了麻袋,跳入河对岸逃跑了。
1980、1980年2月24日,中央军委给北京军区下达了为钟伟平反的文件:“经中央批准,北京军区司令部参谋长钟伟离岗休养,定为行政7级,按正兵团工资(工资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后来升为军区副待遇。平反后,钟伟将军向军委报告,要求得到一座山。据说黄克诚将军曾劝钟伟:“你就呆在原地,如果再有战争,我会来找你的。”之后将军得病,于1984年4月24日逝世,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