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建筑工程中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严格控制进货渠道。在施工中,我们首先选择钢筋质量和性能稳定的厂家,合格的厂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其次,选择信誉好,交货及时的供应商。合格的供应商是项目按时完成的保证。2)严格检查和检验进场材料。对于进场的钢筋,首先检查钢筋是否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等。其次,检查钢筋外观质量。钢筋外观应平直无损,不应有裂纹、片状、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等。最后对钢筋的性能进行检测,并在监理的监督下,按照现行国家标准GB 1499对钢筋进行抽检。3)钢筋堆场要求混凝土地面,砖砌钢筋墩墙,所有钢筋分类堆放有序,建立完善的仓储管理制度。
2钢筋加工质量控制
1)检查柱、梁、墙、板主筋直径和下料长度。2)钢筋调直应采用机械方法或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拔法时,HPB235不应大于4%。对HPB235钢筋形成的箍筋进行随机抽样测量,检查箍筋内径,误差控制在5 mm以内,箍筋弯曲角度应达到135,平直长度满足max{75 mm,10d}。3)控制附加吊杆的弯曲角度。要求施工人员在水泥地面上梁的吊杆处弹出实际尺寸的墨线,先形成样板,放在墨线上进行对比检查,检查吊杆弯曲角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吊杆与相邻钢筋的位置关系。然后参照衣架样品进行加工。楼梯踏步段主筋要求相同。4)控制焊接接头的质量。首先对使用的焊条和焊剂进行检验,要求承包商提供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出厂检验报告等质量保证文件,使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要求在批量焊接施工前制作样品,并进行施工对比。焊接时注意观察和检查焊接电流、电压和熔锻时间。每批钢筋焊接后,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每对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应逐个检查。焊接接头应及时取样送检,同类型(同钢种、同直径)每300个接头为一批。5)应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不等强度或等强度锥螺纹、等刚度螺纹和套筒挤压),接头质量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JGJ 107)的规定。外露螺纹两端相等且不超过一个螺纹。6)各种预埋件及关键部位现场加工的半成品的加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铁件所用的材料应规格尺寸准确,表面光滑,边界整齐。定位夹具、马凳、垫块等半成品要特别预检。所有检验合格的半成品应按工程所用的零件、规格、形状堆放。
3钢筋绑扎安装质量控制
1)钢筋安装绑扎质量应保证钢筋的等级、规格、数量、尺寸、位置、间距、锚固长度、接头构造、连接接头、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措施可靠,绑扎牢固。2)钢筋绑扎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准备阶段、操作阶段和检查阶段。特别是在准备阶段,要熟悉施工图和钢筋图,明确各部分做法,核对规格、直径、形状、尺寸、数量。清理绑扎场地,弹出构件中心线、边线、预留洞口线和钢筋位置线。3)钢筋绑扎时必须严格执行“七不绑”的施工原则,即不交底、不弹线、不预检、不校正钢筋位置、不清理模板内杂物、不清除软弱层、不污染钢筋。4)柱筋绑扎和安装。柱钢筋绑扎应在柱模板安装前进行;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中心,转角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箍筋的接头应在四角纵向钢筋上错开,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应扎牢。箍筋的平直部分和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可间隔绑扎,绑扎箍筋时,绑扎扣应相互呈八字形。5)梁钢筋的绑扎和安装。纵向钢筋有双层或多层布置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直径为25 mm的短钢筋。例如,当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 mm时,短钢筋的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在次梁和主梁的交叉处,次梁的钢筋在上面,主梁的钢筋在下面。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面。框架梁上部穿筋应尽可能切长,就位后用搭接焊完成。当框架梁连接处的钢筋非常密集时,应注意梁顶主筋之间的净距应为30 mm,以方便浇筑混凝土的需要。6)箍筋接头应相互错开,用两根立筋绑牢,箍筋接头接在悬臂梁处,其他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和箍筋的阳角应全部绑扎,其余可在梅花点绑扎。7)板钢筋绑扎前,必须按设计间距要求进行绑扎,并控制质量。为保证钢筋位置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钢筋采用钢筋马凳@1 000支撑。8)基础钢筋的绑扎和安装。基础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排钢筋的交叉点应在各点扎牢,中间部分的交叉点可交错扎牢,但受力钢筋不得移动;对于双向主筋的钢筋网,需要将所有钢筋的交叉点都固定好;绑扎时,要注意相邻绑扎点的丝扣要八字形;当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应在上层钢筋网下设置钢撑,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能偏向一侧,但双层钢筋网中上层钢筋的弯钩应朝下;独立柱基础双向弯曲,其底面短边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上。9)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和保证措施必须符合现行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并应符合表1的规定。
4钢材质量检验和控制
1)纵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位置;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和接头面积百分比;3)箍筋和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间距;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和位置;4)设计变更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等。5)预应力锚具和连接器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和护套;6)预留通道、填充孔、排气和排气管等的规格、数量、位置和形状。7)锚固区的局部钢筋结构等。
验收符合要求后,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各方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隐蔽,做到手续齐全。
5.加强成品钢筋的保护。
1)成品保护。每种钢筋的成品批量加工后,必须轻拿轻放,避免落地变形,并整齐堆放在能遮挡雨水的地方,并设置标志,防止误用。特别是夏季施工,要注意钢筋的保护,如加工好的箍筋,露天淋雨。在高温的作用下,箍筋的边角容易氧化,造成表面生锈、脱皮。
2)绑扎成型钢筋的保护。在施工中,洞口、卫生间、阳台的表面钢筋保护往往不到位。比如很多施工单位在悬挑混凝土阳台施工中,阳台钢筋在绑扎后被踩踏而发生质量事故,大部分原因都是阳台钢筋在绑扎后浇筑混凝土时被踩倒。解决办法是在阳台的悬挑钢筋下增加垫块数量,垫块厚度要符合图纸要求,使钢筋能承受混凝土浇筑的压力。
3)要求混凝土浇筑人员保护钢筋成品,钢筋工在浇筑混凝土时要看管好,确保钢筋不移位,现浇板中负弯矩钢筋定位准确。浇筑混凝土时,应设置浇筑通道。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用钢丝刷刷掉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模板拆除后,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外观检查,并及时处理质量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