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减肥健身价格
8年后,16岁的她在九运会短道速滑1500m决赛中获得第三名和铜牌。所以她被更多的专业人士看中,转到了国家队。
入队两年后,王蒙第一次参加世青赛,获得女子500米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后,她的“孟时代”慢慢展开。短道速滑赛场上的一代传奇闯入公众视野。
7月9日,1984,黑龙江七台河市的一名煤矿工人王春江又添了一个女儿,他们给她取名为王萌。
王蒙从小留短发,爱和男生玩。枪、剑、棍等玩具陪伴她度过童年。这些喜好都来自于父亲的支持。王春江喜欢他的儿子,但家里只有两个女儿。因此,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小女儿王蒙身上。
他叫她“老儿”,纵容王蒙玩男孩最喜欢的娱乐。他反而对大女儿买娃娃的行为表现出了冷眼。有了父亲的爱,王蒙无忧无虑的长大。
小时候,王蒙调皮捣蛋,上课经常坐不住。通常前半节课是听讲座,后半节课是自己在座位上玩。她虽然不爱学习,但成绩还是很优秀,这也成了她一直挂在嘴边的往事。
王蒙好动好动。她以前喜欢武术是因为沉迷少林寺。她的家人打算送她去少林寺练武,但由于学费太高,她不得不放弃。
那些年,《西游记》也成了王蒙最喜欢的剧之一。她向往孙悟空的大能上天入地。为了模仿剧中人物,小王萌把家里电视机上的天线撅起来,当金箍棒玩。
旧电视上的天线可以伸缩。她把它藏在袖口里,使劲摇它,好像它是一个金箍。那一刻,王蒙得以化身为除恶扬善的孙行者。
类似的乐趣充斥着她的童年。
有一次家里盖了房子,王蒙就和工匠们一起凑热闹,和水泥、屋顶玩得不亦乐乎。在多年后的一次采访中,王春江将女儿当时的行为称为“进屋揭瓦”,甚至还去原地址指认“案发现场”。
年轻的时候,王蒙调皮又倔强。就算玩纸枪摔坏了手,也改变不了她俏皮的属性。“实在受不了,一眨眼就不见了,出去了。”王春江说。
直到8岁那年,一次跳远,这成了女孩对运动的执着的开始。
业余体校教练马看了王蒙的跳远表演后,确信她是一个可塑的天才。他两次拜访王蒙的父母,试图说服他们让她的女儿进入体校。
王春江夫妇有他们自己的计划。他们已经为王蒙做好了人生规划。和大多数家长一样,他们希望她好好学习,然后上初中,高中,大学,然后以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童年的王蒙
而小王蒙却让父母的计划落空。三个月来,她每天放学都偷偷跑到体校,跟着教练在冰面上。虽然她没有什么基础,但还是比其他孩子做得好。
这是她第一次体验滑冰的快乐。后来王蒙描述当时的感觉,“像一只小燕子,飞起来的感觉真好。”她享受这种自由的状态。
看着这个有体育天赋的女孩对滑冰充满热情,马又一次去王蒙家劝说她。“三顾茅庐”之后,他终于如愿收下了这个学生。
此时,王蒙刚刚长到10岁。没有人知道,再过几年,她会成长为一个获奖无数的世界冠军。除了专业能力,没有人知道她会凭借自己鲜明的个性,一次又一次地出圈...
王蒙(中)
在成为“大魔王”的道路上,过早乐观的王蒙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正式学习滑冰后,需要克服的问题接踵而至。当时体校的住宿环境差,床是几块木板搭成的。房间里又冷又湿,没过多久,王蒙和其他伙伴都得了湿疹。
冰上训练的条件并不令人满意。溜冰场在室外,一旦白天太阳出来,就会导致冰融化。为了在坚实的冰面上练习,他们通常要等到凌晨一两点才穿上冰鞋上战场。
最初练习的时候,王蒙脚小,找不到合适的溜冰鞋,经常磨脚流血。但她从不抱怨。只要能上冰面,她就永远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发育,王蒙的体重也上去了。高体重渐渐让她失去了滑冰的优势,就连一开始很看重她的教练都叹了口气。
在母亲的管理下,王蒙勇敢地面对了自己的困境。她努力减肥。除了每天风雨无阻跑一万米,她只吃一小碗饭,饿了就吃黄瓜充饥。
一年多后,减肥成功的王蒙得以归队。
命运的第一次转折就发生在这之后。16岁时,她因参加一项体育赛事被国家队选中,从此开始了“朱蒙”传奇的开放生活。
王蒙到底有多厉害?
她七次打破女子500米世界纪录,五年蝉联世界冠军。
两届冬奥会,中国获得7枚金牌,她独占4枚。
在2008年的国际比赛中,王蒙成为第一位滑了43秒的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
此外,她还有51个世界冠军...
美国名将阿波罗曾说,短道比赛中不可控因素太多,很难对胜负做出绝对准确的判断,但“有一个项目毫无悬念,那就是女子500米,冠军一定是中国的王蒙”。
温哥华冬奥会上,在获得500米冠军后,王蒙开始发烧,甚至到了需要吸氧的地步。此时,她正处于生理期。教练劝她退役,王蒙却坚持要打。最终她凭借坚强的意志力获得了1000米的金牌和3000米接力赛的冠军。
就像队员们给她起的外号一样,“王大拿”意味着只要王蒙在,她就能夺冠。
但是,王蒙也是失意的。有时候因为被判犯规,她会愤怒地和裁判对峙。虽然最后的结果不会改变,但她还是想让对方知道,“下次给王蒙点球的时候,你要好好想想。”
为了杜绝其他国家的选手因为碰撞、推挤而被判犯规的现象,王蒙曾经暗暗发誓,各国选手都赶不上自己。“你甚至看不到我屁股的影子。看你怎么评价我。”王蒙在接受采访时说。
很多次,她都是这么做的。尤其是在她最擅长的500米速滑比赛中,王蒙通常都是用压倒性的力量把别人甩得远远的,最后在解说员激动的语气中毫无悬念地滑过终点线。
王蒙自信、直爽、叛逆、霸气。她始终抱着“我不想当第二,我要当冠军”的信念。
这种自信来源于实力,她总是毫不谦虚地宣称自己“在500米速滑比赛中没有对手”。所以很多时候,场上的王蒙看起来特别轻松。让她出圈的“后手滑”和“老爷爷走”的场景频频出现在很多比赛的视频中。
2013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女子1500米预赛中,所有对手都在奋力冲刺,只有王蒙背着手跟在后面。
只剩最后四圈的时候,别人开始拼命加速,王蒙还在慢慢滑。当解说员“恨铁不成钢”加快解说速度时,王蒙始终保持自己的态度。
直到最后两圈大魔王才真正发力。她瞬间超越所有对手,滑行到第一名。在这个过程中,王蒙一直背着她的手,连胳膊都没有摆动一下。这是一种放松和自然的状态,直到我们越过终点线。
NBC曾评价:王蒙是世界上最好的短道速滑运动员,因为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超越任何一个滑手。
面对媒体的“你为什么喜欢溜背?”,王蒙以一贯的幽默口吻回答,“你得装。就算不能滑,这只手也不能脱。”东北人的坦率和豪爽可见一斑。
但是,这样一个有着无数光环的大魔王,有时候还是被制服了,那个人就是李燕,也是后来像她母女一样的老师。
2006年,40岁的李彦受聘回国,担任短道速滑国家队主教练。在此之前,她是国家队运动员,退役后在斯洛伐克、奥地利和美国担任短道速滑教练。
直言不讳的王蒙遇到了雷厉风行的李炎。一个是21岁,青春洋溢的世界冠军;一个是执教跨国速滑队的中年专业教练。
颜
本质上,他们是一类性格相似的人。同样名声在外,不容易认输。所以从我们认识开始,两人的关系就从敌对开始了。
李妍的到来让原本负责王蒙的教练回到了本土球队,这是第一个让她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另外,从国外回来后,李彦在训练方法和强度上做了创新,这让王蒙很不适应。
另一个让她恼火的小细节是,王萌受不了李嫣夹杂着英语的发言。种种矛盾让两个缺乏沟通的人渐渐疏远,甚至暗中积累了怨恨。
2007年,长春亚冬会短道速滑500米决赛,王蒙没有和教练李燕击掌。女子1500m决赛后,最被看好的妖王只获得铜牌。当媒体镜头对准王蒙时,她有些气愤地说:“教练没有给我制定任何战术,只问了我一句‘你知道怎么比赛吗’,所以我会自己申请回到本地队。国家队的训练不适合我。”
这场赛后发言火药味十足,有媒体以“炮轰”教练为题,将师生关系写进新闻。话题在报纸上炒得沸沸扬扬,王蒙很快就因为当时的言论被封禁三个月,李彦也被要求反省。
有了这次经历,两个人都尝试着多交流,多了解对方。当他们再次面对面时,他们找到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都想为自己的国家赢得更多的金牌。
“只要目标一致。”王蒙说。她开始愿意和李燕交流,不管是关于战术,训练,还是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时她和李燕开个小玩笑。
另一方面,李彦注意到王蒙不寻常的滑行姿势很容易损伤腰部,于是当着全队20多人的面说:“像你这样爆发力很好的球员,不需要一直这样磨。等你觉得训练强度够了,就可以不滑了。”
这就给了爱面子的王蒙足够的虚荣心。
李炎的意图不止于此。为了更好地挖掘王蒙在500米短道速滑中的优势,很多时候,她都会留下王蒙一个人练习。受到特殊对待的王蒙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滑冰技术。
“我们东北人好面子。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看到李妍教练给我台阶,我会更加努力,绝不给她丢脸。”两人的关系一点一点地密切起来。
2010温哥华冬奥会上,王蒙卫冕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冠军后,先是绕场滑行,然后在李妍坐的教练席上跪下,磕头两次,然后起身冲向李妍,两人紧紧相拥,相拥而泣。
王蒙感激地说:“她教了我500米滑冰。”
9天后,她以1: 29和213的成绩获得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冠军。至此,李妍领衔的速滑队史无前例地包揽了女子项目的全部四枚金牌。
王蒙因此称李妍为“改变了中国短道速滑历史的女人。”
从最初的“炮轰”到冰释前嫌,所有的不愉快都在温哥华冬奥会的一个拥抱中结束。
王濛甚至在后来的采访中透露,她几乎每天都在和李妍教练联系。一次培训的时候,正好我老师去美国度假,他们每天互通邮件,及时分享和倾听日常生活。
关于他们之前的“是非恩怨”,李炎的回答似乎给了我们另一种答案。
在一个访谈节目中,李彦曾谈及自己见到王蒙的第一印象。“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有着过人的实力,但我当时看到她很‘挑剔’。我必须看到她的缺点来帮助她改进。”
然而,王蒙花了四年时间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
平时王蒙看起来大大咧咧的,但和她直爽的性格形成反差的是她的细心。
在设备的研究和管理上,王蒙是团队里最专业最可靠的人。队友每天花10分钟磨溜冰鞋,她花一个小时整理装备。
在一次1500m的比赛中,周洋的冰鞋坏了,换上备用冰鞋后,仍然成功夺冠。这件事的关键是王蒙一直在管理周洋的溜冰鞋。后来李健柔的溜冰鞋也是王蒙管理的。“我管理的所有冰刀都拿了冠军。”王蒙笑道:
除了细心,王蒙不为人知的一面还包括爱美。
她喜欢清爽的发型。她看到周洋染漂亮的发色,就会冲到同一个店去染一样的颜色。看到最近流行什么新发型,就会跃跃欲试。
在队里,她和队友关系融洽。刚进国家队的时候,一群姐妹围着她帮忙化妆,给她穿旗袍,高跟鞋,甚至还剃了眉毛。姐妹们退了,她就成了里面的大姐姐。这群孩子把她当成了主心骨,把她的照片贴在房间里,在她的房间里放了很多木偶娃娃。
但外表冷酷的魔王从不承认自己内心的柔软。她只说娃娃是别人送的,大多是周洋送的。
王蒙一直在短道速滑场上驰骋,无人能及。
2014年,距离索契冬奥会开幕只有22天的时候,正在上海备战的王濛在训练中不慎与队友相撞,摔下赛道。导致右脚内外踝双重骨折,最终无缘索契。
之后她带着些许遗憾淡出了短道速滑赛场,但她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热爱的滑冰事业。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她与黄健翔搭档解说短道速滑项目。没想到第一个解释又把她带出圈子,然后她继续登上热搜排名。
为什么大家都爱王蒙?
我们可以看到她的解释是多么吸引人,一句直白的话就能让人发笑。有人说王蒙最好笑的解释永远是下一句。
正如她所说,“我的眼睛是尺子。”王蒙甚至可以在镜头前发现犯规。
在现场解说中,她激动地连续拍桌子,“这是谁?推我们的人!”
“明白了!就是这个角度!就在这里!给我看十遍!”
后来裁判看了一下,给出了判罚结果。
在随后的北京冬奥会比赛中,每一次短道速滑解说都被王蒙以犀利而专业的评论频频发表,还被网友封为“朱蒙”。
任何与王蒙有关的话题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热搜榜中。有网友评价:王蒙是短道速滑界的大魔王,是解说界的样板房。
人们爱王蒙,爱她的率真与真诚,爱她不能成为“人”,爱她疯狂与个性背后的力量。
作为运动员,王蒙两次离开国家队。第一次是因为和李燕教练意见不合,第二次是因为出去喝酒和领队打架。
带着委屈,她事后接受采访,第一次道歉。
当上国家队教练,王蒙也承认死了。在一场比赛中,荷兰队因为“踢皮球”被判直接晋级决赛。王蒙不服气,和相关技术代表聊了2个多小时,摸清了规律。后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队被踢,王蒙第一时间给出了准确的判断。
作为评论员,王蒙没有按照“套路”解说。
前几天王蒙在直播的时候,武大靖给了她一个火箭刷,晋级榜首。王蒙直接把武大靖踢出了直播间。“你怎么会在这里?你回去休息,准备下一场比赛!”
这件事之后,“王蒙把武大靖踢出直播间”登上了热搜。
疯狂,来自底气;骄傲来自力量。正是王蒙一次又一次的“真性情”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人们的喜爱。
时间追溯到2006年,都灵冬奥会。
那一年,王蒙18岁,第一次代表中国队参加冬奥会。在女子500米短道速滑赛场上,她一骑绝尘,击败多名优秀选手夺得金牌。
颁奖典礼上,在主持人念出名字之前,激动的王蒙跳上了领奖台。
当时人们为王蒙的成就叫好,她却不高兴。
后来,四年后她真的做到了。
2010温哥华冬奥会,在女子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1500米中,她成功击败大批韩国选手,夺得三枚金牌,成为中国短道历史上第一个三冠王。
与她的才华和实力相比,王蒙并不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