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窝镇招商引资

投资张家窝工业园区的国内外单位和个人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工业园区企业可享受与西青经济开发区企业同等的政策待遇。

2.工业园区建设用地采取土地出让和租赁形式,价格优惠。

3.在再工业园从事生产的外商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按照天津开发区的标准执行。实际经营期超过10年的,从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并免征地方所得税。

4.产品出口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减免税期满后,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值70%以上的,减按10%的税率缴纳所得税。

5.属于先进技术型企业,减免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型企业的,可延长3年,减按1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6.再投资退税: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企业更多利润再投资增加注册资本或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期限不少于5年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可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的40%;上述投资产品出口企业或先进技术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可退还其再投资部分所得税税款。天津冯明冷板有限公司

总投资3.5亿元落户张家窝镇的天津冯明冷板有限公司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冷轧设备。第一套设备正在安装。三月份调试,五月份投产,为2006年的开发开个好头。

天津市冯明冷板有限公司是继注册吉星冷板有限公司之后,又一家在国际市场注册的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型民营企业,位于张家窝镇,总投资3.5亿元,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引进两台意大利进口设备smb-6c-1450a六辊可逆冷轧机和40台80吨全氢炉等国际先进设备,主要生产宽度为1250-1320 mm、厚度为0.2-2.0 mm的冷轧板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等行业。公司投资2000万元。第一套设备的安装正在加紧进行。3月调试,5月投产,第二套设备6月调试,8月投入使用。预计达产后销售收入达6543.8+0亿元,年产量达60万吨,成为本市最大的轧钢、轧钢企业。

中冶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天津中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65438+10月65438+5月,是一家日资独资企业,总部位于日本名古屋。公司成立不久,就与天津丰田合成有限公司、天津爱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天津八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公司注册地址为天津市西青经济开发区张家窝工业园丰泽路12号。主要产品有:高性能复合材料周转箱和内隔板、捆扎机设备、包装设备的设计、制造和销售。

公司的宗旨是:以尖端技术迎接世界先进包装技术的挑战,以诚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包装和包装需求。

天津华北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作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会员单位,集常规实验室仪器、热工仪表、环境试验设备的研发、制造、营销为一体,是国内门类齐全、品种齐全的新型社会化信用企业。

本公司专业生产:干燥箱、培养箱、振荡器、搅拌器、实验电炉、环境实验设备…及常规实验仪器设备。产品广泛应用于军工、化工、电子、航空航天、高校、科研机构、工业、农业、环保等领域。科学的管理,精良的设备,先进的技术,十多年的产销经验,使产品性能可靠,质量稳定,畅销国内外,在国内大型企业和高校仪器设备招标采购项目中中标,并于2000年获得IS09000质量检验证书。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华北仪表公司一直秉承诚信、技术、服务的理念,遵循以实力求团结、以信誉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价格求用户的宗旨,向更远、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张家窝镇投入300多万元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把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投资、规模、质量和效益的新突破,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继续抓好2006年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成低压输水管道4000延米,新建泄水闸涵13,硬化农用机耕道9公里。支渠、斗渠、毛渠疏浚拓宽已完成,正在进行***1万延米,土地治理1万亩。其他项目也正在实施中。做好第二期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规划实施的前期工作。

该镇计划实施以张家窝、高村为中心的第二个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计划投资440万元,改造土地10000亩,修建水闸涵洞13座,硬化农用机耕道9公里。同时,该镇还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镇上的坳口洼进行了治理。利用其靠近居民区的有利地形,发展以莲藕为主的水生作物,将其打造成以湿地生态为特色的后花园,形成集休闲娱乐、感受农业生态、农业观赏为一体的都市农业示范区。

规划设计已经完成,今冬明春开工建设,为春旱做准备。春季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抓住春季十年九旱的规律,本着春旱秋抗的原则,冬季改变河流水质,2000亩水缸灌满水。同时,对老高产河张家窝段和新丰河进行疏浚整治,为冬灌和淡水养殖准备充足的水源。张家窝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在全镇初步形成城郊高效农业,真正让农民受益。

张家窝镇结合生态林、经济林建设工程,实施退耕还林、种果,发展了以冬枣为主的万亩果园。通过示范引导、政府扶持、整体推进,在京沪高速沿线形成了长8000米、宽600米、面积7000亩的冬枣产业带,建立了产、储、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206年创造经济效益1500。

通过积极协调,该镇争取到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654.38+03万元,建成金溪现代农业示范园,占地240亩,建成智能温室2万平方米,果蔬冷库1200吨,年产蝴蝶兰50万株,出口美国、日本等国家,成为全国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和出口基地

同时,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张家窝镇投入800多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及农业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了田、林、渠、路相连的农田格局。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加强,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历史上以快枣闻名的津门张家窝镇,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发展成为以传统快枣、冬枣为主要品种的万亩枣林产业带,再现了两百年前进村不见树,枣香四溢的天津枣乡盛景。

早在清朝雍正初年,张家窝镇的枣树种植面积已达到万亩,各村枣林绵延数十里。红枣品种以快枣为主,果实表面光滑,汁多味白,清脆,酸甜可口,早熟。当地人俗称它为立秋大快枣,因此得名张渥快枣。截至目前,保存了近千亩树龄200年以上的枣林。2000年以来,张家窝镇党委、政府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农业发展的全局。他们根据全区统一部署,结合镇里实际情况,确立了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以发展冬枣为主要目标的万亩果园农业战略调整思路。实施退耕还林还果、发展万亩果园、建设冬枣产业带的发展战略。2001结合生态林和经济林建设项目,发展冬枣。按照积极还粮、示范引导、沿路发展、整村推进、连片成林的发展规划,先后建立了高村、老君堂、东柳城、张家窝、薛庄子等冬枣村。沿京沪高速形成了长8000米、宽600米、面积近7000亩的冬枣产业带。

为促进冬枣产业更好更快发展,该镇农业服务中心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实行技术人员包村到户,对相关村的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做好基础知识培训的同时,根据冬枣的不同管理阶段,通过组织农户结合现场实际操作、发放技术资料、帮助单项技术提高经济效益等方式,使农户尽快掌握技术并应用于生产。

自2003年以来,该镇农民种植冬枣受益匪浅,以冬枣为主的水果逐渐成为该镇农业的支柱产业。为了促进该镇林果业的健康发展,他们注册了百味牌水果商标,并申请了无公害水果认证。为解决水果保鲜问题,解除农民对水果销售的后顾之忧,建设了3000平方米1200吨果蔬加工保鲜冷库。4000亩冬枣已进入结果期,年产冬枣2000吨,纯收益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