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理解“死亡”
“我和我妈会一起死,我会让我爸在天上收拾屋子,然后我们一起飞起来了。”作者:蒋木木妈妈蒋木木爷爷去世好几年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但不久前他突然问我:蒋木木:“爷爷死了吗?”妈妈:“是啊,爷爷死了。”蒋木木:“如果你死了,你就再也看不到它了?”妈妈:“你看不见爷爷,但是爷爷能看见你。他在天上俯视着你。”蒋木木:“是在天堂吗?”妈妈:“对,是天堂。天堂很高,你必须向上飞才能到达那里。”蒋木木:“爷爷一直在看我吗?”妈妈:“是的,爷爷最喜欢蒋木木。他总是看着你。”蒋木木:“爷爷活了几岁,死了几岁?”妈妈:“73岁。”蒋木木:“我永远不会死,我妈妈也不会,好吗?”妈妈:“每个人都会死。当他们死后,他们可以去天堂,住在新房子里,从天上往下看。”蒋木木:“在我们死之前,妈妈和我会活到多少岁?”妈妈:“100岁。”蒋木木正在思考...蒋木木:“那我会活到70岁,和我母亲一起死去。告诉爸爸先去天堂收拾屋子,然后我们一起飞上去。”妈妈(笑):“我的木木好可爱啊!来吧,亲我一下。蒋木木:妈妈,我爱你。”妈妈:“我也爱你,宝贝。”以上是一位好妈妈和孩子的对话。我钦佩蒋木木的说服力和蒋木木的天才创造力,我能把死亡想象得如此美妙。不过话说回来,在孩子幼小的意识里,虽然不太懂什么是“死”,但是知道“死”不是什么好东西。再过不久,就是中国农历新年的传统“鬼节”了。也许你的家人会祭奠过去的祖先。此时此刻,我们该如何向年幼的孩子谈论这个沉重的话题?如何和孩子谈论死亡?儿童和成人对死亡的看法不同。孩子的想法很简单,爱恨分明。他们无法像成年人一样理性的对待喜欢的东西的离开。一个喜欢的玩具的消失,一个喜欢的人的离开,都足以让孩子伤心。这其实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我们人生的大部分宝藏都来源于这种情感。在肯定孩子感受的基础上,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随着孩子理解能力的增强,由浅入深的给孩子讲解。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就死亡带来的改变而言,有几种:1。人们再也看不到他,不能和他说话,也不能和他一起移动。2.想他的时候联系不上。那就是他再也不会回来了。4.正是这些变化引起的感情让孩子难过。但是有几样东西是死亡改变不了的:1但是原来的爱会继续影响活着的人。甚至可能因为生命的消失而变得更加珍贵。2.你仍然可以通过照片或视频看到他,听到他的声音。3.过去的经历不会消失。4.其实可以让孩子感到欣慰。基于这个基础,可以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对于带来的变化,你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学校的时候,一天见不到父母;如果你是住校的孩子,你可能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都见不到父母。不能和父母面对面说话,不能一起玩。如果爸爸妈妈要出国或者去很远的地方工作,可能一年甚至很多年都见不到面。但是爸爸妈妈爱他,想他。离开他的时候,如果地方不远,可以回来看他;如果地方很远,但是可以打电话或者用电脑,也可以见到他或者和他说话;在一些不方便讲电话的地方,你或许可以写封信,让他看看你写了什么;但是有些地方太远,不方便。大人只能想起他,爱他,希望他好,看不到,听不到,只能在心里这么想。根据孩子的情况(年龄、理解能力、生活经历等。),家长可以选择更好的比较方式,让孩子接受“身边的人可能会以各种方式离开我,给我的生活带来一些改变”的现实。对于这种无法改变的部分,孩子可以多去体验,用积极的怀旧和回忆来冲淡和抵消对死亡的恐惧和悲伤。对于和孩子亲近的人,可以多保留一些音频、图像、视频资料,对孩子本身的成长和与周围人的关系都是很有价值的资料。在和孩子谈论已经离开的人的时候,父母首先要用平静的心态看待他们。在孩子面前不要太难过,而要努力回忆一些美好的事情,让孩子觉得已经离开的人还在给他带来美好的感觉。在孩子在场的情况下,父母与孩子或其他人谈论出生、疾病、疾病和死亡时,应谨慎选择话题,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其实很敏感,但是承受能力比较差,所以父母开玩笑说“妈妈老了会死的。”小孩子很好记。在孩子面前谈论这些的时候,要用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语言向孩子传递健康乐观的思想。你可以用这句话:“你越来越大了,你妈妈看到你会做越来越多的事情,很开心。”“等你长大了,你妈妈也会变老,然后她妈妈会是一个很幸福的老太太。”还可以带着孩子去看看街上打腰鼓跳秧歌的老太太,早操的老人,让孩子感受到大人老了也能健康快乐。当孩子已经对死亡有所了解,谈到某人的死亡时,根据孩子的情况,父母可以选择使用这样的语言来开导孩子:“那个老人做了很多事情,他想做的事情都已经完成了。他家每个人都能照顾好自己,所以老人去外地很放心。他在那里还是会很开心的。”“这个老奶奶很喜欢她的小孙子。虽然她去了另一个地方,但她还是那么喜欢他。她会请其他大人帮她继续照顾小孙子。就像有了一个小弟弟,他妈妈要上班,让隔壁阿姨照顾小弟弟。小哥的妈妈也很放心。”“只要我们都好,奶奶在另一个地方也很开心。如果你有什么要告诉奶奶的,可以在心里告诉奶奶,奶奶听到你说的话会很开心的。”说得委婉一点,说得直白一点,要看孩子的情况,但是不要骗孩子(比如告诉孩子死人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