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运动可以提高胃动力?仰卧起坐怎么样

以下方法可以改善胃动力:(仰卧起坐可以。)

1,自我按摩。双手放在上腹部,顺时针逆时针揉搓30~50次;用同样的方法在神阙穴(肚脐)周围摩擦30~50次;揉腿足三里(髌骨外侧下3寸,胫骨外侧上3寸)50~100次。每天早上一组,晚上一组。

2、仰卧起坐。每天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强度,既能帮助消化又能瘦下来。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刚吃完饭或者吃饱了,不建议做仰卧起坐,会让胃不舒服。

3、背部运动。无论站着还是坐着,双手放在脖子后面,手臂保持不动,利用背部的力量夹紧背部肌肉,保持30秒。可以放松背部,增加胃动力。

4、按摩。可以适当按摩一下肚子。

:1,胃动力是指胃肌的收缩和蠕动,包括胃肌收缩的强度和频率。胃动力不足也是“消化不良”。胃动力障碍是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引起胃动力障碍的因素包括精神情绪变化、胃分泌功能障碍、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2.胃动力的影响因素:

胃液分泌障碍:人的胃壁有两种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一种分泌消化酶,一种分泌胃酸。当这些细胞的功能下降时,消化酶和胃酸的分泌也减少,会反射性地抑制胃肌的收缩和蠕动,导致胃动力障碍。

精神情绪变化:精神紧张和情绪悲伤可使胃电活动紊乱,影响交感神经,从而引起胃肌收缩频率减慢,胃中食物不能及时排入肠道,造成食气滞留胃中,产生腹胀、嗳气、恶心等多种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排空缓慢引起消化不良的一系列症状,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由于人的近端胃在进食后不能正常放松,患者会有饱胀感,通常伴有嗳气、腹胀,甚至恶心呕吐。

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生活习惯,如过度吸烟会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引起胆汁反流,酒精会损伤胃黏膜,也会引起胃动力障碍。

3.注意事项:

好的饮食习惯要有规律、有规律、有规律,这样胃才能有规律的作息。所谓节制,就是不能吃太多,但要定量;定时就是三餐要定时;质是指每顿饭都保持一定的质量,食物中含有适量的营养成分。另外,吃饭时要细嚼慢咽,食物宜烂而烫,以利于消化,避免吃生冷食物。

注意加强营养和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适当运动。运动不仅消耗了体内的能量,还刺激了胃肠道的蠕动,对促进胃的蠕动,改善胃的功能状态有很好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起居饮食规律,劳逸结合,运动规律,心情舒畅等等。纠正不良习惯,少喝浓茶,尤其避免空腹喝浓茶;饮酒要适量,不宜喝混合酒;戒烟,尤其是当你累的时候。

如果是疾病引起的,应该治疗原发病。比如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胃轻瘫”,也就是俗称的胃动力不足。由于血糖控制不好或植物神经病变,胃动力不足,胃排空困难,容易出现呕吐、腹胀等症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胃动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