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为什么宣布万达彻底告别地产?

8月9日午夜10: 52,万达酒店发展(0169。HK),万达集团旗下子公司,宣布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和万达吕雯集团两家轻资产公司注入香港上市公司。

8月10日,王健林掌舵的万达集团官方微信转载了一篇名为《解密万达最新大招:减仓万达走向蓝海,你懂了吗?文中提到“万达从此将彻底告别地产”,再次表达了转型的决心。

文章说,一定有人对万达最近的大动作很好奇。万达不是卖了酒店和万达城吗,怎么进了上市公司?实际上,万达出售了酒店资产,但保留了酒店管理公司,出售的万达酒店仍在酒店管理公司的管理之下;万达将万达城91%股权出售给融创中国,但万达仍是万达城的品牌拥有者和管理者。

文章同时称,2017年夏天的另一件“意外事件”导致了一次仓促的转身和彻底的告别——万达彻底告别地产,大步走上轻资产之路。

千亿资产飞跃,万达的轻资产之路

最近万达集团给外界的关键词是:瘦身、变现、收缩、退出...

2015年初,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宣布,万达集团将进行第四次转型,从房地产公司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的商业投资管理公司,即走“轻资产”之路。

其具体目标是:一是2020年集团服务业收入和净利润占比65%以上,房地产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占比35%以下;第二,2020年海外收入占比20%以上。

不到十个月,王健林就将一个总资产7966543.8亿元、年收入2550亿元的庞然大物,转型为一家“轻资产”公司。

以今年以来的交易信息计算,王健林完成了一次大的资产搬家,总金额为110963亿元。

这背后是一场无休止的资本博弈——之前万达与融创的交易,将13的文化旅游项目卖给了融创,万达每年可获得6.5亿元的管理费。双方合同长达20年,即130元。在酒店管理业务上,万达也收取固定的管理费,并与酒店业主分享利润。其他费用都是酒店老板出,万达可以说是旱涝保收。

彻底告别地产后,万达未来会做什么?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从万达酒店发展自身业务来看,对于海外高端酒店业务有很好的发展。这类业务重组后,对万达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有两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是明确了其作为万达文旅产业唯一上市平台的战略定位,因此具有很强的资本运作导向性,对万达文旅后续积极融资、拓展国际化发展战略具有积极作用。

二是将不断引入文化旅游、商旅等资源,为万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起到更大的资源补充作用。"

也有媒体说不再是房地产公司,万达说了半年了。过了这一次,万达的主营业务将是为其他投资者建设和管理购物中心,王健林也不再说“两三年内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