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的别称。
关于秋葵
秋葵(学名:黄秋葵)
长度Moench):又名黄秋葵、牛角包、咖啡黄葵、茄子、黄蜀葵,在民间也被称为“洋辣椒”。原产非洲,20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中国,多见于中国南方。其可食部分为果荚,分为绿色和红色。吃起来脆嫩多汁,滑而不腻,香味独特,种子可以榨油。
黄秋葵是黍。根系发达,吸收力强,茎直立分枝,根深1m以上。
茎:主茎直立,高1-2.5m,直径5cm,红绿色,圆柱形,基部节间短,茎木质,基部节间有数个侧枝,开花节无侧枝;叶掌状5裂,互生,叶上有毛或刚毛,叶柄纤细中空;花又大又黄,插在叶腋里。
叶:叶互生,上下表面有粗毛,掌状3-5裂或浅裂。植株下半部的叶子比较圆宽,从上半部开始逐渐变窄变窄。也有圆叶的种类,比如蓖麻叶。叶柄长而中空,叶背有白色透明小颗粒。
花:花腋生,在主株第4-10节开始生长。之后,每个节点通常会长出一朵花。花为完全花,花瓣黄色,一般五片,基部深红色。花期只有几个小时,当天下午就会枯萎,花枯萎后大约3-4天就可以收获嫩果。掌状分裂,具5-7个裂片,裂片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钝锯齿,叶柄细长中空。花朵直径4-8厘米,花瓣由白到黄,花瓣根部有红色或紫色斑点,颜色艳丽,具有观赏价值。
果实:果实为蒴果,长10 cm以上,先端尖,稍弯曲,细长似牛角或胡椒,皮薄革质,先端尖,果实颜色从浅绿到深绿色不等,也有紫色;果形可分为长果形或短果形,有5角到多角,也有圆形的。水果含有特殊的粘性物质,并具有特殊的香味或风味。果实成熟时变黑,木质化,纵向开裂,心室间有膜分隔。每个心室(子室)内有10多个种子,呈球形,略小于豌豆,灰褐色。果实长10-25厘米,横径1.9-3.6厘米。果实表面覆盖有细密的白色绒毛,果实成熟时木质化,不可食用;种子呈球形,绿豆大小,皮厚毛细。它含有许多种子。种子球形,灰黑色,千粒重55g左右。
喜温暖气候,不耐寒,种植在深厚沃土和阳光充足的土地上。秋葵一般在3月份种植,3-5天就能发芽。苗期持续40多天,5月份开始结果。生长周期一般在7个月以上。
秋葵喜欢温暖阳光的环境。其耐寒性因品种不同略有差异。芙蓉花和多花芙蓉能在北京露地越冬。秋葵需要覆盖保护越冬,或者挖除宿根。
秋葵储存在不冻的冷藏室里过冬,所以用大盆来种植。长江流域可以露天越冬。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但不耐旱。
黄秋葵主要通过分株繁殖,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也可以在夏季剪下当年的枝条进行扦插。它的种子皮很硬。如果进行播种,种子要提前用浓硫酸浸泡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后再播种,否则胚厚,胚不会突破种皮。
长江以北地区是多年生植物,冬天枯萎,第二年春天又长出新枝。起源于非洲,20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中国。分布于我国江西、贵州、广西、广东(含海南岛)等省,江西萍乡、云南文山、西双版纳、临沧、怒江、保山等地。海拔900-1600米的低丘、草坡、空地、稀疏的松林或干瘠地较为常见,以江西萍乡最为丰富,越南、老挝也有分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省、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均有栽培。
春季4月播种,种子种在穴中,盖2 cm土,播种后7-10天发芽,发芽迅速整齐。种子有自我播种的能力。苗高10 cm时,可进行间苗或移栽。6月份,每穴留苗1株。生长期每半个月施肥1次,保持土壤湿润。花蕾形成时,施磷钾肥1倍。开花时注意设置支撑,防止风吹倒伏。常见的叶斑病、锈病、蚜虫和金龟子。在疾病发生之前,可以通过喷洒等量的波尔多液来预防。用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害虫。
黄秋葵适合种植在土层较深、土层疏松肥沃的地块上。同时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土粪2000公斤,饼肥100公斤。苗圃苗通常在3月底到4月中旬播种在阳光充足的苗床或日光温室中。苗床土按菜园土、腐熟有机肥、细砂6:3:1的比例配制,密度为10 cm。由于黄秋葵种子外壳较硬,播种前要浸泡24小时,然后在25-30℃发芽4-5天,苗龄30-40天,即幼苗长到3-4片叶子时播种。直播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进行,行距15 * 40cm,每穴2-3粒。地膜覆盖栽培可提早4-6天播种。当幼苗长到两片叶子时,要进行间苗,每穴只留一株壮苗,4-5片叶子时就要定苗。
黄秋葵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当株高为40-50 cm时,应在植株周围施1倍的肥料,结合中耕和土壤栽培。前两次果实收获后,每亩追施尿素10 kg。在生长后期,为防止早衰,可在叶片上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每5-7天1次,连续2-3次。
黄秋葵耐旱,苗期可以少浇水。开花前要适当培土蹲地,促进根系延伸。干旱时随时浇水,夏季保持畦面湿润。一般7-10天水1次。生长后期适当浇水。雨季水分多,温度高,容易导致涝渍和根腐。要及时清沟排水。
黄秋葵主要结主蔓,应及时去除侧枝,减少营养流失。果实采摘后,适当去除基部老叶,以利于通风,减少病害。雨季注意培土,防止植物倒伏。
秋葵收获的产品是嫩果。收割过早影响产量;太晚了,纤维会增加,肉会老化,品质降低,甚至失去食用价值,所以及时采收很重要。一般在花后7-8天幼果长到8-10 cm时,可获得最佳商品果。采收要在傍晚进行,要在果梗处切断,以免损伤枝条。采收期可从6月下旬持续到10月上旬10。
秋葵:
步骤
(1)种植时间:4月上旬至8月下旬,可露地播种,当年即可收获嫩果;利用大小棚覆盖幼苗,可以在3月初播种,提前收获嫩果。
②整地施肥: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强,但要获得高产,必须种植在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光照充足的田地,禁止与棉花等锦葵科作物连作。播种或种植前要翻土,以1.4m宽的畦为界,宽40cm,深25-30cm。边界中央的沟渠
施肥:每亩施腐熟粪肥2000-3000公斤,钙、镁、磷25-50公斤,氮、磷、钾15-20公斤,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平整畦面。
(3)播种:直播,破霜后每畦播种2行,穴距45-50厘米,每穴播种2-3粒,出苗后一穴留壮苗。为了提高地温和提早出苗,早春播种可以用塑料薄膜或小拱棚覆盖。[1]
北方采用平畦或高畦两种栽培形式。5月上半月播种,7月才开始收割。
挖坑和施底肥
每畦挖2行穴,宽70cm畦的种植行距为50cm× 40cm,每亩2600穴;畦宽100 cm,行距60 cm× 60 cm,每亩1700窝。每穴施干农家肥200 ~ 300克,NPK复合肥30克,与穴内土壤混合均匀(肥料不要集中在播种穴内,以免烧苗)。
播种
播种前用20℃~25℃的温水浸泡种子12小时,然后晾干,25℃烘干
0 ~30℃催芽48小时,露出一半种子即可播种。在准备好的地块上,按照80厘米的行距和50厘米的株距挖坑。先在脚底浇上水,每穴播2~3粒种子,覆土2~3厘米,每亩种2000穴左右,种子用量约0.5公斤。
播种通常在4月底至5月初进行。在每个洞内按三角形撒三粒种子,间距5厘米,深度2厘米。播种后,给种子浇水。播种后5-7天出苗。当幼苗长到10 cm时,开始间苗,每穴留2株。
田疃管理
当第一片真叶展开时,要进行第一次间苗,去掉病弱苗。第二、三片真叶展开时,每个穴要留一棵壮苗,定苗后要及时中耕锄草。以后要经常中耕除草,还要培土,防止植株倒伏。黄秋葵是一种耐湿植物,植株高大,需水量大。出苗成苗后要浇水1次,开花坐果期间也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7、8月份高温天气正处于果实采摘高峰期,需水量较大。此外,在苗期、结果期和盛果期,每亩施尿素15公斤或人粪500~600公斤,分3次施用,以促进高产。
黄秋葵植株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对肥水的需求量大,尤其是开花期,会导致果实不佳,产量降低。成苗后追肥1次,每穴施氮磷钾复合肥2g。如果肥料明显不足,以后每隔10 ~ 15天追肥1次,施肥量视植株大小而定,每穴5g ~ 10g。旱季要增加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撞上了一个侧枝。如果水肥充足,黄秋葵植株下部的腋芽很容易长成侧枝,不仅会导致结果不好,还会造成植株枝叶过多,影响主茎的正常结果。所以一旦出现侧枝就要及时去除,嫩侧枝就可以炸了。
秋葵:
秋葵可以在早春或深秋种植。种植时,应使用发酵的牛、马粪或干鸡粪作为基肥,并使基肥在种植土壤中充分混合。种植宜春浅秋深。种植后应堆土防寒保温。春季种植后立即浇第一次水,五天后浇第二次水,一周后浇第三次水,以后每月浇一次水。秋末种的苗,浇一次水就可以堆土保温。夏季雨天,要及时除水。秋葵喜欢肥料。种植时施基肥后,4月初可施少量NPK复合肥。秋末结合冻水,施腐叶肥一次。
黄秋葵的自然冠形比较松散,在养护过程中可以根据园方需要进行修剪。一是要注意不影响行人;二是过长的枝条要剪短,防止影响冠形;第三,如果开花后不留种,要及时剪去残花,防止养分过度消耗;第四,修剪过密的枝条,保持植株通风透明;第五,地面上的枝干要在入冬前剪掉,以便帮助堆土防寒。[2]
秋葵病虫害较少,偶尔有蚜虫、螟虫、地老虎。在雨季,树枝和树叶上有许多病斑。天气放晴后,应及时在植株基部附近喷洒石灰,防止病害蔓延。
黄秋葵病虫害很少,主要是病毒病,主要是棉铃虫、建桥虫、蚜虫、蓟马等。,主要预防病毒性疾病。棉铃虫和建桥虫主要危害果实,敌百虫可以喷洒,蚜虫和蓟马主要危害果荚,乐果可以喷洒在水溶液上。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秋葵是一种稀有蔬菜,引种前一定要考虑市场。[3]
苗期和生长初期要注意防止小地老虎啃食幼苗,米乐0.15公斤/亩可施于畦面。田间主要防治蚜虫,用“象蚜螨”3000倍喷雾即可防治。
进入花期后应尽量避免使用农药。小菜蛾主要危害盛果期的叶片,需用高效低毒的蔬菜专用农药防治。
黄秋葵的常见病害是叶斑病,是黄秋葵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一般危害植物的叶片。此病由真菌感染引起,发病高峰期为夏季高温高湿。发病初期,叶片上有淡黑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斑点逐渐扩大成斑片,最后连成片,卷叶后脱落。对于这种疾病的防治,一是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能偏食氮肥;二要注意植物的通风透光,及时修剪过密的枝条;三、如有病害,每七天喷一次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续喷两三次可有效控制病害。
金龟子是黄秋葵的常见害虫。如果它们被释放,首先,蛴螬应该得到控制。250毫升50%辛硫磷乳油用2.5公斤水喷洒在植株周围。二是可以用杀虫灯诱杀成虫;三是用绿僵菌感染并杀死幼虫。
秋葵品种
1.五角形:日本育成,株高1m左右,果实五角形,果实深绿色,有光泽,果实多,品质好,亩产2000kg左右。
2.卡里巴:果实棱角分明,果形整齐,深绿色。出菇从低节开始,出菇持续性强,出菇率高。适宜采收期:果长8-12 cm,果径1.7 cm。味道不错,很受欢迎。适合温室和露地栽培,高温期栽培。长势旺盛,果实不凋谢,收获期长,亩产3000斤左右。
3.五福:植株高度1.5 ~ 2m,主枝和侧枝都能结果。果实呈绿色,表面光滑,五边形甚至六边形。叶片全裂。主枝第五节开始结果。亩产3000斤左右。
4.农友早生1:农友公司提供种子,早于五福。
1,早熟五角
2.绿宝石
3.深红色无毛多角秋葵
4.四氟化铀
5.绿色箭头
6、优质五毛钱
7.深红色秋葵
黄秋葵的营养价值
秋葵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每100g黄秋葵嫩果中含维生素C约4mg,维生素E 1.03mg,胡萝卜素310μ g。黄秋葵含有丰富的锌、硒等微量元素,对增强人体抗癌能力很有帮助。其次,黄秋葵鲜嫩的果实中有粘稠的液体物质,含有果胶、粘多糖等多糖。粘多糖能增强机体抵抗力,维持人体关节腔内关节膜和浆膜的光滑,减少动脉壁脂质物质的堆积,避免肝肾结缔组织的萎缩。最后,秋葵含水量高,脂肪少。
100g黄秋葵鲜嫩的果实,脂肪含量只有0.1g,非常适合想要减肥的女士。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还能美白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