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海马汽车之后,庞大也实现了扭亏为盈!

“岁末少霜,春为世人所知。”

正当全国上下都在抗击疫情的时候,昨天我们迎来了2020年的立春。从迷茫到恐慌,再到冷静和清醒。虽然大部分人还是“呆在家里”,或者戴着口罩出去短距离散步。但我们始终相信一切都会好的,因为没有过不去的冬天。

我们不断刷新各种信息,试图在苦难的氛围中找到那些快乐的东西。一丝正能量,一丝好消息,都会比以往更让人欣慰。

最近给我们带来汽车市场正能量的企业,都是庞大的群体。

海马汽车之后

又一家汽车企业扭亏为盈。

2月2日晚间,庞大集团披露2019年度预增公告。公告显示,2019年度,庞大集团扭亏为盈。预计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庞大集团也进入了2020年,继海马汽车之后,又一家汽车企业宣布扭亏为盈。

半个月前,*ST海马发布了2019的业绩预告。预计业绩扭亏为盈,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00万元-65438+3亿元。

之所以将两家公司带到一起,是因为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两者都在汽车行业的整体低迷中实现了命运的“逆转”。

一直处于“戴星戴帽”的“绝境”

刚刚过去的2019年,对于海马汽车和庞大集团来说,是“特殊”的一年。因为两人都因为公司业绩连年亏损,其公司股票分别被戴上了“*ST”的大帽子,并被警示退市风险。

去年4月,海马成为“*ST海马”;同年9月,巨人成为“*ST巨人”。

根据中国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监会的定义,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将被贴上“*ST”标签,并被给予退市警告。这样做有助于投资者认清现状,止损。

ST股要想摆脱之前的“帽子”,必须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股东权益为正,年报必须盈利,每股净资产必须为正,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没有重大会计差错和虚假陈述,没有严重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的重大事项。

说*ST海马和*ST都被逼到“绝境”并不为过。一旦退市,其对两家公司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致命打击。

都采取了类似“断臂”的“瘦身”自救

一个是国内“老牌”整车企业,一个是过去汽车流通领域的“领头羊”。走到悬崖边是不可避免的。

诚然,他们逐渐“陷入绝境”有不同的原因。但相同的是,在紧要关头,他们都采取了“断臂求生”

众所周知,海马汽车去年通过“卖房”、“卖R&D中心”等一系列操作带来了一定的资本收益。

海马汽车出售房屋公告显示,海马汽车已出售其拥有的365套房产中的344套,应收654.38+68亿元,收款654.38+62亿元。

2065438+2009年9月底,海马汽车以8.06亿元的价格加上股权交易基准日至股权交割日期间的损益价格,转让其持有的上海海马汽车R&D有限公司100%股权,带来4.3亿元收入。

最终,在2019的业绩预告中,海马汽车实现了扭亏为盈。

庞大也是如此。

它通过主动削减盈利能力较差的4S门店等资产为自己输血。仅2018一年,庞大集团就通过出售旗下奔驰、雷克萨斯、广汽丰田等最赚钱品牌的19 4S店,获得了26.66亿元现金。

相比之下,巨大的危机似乎更为严重,甚至通过“瘦身”,也不可避免的到了“资产重组”这一步。

2065438+2009年5月,庞大集团向北京吉东风借款17万元,逾期无法偿还,最终被北京吉东风诉至法院。

2065438+2009年9月5日,唐山中院裁定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可能明显丧失偿债能力,受理公司重整申请。

同月,深商控股、魏源资产和国运宣布将组成财团,成为庞大集团重组的意向投资者。

经过三个多月的重组,庞大集团已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其他风险警示将陆续实施。公司股票简称由“*ST庞大”变更为“ST庞大”。与此同时,还有这份“扭亏为盈”的业绩预盈公告。

半个月前海马扭亏为盈,如今濒临破产的庞大重组重生。虽然不能说他们平安度过了危机,但对他们来说无异于获得了最大的喘息空间。也客观上给我们带来了两个车市的正能量。

马跃:

在举国抗击疫情的当下,我们最需要的是中国人民不放弃、不服输的可贵斗志。真正在苦难面前抬起头来,从而让整个社会展现出更强大的自愈能力。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冬天。上至国家层面,下至每一个企业和个人,都会想办法解除危机,最终迎来胜利的曙光。?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