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国家控股银行有什么优势?

●金融资产安全关乎国家安全●持股有利于体现国家资本意志●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通过改革,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被放大和强化,各国都制定了巨额经济刺激计划。美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很大一部分资金用于金融救援,以填补金融黑洞。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采取了购买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但效果并不好。后来,他效仿英国首相布朗,向商业银行注资,分别向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银行注资450亿美元和400亿美元购买优先股。后来他采取了19大银行体检,不合格银行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的技术措施,保证银行的安全。转股后美国政府对花旗银行的持股比例达到36%,使花旗银行真正成为一家国家控股银行,这极大地震动了素有自由经济“模范生”之称的美国。美国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国有化是国际金融动荡非常时期的最后手段。笔者认为,国有银行有生存的逻辑,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有生存的必要。国有银行有两种,一种是国家100%控股商业银行,一种是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为大股东。国有银行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国家的信誉,这也是主权信用,比商业银行的商业信誉高很多。美国受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的打击,但是还是有人买美国国债,因为美国的经济实力还在,实体经济整体实力很强,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是它的国家声誉。在金融危机中,许多银行遭受损失,侵蚀资本,更不用说补充资本了。只有出售资产才能提高资本充足率。在危机中,很难找到买家。即使找到了,不良资产的定价也是个问题。如果定的高,买家不会买;如果价格定得低,卖家就不干了,所以资产不好卖。资本充足率的问题也会影响公众对银行的信心,这个时候信心很重要。银行国有化使国家的无形资本发挥了巨大作用。国家财政兜底会不会有问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率都在30%-40%之间,有的甚至更高。中国吸取亚洲金融危机国家的教训,开始对国有银行进行改革,通过国债向四大国有银行注资2700亿元,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国有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约1.4万亿元不良资产。2003年,中国开始对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重点是改善公司治理,进行财务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提高银行的管理水平。改革措施中,有一点非常关键,就是国家绝对控股。金融是国民经济的生命线和战略资源,始终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笔者认为,即使在金融危机之后,国家绝对控股的原则仍然应该坚持。原因如下:第一,国家金融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第二,虽然过去30年中国经济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发展的不平衡性很明显,东中西部差距很大。对于需要金融支持的中西部地区,一些股份制银行出于利润考虑,不愿意在欠发达地区设立大量分行,而这种金融真空只能由过去按行政区域设立分行的国有银行来填补,以体现国家的资本意志;第三,国有银行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金融市场尚不完善的中国来说,通过利率、货币供应量等工具进行宏观调控并不能完全达到目的。国有银行可以起到逆周期的作用,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减少贷款规模来降温。当经济发展太冷时,国有银行可以增加贷款刺激经济复苏,央行可以采取窗口指导的原则;第四,国有银行具有自我强化功能。在市场竞争的影响下,国有银行将进行自我改革,以求生存和健康。(中国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副总经理董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