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只吃蔬菜不吃饭?小心“肠道炎症”让你便秘、水肿、疲惫。
32岁的林小姐一直腹泻不止。几天前她做了一次健康检查。胃肠筛查后未发现异常,其他检查项目均在正常范围内。在咨询营养师的时候,发现她不爱吃蔬菜,1周最多只吃了1拳左右。前来咨询的北投健康管理医院营养师潘福子说,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让林小姐严重缺乏植物纤维、植物化学物质等营养物质,导致肠漏症状。难怪她明明很瘦,肚子却很大。除了腹泻,她还经常感到胀气和不适。
肠道是人体第二个脑部炎症,“肠漏”找上门来。
“肠”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负责“消化、吸收、防御免疫”三大功能。肠道的“肠黏膜”就像人的皮肤一样,起着屏蔽和保护的作用。如果肠道黏膜被破坏在体内产生炎症和过敏反应,“肠漏”就会找上门来。
什么是「肠漏」?从名字上看,感觉像是肠上的洞;其实是指原本排列紧密的肠黏膜细胞,由于饮食不均衡、饮酒、长期使用消炎药等因素而被破坏,导致肠黏膜细胞出现缝隙。
免疫球蛋白G(IgG)的慢性过敏反应容易导致腹泻、水肿和食物不耐受。
让细菌、病毒、未消化的食物大分子、有毒物质等。乘虚而入,它会从缝隙渗透到血液和淋巴中,导致体内免疫球蛋白G(IgG)的慢性过敏反应,所以我们不得不派出抗体在全身追捕和消灭这些入侵者,从而导致全身慢性炎症。
潘福子进一步解释说,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过敏、牛皮癣、湿疹、慢性疲劳、肌肉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功能减退、便秘、腹泻、水肿、食物不耐受等问题。
避免诱发肠漏的五种行为首先要犯。
潘福子特别提出了几个饮食习惯,提醒大家赶紧检查自己有没有被这些地雷击中,小心诱发肠漏,造成免疫漏洞。
1.喜欢吃就使劲吃:看到喜欢吃的就无节制暴饮暴食。突然大量进食后,可能造成酶不足,使食物分解不彻底,未完全分解的大分子容易* * *肠粘膜,形成肠漏。
2.只吃蔬菜不吃主食:近年来,想减肥的人认为少摄入淀粉有助于减肥。所以,只吃蔬菜不吃饭是错误的想法。潘福子说,吃含有动物蛋白和蔬菜的主食,可以防止血糖快速上升,避免引起胰岛素抵抗。
3.注意具体的过敏食物: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要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潘福子提到,诱发过敏的常见食物,如牛奶、猕猴桃、花生、含麸质食物等。
4.爱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长期食用过多的精制淀粉、精制糖、高脂肪或反式脂肪食物如炸鸡、披萨、汉堡等垃圾食品,容易破坏肠道的菌群,增加肠道黏膜发炎的概率。
5.长期用药:长期使用或过度依赖抗生素、消炎药、胃药等药物。可能破坏肠粘膜屏障。
(KingNet国家网络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