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学会正确呼吸,重拾自然本能。

文/乔平

长期用嘴呼吸会造成下巴短、牙齿不齐、颧骨凹陷等面部畸形;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一般寿命更长;试图通过深呼吸吸入更多的氧气,就像把食物塞到饱肚子里一样,对你的健康有害。过度呼吸和换气过度实际上是一种疾病...你了解这些与呼吸有关的问题吗?

我们都知道暴饮暴食对身体有害,也知道“少吃多餐,少吃盐少油”的道理。但是,关于呼吸,我只知道呼吸新鲜空气比较好,多一点,比如我们需要吸入多少氧气?怎么吸气比较好?如何训练呼吸?对这些问题知之甚少。

《学会呼吸》以经典权威的布泰克呼吸法为基础,讲述与呼吸相关的原理和方法,破解了很多关于呼吸的误区,针对不同呼吸层次的人群提出了有效的刻意锻炼方案,让我们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走向身心健康。

本书作者帕特里克(Patrick)毕业于都柏林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自幼患有哮喘。后来又系统师从Buteco呼吸疗法的创始人Constantine Buteco博士。在具体的实践和应用过程中,他获得了药物治疗20年来从未有过的效果,并由此进一步发展了“呼吸优化训练”。目前,他已经编撰了7本关于呼吸健康的书籍,其中3本是各自领域的畅销书。

首先,深呼吸真的能让人放松,对身体有好处吗?

在柏林的一次演讲中,作者问马拉松运动员,“认为深呼吸可以增加血液中氧气含量的人,请举手。”当时95%的人举手了。之后作者公布了一个让大家大跌眼镜的答案。深呼吸可以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是错误的,做深呼吸绝对不能提高耐力。

我们平时呼吸的时候,血氧饱和度已经达到了人体血液的极限,也就是95%-99%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吸入多少空气,人体的血氧饱和度也只能达到这个高度,所以深呼吸是没有用的。

其次,用嘴呼吸和用鼻子呼吸真的没有区别吗?

从呼吸生理学的角度来说,用嘴呼吸激活胸式呼吸,用鼻子呼吸对应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和服装呼吸的效果差别很大。

胸式呼吸一般被认为是一种神经条件反射。虽然为了缓解压力有时会有短期效果,但胸式呼吸刺激上胸部运动,会使动脉血中的氧气迅速消耗,导致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另外,长时间用嘴呼吸会对面部产生不好的影响,比如下巴短、牙齿不齐、颧骨凹陷等等。

正确的呼吸方式是腹式呼吸,平稳、轻柔、安静。与口呼吸相比,腹式呼吸至少有以下优点:

一是鼻子呼吸的空气进入肺部,可以使肺部的气泡吸收更快;第二,鼻呼吸可以提高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使空气在进入肺部之前接近肺部环境;第三,鼻呼吸可以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大大降低呼吸道和肺部因吸入病菌而导致的感染概率。

第三,吸入的空气是不是越多越好?

众所周知,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寿命更长。研究证明,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在我们的认知中,氧气是生命的必需品,越多越好。为什么氧气稀薄就有可能延长人的寿命?

其实氧气虽然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但是在体内分解时会产生自由基。血液中氧气过多,自由基也会增多,过多的自由基会破坏细胞膜和脂肪,损伤体内的蛋白质和DNA。因此,过量的氧气摄入会对身体的组织产生不利的影响。类似热量摄入过多对人体健康有害。

坚持正确的腹式呼吸,减少呼吸量,是提高呼吸质量,甚至消除呼吸问题引起的疾病的重要策略。

第一,减少呼吸量可以减肥。

笔者通过十年的研究发现,肥胖者普遍存在不良的呼吸习惯,如长时间过度呼吸、频繁叹气、胸式呼吸等。主要原因是肥胖导致鼻塞,用嘴过度呼吸,二氧化碳排除过多,血液呈碱性。

而碱性体质的人往往会渴求容易导致肥胖的酸性食物,如糖、培根、啤酒、蛋黄甚至加工过的垃圾食品,会使人肥胖,形成恶性循环。

作者通过训练肥胖患者减少呼吸量,在不刻意限制饮食的情况下成功减肥。

第二,减少呼吸量会减少疲劳。

我们都经历过剧烈运动后的疲劳,这种疲劳是由人体内自由基的变化引起的。我们日常稳定的呼吸也会产生自由基,但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但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自由基快速生成,加重了身体的疲劳。

因此,减少呼吸量会减少自由基的产生,这也有助于人们减缓疲劳。

第三,减少呼吸量可以强心。

当人体内一氧化氮含量过少时,血管会变细,心脏为了将血液送到全身,不得不增加压力。长期高压不仅损害动脉血管,导致胆固醇急剧升高,还可能引起血液凝固,引起心脑缺血缺氧,引发心脏病或脑梗塞。

即使是鼻呼吸也能向人体输送更多的一氧化氮。除了呼吸,适度的运动还会增加血流量,刺激血管壁产生更多的一氧化氮。

第四,减少呼吸量有利于减轻诱发哮喘的几率。

说到哮喘,人们常说原因是空气污染或者环境卫生。但本书作者认为,虽然外部原因可能是导火索,但一定不是根本原因。因为他住在爱尔兰西部,空气异常清新,但还是有很多哮喘患者。

作者指出,哮喘患者的增加与人们的呼吸习惯有关。健康人的正常呼吸量是每分钟4-6升,而哮喘患者的正常呼吸量是每分钟10-15升,大多数哮喘患者都是用嘴呼吸。

哮喘发病期间,随着呼吸节律变快,会出现气喘和呼吸困难。也就是说,哮喘越严重,呼吸量增加越多,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作者帕特里克给出了憋气、控制呼吸次数、模拟高原训练三种训练呼吸的具体方法。

第一步是防止二氧化碳的过度流失。不管你是睡着还是醒着,都要用鼻子呼吸。想叹气的时候,可以咽回去,也可以屏住呼吸。如果你不能屏住呼吸,你可以屏住呼吸10-15秒,这可以帮助我们补偿损失的二氧化碳。另外,打哈欠或说话时,最好不要大口喘气。

第二步,提高自己对二氧化碳的耐受力。平时要做一些减少呼吸的训练,尽量让呼吸缓慢平静,每天坚持10-12分钟。在这个过程中,呼吸神经会做出调整,以适应更高的二氧化碳浓度。

第三步,进行模拟高原训练。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呼吸能力随着代谢活动的增加而增加,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因此,在运动中有意识地减少对自觉呼吸的需求是一个好办法,可以提高机体对二氧化碳的耐受力,提高对缺氧的耐受水平。

在看《学会呼吸》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呼吸是人的本能,个人的呼吸方式是与生俱来的,对健康影响不大。看完这本书,我审视了自己和周围人的呼吸状态,才觉得呼吸有很多学问,自然本能也是需要学习和刻意练习的。

帕特里克鼓励和引导我们告别不良的呼吸习惯,恢复自然的呼吸本能,远离呼吸问题带来的痛苦,用科学掌握健康的生活。

无论你是否有呼吸问题,这本书都值得一读。因为学会良好的呼吸,可能会改变你的身体、行为甚至思想,这甚至比水和食物更重要。愿我们每个人通过调整呼吸,拥有更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