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耍了一个聪明的花招。宋朝宰相站了300年。
作为宋朝的第一个皇帝,赵匡胤于927年出生在河南洛阳的贾马营。赵匡胤生于五代十国的乱世。长大后,他参了军,成了一名士兵。公元950年,23岁的赵匡胤遇到了29岁的柴荣,于是他投奔了北方的邺都郭威。在一系列的战斗中,他们建立了兄弟般的友谊。
951年,郭威代表汉朝称帝。周朝建立后,赵匡胤成了一名禁卫军军官。在周世宗和柴荣继位后,赵匡胤更重要了,官员们在寺庙前表现得很好。柴荣死后,年轻的太子做了皇帝。第二年,赵匡胤以“平定两国”为名,谎称契丹和北汉大举入侵,带兵出征。大军来到陈桥驿,发动兵变,加入黄袍,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赵匡胤即位后,内心对柴荣充满了愧疚和自责。柴荣不仅是赵匡胤的前上司,也是他一起战斗多年、出生入死的兄弟。临死前,柴荣把自己的孤儿寡母托付给了赵匡胤。没想到,柴荣刚尸骨未寒,赵匡胤就“借孤儿寡母之手拿了天下”。这让赵匡胤非常担心。历史会给他什么样的恶名?
为了减轻心中的悔恨,也为了善待柴荣的后代,赵匡胤想出了一个救他的办法。公元962年,赵匡胤下令在祠堂立碑,史称“石碑”。石碑立好后,赵匡胤单独为后代皇帝下了一道圣旨。在圣旨中,赵匡胤做了一个规定。从此以后,每一个继承皇位的皇帝,在供奉祭品时,都要跪在这块誓言碑前,背诵上面的誓言。一代又一代,他不能违背。
原来这个“誓碑”是宋朝的绝密,只有皇帝知道。但在1127年,金兵攻破北宋都城开封,在祠堂内发现了誓言碑,为后人所知。碑上刻着三个字:
第一,不要杀用文字讲事情的士大夫;
第二,柴家的子孙都逍遥法外。就算有叛国罪,也不能牵连全家。你只能死在监狱里,不能死在城里。
第三,我不会祝福那些不按照这个训练的人。
他的做法别出心裁,既让前朝柴氏子孙得到了好下场,也向世人表明了他的善意。宋朝的皇帝基本都是把誓词留在赵匡胤的石碑上,所以宋朝成为了对前朝皇室和文人最仁慈的朝代,这也保证了宋朝延续了近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