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线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远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辐射力,具有明显的控温效果和振动效果,容易被物体吸收,转化为物体的内能。远红外线被人体吸收后,可使体内水分子振动,活化水分子,增强其分子间结合力,从而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使生物细胞处于最高振动水平。

由于生物细胞的振动作用,远红外热能可以传递到人体皮肤的更深层,深层以下的温度上升,产生的温暖由内而外散发出来。

这种作用的强度可以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组织间的新陈代谢,增加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调节精神的异常兴奋,从而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

自然界中有无数的远红外辐射源:宇宙恒星、太阳;地球上的海洋、山脉、岩石、土壤、森林、城市、村庄以及人类生产的各种物品,在绝对零度(-273.15℃)以上的所有环境中,都会发出不同程度的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宇宙的总能量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改变能量的方式。热能是宇宙能量的一种,可以通过辐射、传导、对流进行转换。

在辐射过程中,一些热能形成红外线。红外辐射速度和可见光一样,可以像光一样直行;如果使用反射器,其传导方向可以改变。

几十年前,太空科学家调查了人类在宇宙飞船中真空、失重、超低温和过载条件下的生存状况,了解到阳光中波长为6000~15000纳米的远红外线是生物生存的必要因素。因此,人们把这种波长的远红外光称为“生命光波”。

这种光的波长与人体发出的远红外线波长相近,能与生物体内细胞的水分子产生最有效的“* * *振动”,同时具有渗透性,有效促进动植物的生长。

百度百科-远红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