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少林寺》时,你经历了什么?40年后,导演张鑫炎说这只是为了松一口气。

1982,一毛钱的电影票居然能卖出160万票房?有的人甚至看了四五十遍?

这是由张鑫炎导演,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

这部电影不仅被中国观众观看,而且传播到世界上200多个国家。

然而,40年后,84岁的张鑫炎再次谈起这部电影时,只说了一句话:“为了赢得一口气。”

张鑫炎导演说这句话的原因是什么,少林寺背后发生了什么?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虽然内地电影还在苦苦挣扎,但港片却在蓬勃发展,一些武打明星如洪金宝、成龙开始崭露头角。

再加上李小龙这样的巨星,打开了国际影响力,中国功夫这个词成了热门话题。

在这种背景下,创作一些功夫电影会很受欢迎。

于是在一个香港电影论坛上,有人建议可以把少林功夫拍成电影,搬上大银幕,让国产武侠电影复兴。

经过各种研究和讨论,少林寺由香港新联公司拍摄。

事实上,一开始选择的导演是陈文,演员也是戏剧演员。

当时的少林寺杂草丛生,破败不堪,开拍时正是冬天。所有人都冻得瑟瑟发抖,打斗场面和画面一点都不真实。

于是他们花了近40万港币,拍出来的片子完全不合格。

这时,制片方决定重拍,并请来著名导演张鑫炎拯救现场。

而且之前的拍摄全部推掉,重新开始。拍摄时间重新选在了春天。导演变了,所有演员都变了。既然要认真,演员就要有真功夫。

张鑫炎主任的决定得到了支持,而且为了满足张鑫炎主任的要求,体委发动了一批全国武术界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陆续到达郑州市,这些人也被拖到一起训练。

这些人包括五连冠的李连杰,剑术大师余,剑术冠军于海,王等等。有18人,好像叫“十八罗汉”。

这些人每天都要训练,还要熟悉剧本,了解各种剧情。

当时李连杰虽然只有十七八岁,但他的身材和身手是影片主角“觉远”的最佳人选。

导演张鑫炎直接拍板,由李连杰主演。

当时选反派王仁泽是费了很大力气,但最终在导演张鑫炎的软磨硬泡下,于还是同意出演王仁泽这个角色。

还有一个反派,秃鹫。一时间,张鑫炎迷惑不解。谁来演这个角色?当时,季春华生了一场病,导致头发和眉毛脱落。藏在人群中后,他被张鑫炎一眼就抓住了。

无论是外形还是外貌,都非常适合秃鹫,充满了凶残和霸气的样子。

当时季春华才19岁,这部剧也让季春华开启了他的反派之路。但是季春华演的反派角色都很经典,演正派总觉得会叛变,所以季春华基本上一辈子都在演反派角色。

十七岁的李连杰和十九岁的季春华,按现在的说法都是小鲜肉,但都是真打,每个动作都要重复好几遍。

1981年春天,《少林寺》正式开拍,这个汇集了五湖四海高手的剧组已经准备就绪。

可能是因为这些人都是武术高手,之前也经常参加一些竞技比赛,所以这个剧组总是充满了一种竞技的氛围。

而且那时候没有动作指导,也不会有电脑特效。不管是台词还是动手,都要实打实的拍出来。

这几个家伙都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投篮的时候都很认真很努力。他们使用替身是一种耻辱。

其中一个场景是李连杰和余之间的决斗,这是在冬天和冰冷的水中拍摄的。

他们有一个镜头是出水的,所以拍摄前身体是完全浸在水里的,拍摄后才能出来。

因为水流比较急,他们两个会影响动作的美感,所以这个镜头重复了很多次,上来之后就冻住了。

为了拍摄马背上打斗的动作,演员们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学习骑马,当时有人从马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胳膊。

拍摄过程中感动的瞬间还是很多的,但最感动的是大家都知道,拍国产武侠片,无论剧组走到哪里,都有全国各地无条件的支持。无论在哪里拍摄场地和道具都是免费使用的,剧组不吃饭都会给饭。

拍摄时没有经济压力,因为有很多人支持,所以导演张鑫炎在剧中的每一个动作和场景都做了很大的努力。

当时的作曲家王立平用半个月的时间写了主题曲《少林少林》,同时写了《牧歌》的歌词。

但刚写完两天,王立平自己就向导演建议重写,因为中国戏曲有400多年的历史。

但是少林寺讲的是一千多年的故事,它的创作必须符合历史。修订后的牧歌也被收入经典。

1981年7月,影片终于完成。1982年春节,少林寺香港首映。上映后直接打破了功夫片的最高纪录。海外版权总收入达2000万港币,日、英、泰等多种语言陆续上映。

在内地上映后直接爆红,超过5亿人次观影。余的双手剑,于海的螳螂拳,季春华的鹰爪拳,主角的故事让亿万人着迷。

那时候到处都流行武术,书店里都是各种关于武术的书,但不是武术秘籍之类的。

在一些农村,放露天电影,第一遍人多,第二遍还是人多。

那时候少林寺真的影响了无数年轻人,有的甚至直接去了少林寺,被警察叔叔带回来。

1980拍摄至今快四十年了,这部电影的影响力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电影带火的不仅仅是演员,还有河南嵩山,让千年古刹和少林功夫名扬天下,让世人知道,有一个地方,不仅功夫了得,还有一颗慈悲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