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全民健康工作计划
健康教育是学校全民健康工作计划1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强化我校师生的健康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我校紧紧围绕“中小学生文明教育良好行为养成”任务,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工作目标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围绕“八要八不”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促进学生文明行为教育。
4、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利用健康教育课,上一节关于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课。
5.确保我校健康教育启动率达到100%。
6、配合医护完成身体监测工作。
二、具体实施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1,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宣传阵地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并根据我校实际,组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结合3月3日全国爱耳日、3月24日世界睡眠日、3月24日世界结核病防治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5月30日世界无烟日、6月6日全国爱眼日开展相关宣传活动。
2.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健康行为习惯的教育。
3.积极参与省重点项目“中小学生文明发展教育中注重培养良好行为形成”子课题的研究。不要把八项要求和八项要求结合起来教育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即:不要打架骂人,要学会礼貌;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遵守公共秩序;不骂人,尊重老师;坐公交车不要争座位,要主动给弱势群体让座;不要随意过马路,走斑马线;不要随意乱扔垃圾,主动捡起来;不乱涂乱画,主动爱护公共环境;不要随意浪费食物,要学会节约;这样就可以进行学生良好行为形成的养成教育。
4.围绕“八要八不”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积极倡导学生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上好健康教育课
1,健康教育课实现了开课率、课时、教材、教师和教案、考核和评价的“五落实”。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成长与青少年保健、安全应急与自救自护五个领域,以及《我区中小学生慢性病教育读本》中的教育内容。确保启动率达到100%,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2.认真开展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自觉在各学科渗透健康教育知识,确保1,000%学生健康教育。
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根据各年级的特点,在最后一节有一节关于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课,并制定教学计划。
(3)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工作。
1.本学期积极配合健康中心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
2、按照“六病”防控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近视、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等常见病和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群防群治工作。
(四)做好健康教育建档工作。
健康教育是学校卫生创建工作的重点,学校要高度重视,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文件、资料、照片,确保健康教育档案的完整、准确。
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我校师生将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
学校国家卫生工作方案二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健康教育责任,促进我校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根据昌邑市教育系统创建办公室的部署和要求,按照昌邑市教育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昌邑市创建健康城市实施方案》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着力强化全体师生的健康创建意识。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师生健康水平。优化学校校园环境,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和疾病控制能力,强化师生健康意识,提高文明素质,努力完成我校各项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的目标任务。
二、工作计划
环境卫生管理的任务很重,必须按照上级卫生工作的要求,认真落实以下工作。
(一)深入扎实开展学校健康教育。
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总体部署要求、昌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案和昌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主要任务和责任分解,全面推进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以巩固活动为载体,带动我校爱国卫生工作全面开展。
1.在巩固前期卫生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坚持新理念、高标准的原则,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全面落实《昌邑市教育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责任分解》要求。
2、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本单位开展各项合并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合并任务。
3、大力开展巩固卫生工作宗旨的意义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努力形成同心同德创建卫生的氛围。
(二)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的组织和管理。
1.加强学校健康教育领导,成立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学校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落实具体工作人员,规范健康教育日常管理。
2.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比如开展以“禁止吸烟”为主题的健康教育、预防鼠害、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内容。
3、坚持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卫生检查和评比活动。
4、继续搞好爱国卫生月活动,深入开展“讲文明、讲卫生、树新风”活动。
(3)搞好健康教育。
1.进一步完善学校健康教育领导机构,通过宣传栏等形式向师生宣传以重大疾病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健康防控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师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2、结合本单位特点,广泛开展与职业卫生、疾病预防、医疗保健等方面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
3.坚持控烟。
(四)进一步加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
1,全面落实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督促各部门各单位落实病媒生物控制措施。
2、坚持开展病媒生物控制宣传教育活动。
(5)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1,坚持每天两次班级卫生承包区,周六大扫除,每月开展卫生整治活动。
2、每月组织一次学校大扫除,并进行联合检查,及时公布评比结果。
3、开展“文明班级”流动红旗评比活动,倡导校园文明行为,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
4.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基本达到“城市容貌标准”要求:环境整洁,路面平整,沟渠畅通;“门前三包”环境卫生责任制落实,车辆停放整齐;建筑整洁美观,无乱涂乱画、搭建、悬挂杂物或乱扔、随地吐痰;垃圾箱等垃圾收集容器配备齐全,无卫生死角。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垃圾清运工作。
(六)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
1,认真执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对单位食堂卫生实行量化分级管理,监督到位,落实责任,持有效卫生许可证经营,食堂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五病”转移率达到100%。有健全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进货凭证、进货检查验收、台帐和过期食品退货制度。
2、餐具、食品容器清洗、消毒、保洁完善,餐具消毒抽检合格率达到标准要求。食品加工、生产、销售、储存应当配备防鼠、防尘、防蝇设施,直接进口食品应当使用工具销售。
3.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知识培训,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达到85%以上。
三、具体要求
1,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针对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周密计划,精心组织。
2、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做到定岗、定责、定员,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3、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成果,防止反弹。
学校全民健康工作计划3一、班级基本情况
这个年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单位,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学习习惯不同,卫生习惯也不同。因此,学生的健康分数差别很大。为了提高健康教育,班级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不同程度地提高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二,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眼保健操对保护视力的作用。
2.增强孩子“我是小学生”的意识,培养学生讲礼貌、守纪律、讲卫生的习惯。
3.使学生知道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并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4.通过教学,学生可以快速、安静、整齐地排队。
5.通过教学,让学生注意保护视力,养成正确的姿势,做到“三个一”。
6.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饮食和健康的重要性。
7、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8、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碘缺乏病的症状和危害,明确地方性氟中毒的相关知识和危害。
三,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我制定了以下措施:
1,认真备课,做到上课有教案。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3.列举大量事实事例,结合课堂教学。
尝试总结每节课时,请学生谈论他们的想法或感受。
第四,教学进度
健康教育计划周1:手部卫生(1课时)
健康教育计划第2周:刷牙(1课时)
健康教育项目第3周:教室要干净(1课时)
健康教育计划第4周:早睡早起的好习惯(1课时)
健康教育计划第5周:正确的坐、站和行走姿势(1课时)
健康教育计划第6周:做“六要”“六不要”眼保健操(1课时)。
健康教育计划第7周:课间快乐十分钟(1课时)
健康教育计划第8周:吃好早餐(1课时)
健康教育计划第9周:不吃变质食物(1课时)
健康教育计划周10:少吃零食,不偏食(1课时)
健康教育计划周11:不喝生水。碘缺乏和地方性氟中毒(2课时)
健康教育计划周13:水果与健康(1课时)
健康教育计划周14:合理膳食(1课时)
健康教育计划周15:家庭安全(1课时)
健康教育计划周16: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1) (1课时)
健康教育项目周17:小学生防火自救安全教育(二)(1课时)
健康教育计划周18:小学生防火自救安全教育(三)(1课时)
健康教育计划第19周:了解碘缺乏病的症状和危害,了解地方性氟中毒的相关知识和危害。(1课时)
五、教学测试与评价
过程性评价基于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标准如下:
1.学生能积极思考,敢于提问,大胆发言,参与健康教育的学习。
2.在学习上,我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在课堂上能认真公正的评价别人的表现。
3、能积极参加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全民健康工作计划4一、指导思想
认真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食品卫生法》等。,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切实搞好健康教育,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搞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三、工作措施
1,努力学习提高对卫生工作的认识。
组织教师和学校人员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食品卫生法》,充分认识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学校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只有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才能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2、加强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管理的作用。
加强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实行校长亲自抓、各条线负责人分别抓、全体教师一起抓的管理模式,实行环境卫生、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分段负责制。定期检查,确保学校卫生工作达标。
3.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素质。
定期张贴卫生之窗宣传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经常进行健康广播,传授关于预防和治疗季节性疾病和流行病的知识。
填写学校健康教育台账,做好资料积累。
4.做好学生晨检工作。
班主任和各科老师要提高对学生晨检的认识。因病缺课的学生要及时登记,并向卫生老师报告。当发现有传染病症状的学生时,班主任和保健教师应迅速采取措施隔离患者,并在学校和班级层面进行重点监测。
5.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确保师生食品卫生。
6、加强防治工作,增强学生体质。
(1)注意用眼卫生,做好视力检查和近视检查,严格控制近视率。
(2)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疫苗接种。发现传染病时,应当立即进行严格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避免疾病传播。
(3)继续做好常见病防治工作,做好近视率、龋齿预防率、沙眼达标工作。
第四,具体安排
九月:
1,全面开展学校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做好一年级学生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
3、做好学生因病缺课的数据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4、健康与卫生工作计划。
十月
1.积极参加第十二届江苏省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网络)竞赛。
2、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知识讲座。
3、做好学生因病缺课的数据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4.协助街道办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补种。
11月:
1,开展学生视力检查,对学生视力进行汇总分析。
2、开展“近视”防治工作
3、做好学生因病缺课的数据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十二月:
1.对学生的个人卫生进行抽查。
2.对所有师生进行健康行为知识测试,统计知晓率。
3、做好学生因病缺课的数据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一月:
1,做好因病缺课学生的数据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2、做好学期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3.写作一学期
学校全民健康工作计划5旨在更好地实施学校素质教育,进一步改善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健康生活意识,培养他们的健康生活技能,为师生创造一个健康、卫生、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他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全面发展。今后,我校将以“拒绝二手烟,创建无烟环境”为健康促进活动的切入点,积极开展各种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1,认真落实健康促进学校评估细则要求。在组织发展、政策保障、物质环境、社会卫生环境、社会关系、个人卫生技能、健康服务等方面的规范,努力办出特色。
2.树立健康意识,把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以提高师生的身心素质为目标。
3.在学校开展各种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和技能。
4.拓宽育人渠道,发挥社会、家庭、学校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居委会、工会等部门、团体、机构的作用。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赢得社会领域的支持,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和谐的环境。
二、健康承诺
健康方针:健康第一,全面发展。
环境承诺:建设一个干净、美丽、安全、宜人、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
安全承诺:设备完好,安全第一,避免伤害。
饮食饮水承诺:保证师生饮食饮水卫生,避免食物中毒。
无烟承诺:不吸烟,成为名副其实的无烟学校。
教育承诺:普及知识,增强意识,提高素质。
对社区关系的承诺:组织师生和家长参与制定健康活动计划并自觉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加强学校与社区成员的联系,保持良好的关系和交流。
三。组织结构和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机构。
建立以校长本人为首的创建小组,成员来自教导处、教学部、总务处、工会、少先队大队、健康教育老师、校医等。,并邀请教育局、市健康教育所、家长委员会、居委会等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成员作为顾问参与。
2.开展工作,落实措施。
(1)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除了充分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健康教育宣传窗、黑板报、班会、晨会、影视播放等宣传阵地,向师生宣传各种健康提示,让全校师生增强健康意识,树立健康信念,掌握健康技能。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努力探索社区、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2)开设健康教育课。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做到课时、师资、教学管理规范化。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健康知识水平,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3)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全体师生开展爱国卫生活动,保证教师办公室、各班教室和卫生责任区每天清扫,每两周清扫一次;定期为学生进行个人卫生检查,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洁员会及时清除垃圾,随时保持校园整洁。同时,要教育学生纠正随地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加强卫生检查考核,将卫生检查结果与先进班级、特色办公室评定挂钩,提高校园保洁质量,确保环境整洁优美。
(4)积极发挥无烟学校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大力开展控烟知识宣传教育,防止学生使用烟草,督促有吸烟史的教师戒烟。同时开展反对吸烟签名活动,手抄报,征文比赛,发放宣传资料和倡议书,带动家长提高健康意识,坚定戒烟决心,影响家庭和社区,共同进步。
(5)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实行五常法管理,把责任落到实处,加强学校食堂卫生检查,保证师生饮食卫生,保证师生营养均衡。
(6)制定传染病暴发和集体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晨检制度,及时向主管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传染病和中毒事件,并按应急预案要求采取应对措施,始终把师生健康放在第一位。做好新学期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
(7)关心师生健康,定期组织师生体检,做好体检服务,建立师生健康档案。举办健康知识普及讲座,不断提高师生健康知识水平。积极采取措施预防龋齿、近视等师生常见病,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治疗。
(8)进一步落实《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建设完善的体育卫生设施,要定期对学校所有体育卫生设施和运动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师生活动安全;逐步建立和完善体育卫生设施,每天向师生开放。每学年举办一次学校运动会,努力使全校师生都有一个更加强健的体魄。
开展争创健康促进学校活动,有利于推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校教育质量。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促进师生身心健康,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
学校全民健康工作计划6一、指导思想:
1.《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对目标的论述是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自信、友善、勇敢、守纪律等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2.掌握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对儿童动作发展的指导。0-6岁是儿童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最初的动作和基本动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学的。孩子的基本动作要练习,帮助孩子掌握,引导孩子掌握动作需要一定的技巧。有目标和计划的循序渐进的训练。
二、健康教育的目标:
1,引导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集体生活中保持稳定愉快的心情。
2.练习和提高幼儿的走、跑、跳、扔、平衡、钻、爬等基本动作,帮助幼儿掌握相关的表面知识,使其动作灵敏、协调、正确。
3.培养孩子在体育活动中团结协作、遵守规则、勇于竞争、不怕挫折等良好品质。
4.教给孩子基本体操、队列和队形变化的简单知识和技巧,逐步提高孩子做操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孩子的空间概念。
三、具体内容:
(1)身体健康
1,能在游戏指定范围内用基本动作走和跑;四散奔逃;在直线和曲线上行走和奔跑;抬脚跳、扔、爬等。
2.基础体操会听音乐,做模仿练习;会一个个排队;会一个个转圈走。
3、运动器材的使用和操作会玩滑梯、秋千椅、攀登架等大型运动器材;会滚球,会传球;会骑三轮车等等。
4.愿意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游戏
(2)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1,自理能力的培养会开心吃饭,不挑食,初步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会主动喝水,初步明白不吃零食的道理;
3.能睡觉、起床、吃饭等。准时;
4.不怕健康检查和接种疫苗,生病时愿意接受治疗。
5、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会保持身体各个部位的清洁,学会如何洗手;可以用自己的毛巾和杯子;能保持周围环境清洁,初步知道环保的意义;知道人体器官的名称和功能,初步了解防护方法;制定一个良好的生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