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点起床练瑜伽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感受?
由于下班时间变了,中午去上瑜伽课变得很难。下班晚了,但是上班时间不耽误。如果跑步练瑜伽,下班要早走,上班要迟到。
但是为了我的健康,我不想放弃练习瑜伽。毕竟练瑜伽不需要太大的空间,也不用担心天气。所以我想早上起床后有规律的练习。
虽然上午的大框已经定了,但具体时间还没确定。总觉得只要醒了就起来练一会。这种自觉的随意性带来了很多问题:每天早起晚起,瑜伽练习也一直断断续续。
有时候早起,觉得时间很充裕。难免会磨蹭一段时间,一不小心就把时间消磨掉了。最后连半个小时都练不出来。更别说我晚起的时候,我甚至挤不出吃饭的时间,更不用说练习瑜伽。
想练瑜伽又练不出瑜伽,成了每天早上起床前后最大的挣扎,让你无所适从。
当时正巧二郎下山了——朋友学完瑜伽回来,兴致勃勃地给我们开了个学习报告会。她说了很多,还教我们唱瑜伽。我只记得一件事:她学习了30天,每天早上5点起床练瑜伽。
就在这时,我的21天打卡写作营刚刚结束,生活起起落落,突然觉得有点空虚。所以,头脑忍不住热起来。
于是,把几个平时喜欢练瑜伽的朋友拉进一个群,美其名曰:21天瑜伽晨练营。训练营的规则制定得很体面。中心意思是:每天早上5:20前打卡,至少40分钟,练完再打卡。同时,为了防止自己偷懒,制定了一个惩罚措施:连续三天不打卡者自动退群。
找了一个黄道吉日:8月16,大干一场开营。
冲动只是一时的狂热,每天早上5点打卡才是真正的折磨。为了防止自己早上醒不过来,我设了两个闹钟,一个5点,一个5:10。后来发现5点的闹钟是个摆设。一般情况下,只要一响,我就会马上按,然后睡觉。直到5:10的闹钟响了,我才把自己从梦中拉了出来。
不知道是谁说的“每天叫你起床的不是闹钟,而是梦。”这不是明摆着的扯淡吗?梦从不叫醒我。唯一能叫醒我的是闹钟。
到今天,已经10天了。这十几天的早上,除了前三天带着一点激情起床练功,剩下的七天都是自己在纠结。“起床或者不起床都是一种选择。”
一想到11天,我就有一种给自己一巴掌的冲动:为什么要给自己定这么难的目标?这不是闲着吗?想练就练,不想练就懒的旧生活怎么了?组织贼船容易,分手难!
没有一点好处吗?当然有。全身酸痛算吗?
其实好处很明显。
以前即使起床后要练瑜伽,也总会找各种借口磨蹭一会儿。混日子之后,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只能找几个简单的动作练习,一点发烧就结束了。有时候觉得很兴奋,想多练习,但是看看时间,也只能放弃了。
我现在一起床,反正也没什么好期待的。打完牌我就开始练。既然不能少于40分钟,就不能只是一遍又一遍的练习那些姿势。我只能把学过的瑜伽姿势全部练一遍,有时候练一遍之后,时间还没到就继续练。练习时间有保证,效果就出来了。每次练习,汗水顺着脸颊和身体流到瑜伽垫上,感觉好有成就感。练完之后,身体感觉很放松,很放松。
清理席子和家具上的灰尘也是一大收获。原来古人说的“拂晓起床,扫庭”,就是练完瑜伽后打扫卫生的意思。
昨天,一位同修在群里说:不好意思,我起晚了。今天又有朋友说:最难的不是练,而是早起。似乎每个人都有同感。
但是为什么没有人放弃呢?估计和我一样,除了面子问题,也感受到了早起的好处和征服自己的喜悦。
然后,让我们继续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