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利用周六周日去崇明岛玩。去过的人会跟我说那些景点,包括住宿和门票。!!

英东村的“渔家乐”

崇明县陈嘉镇英东村位于崇明岛的最南端。崇明自古被称为瀛洲,瀛东村成为瀛洲最东端的村落,也是最早迎接旭日东升的村落。从1985开始,在村党支部书记卢文忠的带领下,全村党员群众历尽艰辛,开垦荒地4200亩,建立了以淡水种植为主的新村,1989命名为英东村。卢文忠,作为一个传奇人物,在2002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全村52户农民,174村民。2002年,全村总产值达到1000万元,职工平均收入2万多元,人均收入1.3万元。家家户户都过着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成为上海市文明村和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从2001开始,这里规划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农业旅游与渔业旅游”相结合上做文章,开辟了渔家乐生态旅游项目,逐渐发展成为城郊独特的旅游品牌。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岛外游客。2002年3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题词“崇明英东生态村,两个文明双丰收”。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等单位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有一天,英东村的一位渔民开放了一个渔民和一个鱼塘供游客开展活动,并准备了捕鱼、叉鱼、爬鱼、抓鱼等多种形式的捕鱼工具和表演项目,让游客亲身参与渔民的捕鱼活动,与渔民一起劳动,分享渔民的乐趣。

东湖垂钓英东村的东湖有数百亩天然水域,他们决定在这里举办一场垂钓比赛。东湖的水、风、鱼一定会给来东湖的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钓鱼爱好者泛舟垂钓,会忘记烦恼,消除疲劳,永远记住东湖的风土人情。

渔具博物馆自2003年以来,英东村的村民们集中展示了多种渔民的传统渔具,让游客近距离接触,开阔了眼界,帮助他们了解渔民的生活方式,掌握捕鱼知识,体会他们的智慧和艰辛。最奇怪的是有一个很大的亚麻网,四万目,四万节组成。四万目全是豆大,四万结全是结牢。

高歌观鸟营东村的村民在东湖岸边堆起了一座泥山。山上,林木茂盛,竹林茂盛,山坡上的草四季常青。优良的栖息地环境吸引了海鸥、苍鹭等候鸟前来观光。游客可以在“裕家乐酒店”顶层的观鸟亭借助双筒望远镜欣赏各种鸟类绕山飞翔,还可以远眺东滩和东海,观看东海日出,感受沧桑和生命的微妙。

渔家宴英东村的村民勤劳好客。以江、河、海鲜为特色的渔家宴,口碑很高。“鲜、特、美”是英东村渔家宴的主要风格。

崇明岛精神雕像2004年6月25日,崇明县委、县政府在瀛东村举行了崇明岛精神雕像落成仪式。雕像座坐北朝南,高5米,长7米,宽1和6米。底座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面的人物群是由一块40吨重的大理石雕刻而成。成了英东村的一道新景观。

金鳌山公园

金鳌山是崇明的一个景点。因为历史悠久,岁月的风雨给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许多关于金鳌山的美丽传说一直流传下来。一方面,宋代赵彦伟在《西游记》中描述金鳌山:“海上,金鳌山与乍浦相对,山上有祥符塔。“此外,宋代崇明发生旱灾,秧苗枯死。海中的金鳌为了救苦难的农民,上岸吐水,被雷公杀死。为了报答金鳌吐水的恩情,也为了不让尸体暴露,农民们纷纷选择泥土造山,取名金鳌山,并在山旁建庙纪念。再者,清朝雍正年间,崇明人沈文灏参加进宫考试,回来雇人连夜采摘金鳌山。

崇明岛其实没有山,只是金鳌山系是人工建造的。宋元时期,它位于三沙任栋乡,是航海的象征。以宋高宗的山为名,这座山已经倒塌了。现在的金鳌山重建于康熙七年(1668),以九峰为山,中间为最高峰,峰上建有隐蔽处。山前雕玉莲池,山后植竹林。还在各处种植了名花和美丽的树木。清乾隆四年(公元1777年),知县范国泰捐资重修,加了桥、亭、台、楼、阁、月园。此时,公园里已经有了“手沙铃、清远荷香、尹霆丛桂、鳌峰远眺、梅林雪、绿水环亭、长滩柳”。后乐观鱼”等八个场景。游客们看后,赞不绝口。有些诗情墨舞,却又惜“鳌山有庙有画,江无弦有古琴千。”“庙里有青山,屋外有月亮,檐前有绿水,天上有水。“风景如画的金鳌山公园被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破坏了。解放前夕,只有摇摇欲坠的鳌峰俯瞰(镇海楼)。

解放后,金岙山被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在市县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下拨了几笔资金进行修复。至1995年底,已完成围栏、山门、绿水亭、鱼莲池、镇海楼、梁青洞、德月桥、水香榭、草样亭(宁德亭)、爬石阶、道路梯田、绿化、植树等施工。占地65438±0.2公顷,距县城2.5公里。

如今,金鳌山已被恢复为一座风景小巧玲珑的仿古公园。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是人们游览、拍照、休息的胜地。

东滩湿地候鸟自然保护区

东滩候鸟保护区位于崇明岛东部。由长江泥沙不断淤积而成,总面积45万亩,目前仍以每年150米(约13亩)的速度向外延伸。这里水清土洁,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一望无际的芦苇,螃蟹从洞里悠闲地爬出来觅食;浩瀚的长江孕育了各种水产,鱼多蟹壮。净土种上了各种无公害蔬菜水果;3万公顷的滩涂也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野生鸟类天堂。春天和秋天,成群的鸟儿飞来飞去,天鹅在这里游荡。列入保护的珍稀候鸟有130多种,边境鸟类数量约为654380+0万只。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在东滩的数量已达3000至3500只,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的候鸟总数达200至300万只。其中有白鹅、绿鹭、中鹭、黑面琵鹭、红腹鹰等一、二类保护鸟类。

2002年9月14日,东滩旅游正式启动。用巨石竖起长长的大堤作为纪念,修建栈桥是为了亲近湿地,修建竹楼是为了俯瞰东海,修建驿站是为了让游客放松。东滩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东滩的候鸟保护将是崇明旅游发展的重点。根据总体规划的发展布局,将开发湿地公园,东滩观日出,设置瞭望塔,建设观鸟平台和鸟类博物馆,开发参与式游乐项目,开辟“农家游”。届时,它将成为游客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长江南门景观工程

素有“东海瀛洲”、“长江明珠”之称的崇明岛,又是一项由市县共同投资一千多万元的民心工程,于二000年六月二十日全面竣工,在新世纪前夕正式对外开放。

景观大堤西起“亚通”3号码头,东至瀛洲公园,全长670米。堤前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1-12 30米长休息坡道15,按潮位线设置3.65米和6.85米两个亲水平台;堤上有三条灯线,彩砖铺成的堤上配有休闲椅、音响、电话亭等服务设施;

大堤中段的标志性建筑是9座宏伟的罗马式拱门,其中最高的12米;牌坊前的堤岸上矗立着一座4.8米高的花岗岩碑雕,是崇明岛巍然屹立的身影。

南门沿江景观大堤的建设,吸收了“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和人与自然的亲和融合。它不仅是能抵御百年一遇高潮、新增12级台风的龙身,也是岛上新的旅游休闲景点。

前卫村的“农家乐”

前卫生态村位于崇明岛中北部,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以北。上世纪60年代,这里曾是一片潮白浪稀的海滩。在村党支部书记许卫国的带领下,72名农民组成了“开垦突击队”开垦土地。经过30多年的努力,该村目前拥有土地3671亩,常住农户284户,人口753人,森林覆盖率42%。被列入生态环境500强提名,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瀛洲古村为四合院结构,占地5亩,仿清末民初海岛农家而建。村里展示的水车、磨坊、纺车、织布机、轿子、独轮车等传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反映了崇明的历史沿革和生产力的发展进程。

上海野生动物园的幼体驯养基地在动物世界村开放,占地20亩。养殖的动物有八哥、豚鼠、豪猪、蛇、鹰、松鼠猴、斗鸡、孔雀、梅花鹿等。鸟儿歌唱,倔强的猴子嬉戏,骄傲如孔雀,猫狗四处奔跑,鹦鹉学舌。这里环境幽静,树木茂密,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生态氛围。

鸳鸯楼是鸳鸯楼和鸳鸯楼的结合体。登高远望,全村尽收眼底。楼内有先锋村历史博物馆,展示先锋村建村30年来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务实创新的先锋精神。楼前的垂钓中心,占地50亩,视野开阔,景色优美。游客若有闲情雅致,可在此垂钓。

前卫休闲广场位于村中心,占地150亩。有两座人工堆成的土山,上面种满了花草树木。山前建了一个6000平米的广场,四周树木环绕。在山下挖人工湖,发展水上娱乐和餐饮业。山川相间,乐趣自然。

科普教育基地占地23亩,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配有教室、宿舍、食堂等配套设施,可一次性容纳1000余人学习、开会、讲座、住宿。周围是水上娱乐区。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世界木化石与中国奇石展厅占地4000平方米。有:近两亿年历史的木化石,各种奇石,全国各地的根雕。

生态循环链基地前卫村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整合相关生态农业模式,确定了“种、养、沼”的物质循环模式和农、工、商、游、教全面规划发展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基地占地30亩。其中蔬菜大棚占地12亩,根据不同季节种植黄瓜、哈密瓜、西红柿、甜玉米、蔬菜等。养殖场饲养生猪1500余头,猪粪收集到密闭沼气池。经过1到2天的发酵,猪粪变成了沼气和有机肥。产生的沼气作为农民生活的燃料,日产沼气150立方米以上,可满足195村民的生活需要。沼液经分离、混合、搅拌制成颗粒状有机肥,可用于养鱼、养猪、种花、种粮、种树。沼液由泵站提升,通过管道输送到千亩育苗基地、智能滴管无公害果蔬大棚和花卉育苗大棚。有机肥滴灌能有效防止农药化肥污染,提高土壤容量。无公害大棚种植的作物特别茂盛,蔬菜水果特别新鲜干净,游客可以自己采摘。

健身园占地9000平方米,位于农家乐示范区,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它不仅是村民健身娱乐的活动场所,也是游客休息、交流感情、享受田园生活气息的驿站。西侧有农家乐游客,床位400多张。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崇明岛中北部,距县城南门港12km,总面积3-55km2 (358公顷),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平原人工林,也是上海最大的森林公园。其前身是1959年开垦的东平林场。经过30多年的建设,目前,公园森林葱郁,湖泊清澈,野趣丰富,环境优美。公园大门上方的“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字样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题写的。园区内有独特的“螃蟹”房式多功能会议中心,已成为标准建筑。园内各种服务娱乐设施一应俱全,1997曾被评为上海“十大”新型休闲景点之一。2002年,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四级景区,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滑雪草原森林滑草俗称“在草地上飞”。是目前上海唯一的滑雪草场,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坡度10余米。草原平坦舒展,是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新型休闲运动。

知青纪念墙公园里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是崇明人为纪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崇明奋斗的22万上海知识分子而修建的。整个建筑由雕塑、浮雕和纪念墙组成。

攀岩场拥有两条国际标准赛道,配套设施齐全,集娱乐与竞技于一体,周边景色优美,舞台观鸟。1998,第六届全国攀岩锦标赛在这里举行。

沙滩游泳池是露天游泳池,占地20000平方米,绿草如茵,森林环绕。有烧烤和帐篷出租,可以享受游泳、放松、烧烤、沙滩排球、放风筝等一系列娱乐活动。

邮轮码头的建筑风格奇特,就像一艘扬帆远航的帆船。建筑艺术与上海大剧院相似,并提供各种船只供游客选择。

东平森林高尔夫俱乐部极具特色的东平森林高尔夫练习场,东西长270码,南北宽100码,占地30000多平方米,30个座位。是目前华东地区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高尔夫练习场,也是上海最大的公园,拥有高尔夫练习场和高级教练。随着2005年第八届崇明森林旅游节的开幕,崇明岛首家高尔夫俱乐部于9月25日开业。

崇明龚雪

崇明县博物馆是崇明岛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场所。位于龚雪崇明县,占地面积23438+0亩。

崇明龚雪始建于泰四年(公元1327年),续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龚雪有许多明清建筑,如东西牌楼、板门、池畔、邓云桥、东西官厅、蓟门、明观寺、祥贤寺、忠孝寺、大居寺、东西寺、尊敬亭、崇圣寺等,气势宏伟,规模宏大。目前,明伦殿、义门等古建筑已修复。

崇明县博物馆有“崇明岛历史与古船”和“崇明民俗”两个基本陈列,主题鲜明,脉络清晰,内容翔实,展品丰富。“崇明岛历史与古船”展览安排在龚雪大成殿和东西馆,由序厅和六个单元组成。展览运用文物、模型、雕塑、沙盘、风光盒、图片、先进的视听手段、通俗简洁的文字描述,真实反映了崇明岛的形成及其政治、经济、交通、水利、文化开发建设成就。其中,展出的两艘唐宋古船是上海独有的珍贵文物,堪称镇馆之宝;崇明沙船是中国四大船系之一,以其独特的功能闻名中外。尊经阁、崇圣寺的“崇明民俗”展示,通过集镇、民间家庭室、农耕、纺织等生动场景,再现崇明人勤劳朴实的生活,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其中有19年末、20世纪初崇明老街商业风光的生动展示,也有崇明典型传统民居“四亭头宅沟”及其室内家居布局的生动再现。此外,耕织部分还展出了近30种不同功能的常用生产工具。

此外,崇明县博物馆还有“黄皮墨美术馆”等固定展览。崇明县博物馆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前来参观。

寿安寺

“寿安寺”位于崇明县城东五里的金鳌山南端,是崇明岛四大古刹之一。它建于宋淳祐年间,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为四川僧人所建,名为“福安院”,后于元代延祐五年被朝廷册封为“永福寿安寺”。后来又被宋元明清四个封建王朝不断修缮扩建。寺内大雄宝殿、佛殿、千佛阁、禅堂、沧海阁、天王殿、鱼莲池、紫竹林、清源殿、丰乐阁、岳普生等建筑,五彩缤纷,彩绘彩柱,雕花门窗,金壁辉煌,两棵直径超过500年的银杏树,掩映成荫。寺内有三尊铁铸如来三世佛像,均重数吨,大殿前立着一个雕龙绘风的大香炉。后来由于战争和日军入侵,以及人祸和动乱的劫掠,昔日的盛况被彻底破坏。

1983年,三座寺庙重建,释迦牟尼佛像和五颜六色的金色神像在广元大师的号召下得以重建。后来修建了宏伟的大雄宝殿,塑造了岛上的如来、文殊、普贤、观音等十六尊佛像。计划在原址上重建方丈室、经楼、钟楼、鼓楼、功德殿、放生池等建筑,与金鳌山融为一体,体现情趣。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寿安寺时,手书“如来万岁,净土万岁。”。寺内有碑文和文人墨宝,吸引了各界游客和香客。佛诞之日,寺内香火红烛,香客游人摩肩接踵,寺内充满宗教气息。几年来,“寿安寺”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游客前来朝拜。,也接待了大批回国旅游和来包道寻根探亲的港、台、澳等地同胞。如今,该寺住持愿帅,任上海市佛教协会理事,为重建“寿安寺”立下不朽功勋。过去,包道上的古刹“寿安寺”,号称“寺外青山,亭中绿水”的亭子,就在眼前。

珍珠湖

县水产良种场有一片2000亩的水面,名叫谭铭。池中深水清澈,池边垂柳,牧童在散落在沙滩上的牛背上吹笛。如果你在池边放个鱼钩钓鱼,会更好玩。从县城乘车向南,可以直接到达谭铭的鲁花镇。

根宝足球基地

根宝足球基地位于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南部。由著名国足教练徐根宝创建,总面积70余亩。基地拥有三个半标准足球场,一个德国进口人造草铺设的室内足球场,一个占地7000平方米的足球酒店。总投资约3000万元,于2000年开工建设,2006年5月30日竣工。

根宝足球基地的建设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国家体委、中国足协也为此专门批示,吴绍祖同志还题词。

“足球明星的蓝,走向世界的希望”,对基地寄予厚望。上海市领导在听取了徐根宝教练的汇报后,也对基地的建设表示赞同。市委副书记龚学平在题词中对基地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质量的教育、科学的训练、军事化的管理。”目前基地有近百名学生,这支队伍有来自上海、山东、湖北、安徽等地的球员。基地的目标是2007年入选国青队8人,2010年入选国家队3人,2012年入选国奥队8人。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足球基本技术和能力。基地专门聘请前中国足协主席念维斯担任高级顾问,徐根宝教练本人担任主教练。基地还专门聘请了一批长期从事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基层教练,科学合理地安排学员的训练量,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开展训练。

基地有一个供游客参观和放松的综合服务设施——足球酒店。足球酒店为三层现代玻璃钢结构建筑,设有经济房、标准间和豪华套房。拥有可容纳100多名贵宾的高标准多功能宴会厅,120平方米设施齐全、功能齐全的会议室,豪华典雅的大堂咖啡吧、卡拉ok、舞厅、棋牌室、乒乓球室、台球室等休闲娱乐场所。

根宝足球基地不仅是培养优秀足球明星的摇篮,也是包道新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