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减肥带

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汽车产业将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为中国经济稳步前进保驾护航。此次政府报告传达的深化改革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大对汽车新产业的支持力度,加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文/“汽车人”张敏

全国人大召开,世界聚焦中国。

疫情之下,全球经济经历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需要勇气和决心,也需要智慧将巨石变成万仞。

2020年,恰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巨轮如何平稳运行?5月22日上午,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

与往年不同的是,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而是强调要优先稳定就业、保障民生,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这一目标下,“六保”和“六稳”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守住“六个确保”的底线,才能稳定经济基本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无论是保障就业民生,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要有稳定的经济增长支撑和创新驱动力作为发展引擎。

作为中国经济的“压舱石”,产业链长的汽车产业被委以重任。在抗击疫情中,汽车产业在维护制造业生态稳定、增强中国经济抗入侵能力方面正发挥着巨大作用。

汽车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高度相关。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汽车产业将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为中国经济稳步前进保驾护航。

确保稳定,稳中求进。

“六稳”,以稳定就业为首;“六保”,第一要务仍然是保就业。

受全球疫情影响,世界经济严重下滑,产业链和供应链流通受阻,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降,就业压力明显加大。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汽车工业增加值约占GDP的3%,可带动和促进钢铁、机械、化工、橡胶、电子、科研、汽车服务业、汽车保险业、汽车金融业等行业。2019年,全国汽车制造业收入8.08万亿元。保持制造业生态和供应链稳定,可以避免或减少对中国经济的长期负面影响。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汽车产业最能体现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和全球一体化的重要性。汽车本身产业链长,关联面广,全球化程度高,受疫情影响大。汽车行业复产可以辐射到其他制造业,复兴上下游。

首先,汽车行业是一个高度整合的行业,涉及钢铁、化工、电力、装备制造、电子原材料和产品销售,与上下游企业密切相关。

其次,汽车产业对经济发展和拉动内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汽车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和资产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庞大,关系到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保持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就是保障民生。

再次,汽车工业不仅承担着满足国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责任,还承担着提供高水平汽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任务。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某种程度上也是实现小康的评价标准之一。如果说前者体现了“强国”,后者体现了“富民”。

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三大举措”促进汽车消费。在松绑限购、减免税费等一系列刺激政策下,汽车行业逐渐走出低谷。在经历了21个月的销量下滑后,今年4月中国汽车销量首次实现正增长。汽车行业的强劲复苏直接带来了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的较好表现。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工业增加值由3月份的下降1.1%转为增长3.9%,汽车行业贡献较大。

同时,汽车行业还有很大的潜力。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与发达国家的千人数据相比,国内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和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从某种意义上说,“六保”和“六稳”是相互促进的,通过稳定就业来增加收入和保障民生,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和能力,从而促进消费回升。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漂亮的汽车产业链闭环。

两会期间,来自汽车行业的NPC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如何促进汽车消费建言献策。SAIC董事长陈洪代表建议放宽职工公积金提取限制;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代表建议,减轻税负,改善汽车消费环境,拓展消费渠道,积极解决“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最终目的是促进汽车消费,让人民群众有一个更好的购车和用车环境,降低购车成本。

改革激活新动能

改革和增长是相辅相成的,短期内有增长和下降的关系,长期内保护了增长的潜力。

“以改革开放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促市场、稳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力。可见党和政府深化各方面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改革将对冲外部压力,消除内部危机。继续深化改革谋发展,以战略定力对抗不确定性。汽车工业同样负有责任。

前不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提出,越是发展环境严峻复杂,越要坚定深化改革的决心。两会召开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这是一篇一万字的长文,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顶层设计。

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就是其中之一。2019年国内财政收入中,汽车制造业年消费税超过900亿元,占消费税总收入的8%。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共同提出了将车辆购置税由中央税改为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建议,比例为50%对50%。

随着我国汽车生产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激活消费活力,改变车辆购置税的征收方式会有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也是两会代表提出税费改革的初衷。

首先,税收可以大幅增加地方财政,有效缓解地方政府“三保”(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支出压力;其次,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为刺激汽车消费创造条件。

在体制改革方面,政府工作报告着力提高国资国企改革成效。通过改革激发活力,挖掘市场的力量,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传达和释放的明确信号。

“实施国有企业三年改革,完善国资监管体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社会职能剥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有企业要聚焦主业,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国有车企一直是制造业体制机制改革的“领头羊”。在央企中,中国一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包括“全员起立”竞聘上岗和红旗品牌发布全新战略。在此基础上,“奔腾”再次开启了涅槃重生的自我革新;东风汽车“瘦身”改革,优胜劣汰,轻装出行,4年剥离近70家子公司;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业务方面引入了多家投资者...

在地方国企中,广汽集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在广汽蔚来、众诚保险、移动出行等企业积极推进员工持股改革。2019年,广汽集团再次深化组织变革,实施总部制,强化了自主品牌研、产、销一体化发展和全产业链协同效应;BAIC尝试了多项国有资本投资形式的战略入股;奇瑞汽车混改方案...这些都发生了,持续推进,汽车行业即将进行的国企改革,让一向被视为敏感的国企改革真正落地。

汽车行业国企改革的必要性已经被民营汽车企业的活力所证实。响应国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战略,国企改革全面提速,将进一步激活创新潜力,为制造业升级提供新动能。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布局调整的重大时期。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新技术驱动变革和产业政策即将全面开放的关键节点。

对外,贸易战愈演愈烈,疫情逆全球化,对中国形成压力。从内部看,增量市场变成了存量市场,资源越来越向头部集中,汽车企业面临生存问题。

从宏观经济发展周期来看,消费升级带来了人们需求从“有”到“好”的转变。中国品牌需要寻求高质量增长,积极创造品牌价值,实现向上突破。

不可否认,中国品牌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自主R&D能力不断增强,已经建立了完整的R&D体系和正向开发流程。但是,与动力相关的传统汽车核心技术还有很大的突破空间。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代表提出“关于在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下快速提升中国品牌汽车品牌力,拉动中国经济的建议”;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代表提出“加强我国汽车新标准建设,推动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从掌握标准制定主动权的角度,有助于我国进一步突破和提升核心技术实力。

这与本次政府报告提出的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谋而合。稳步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频遭打压的当下,汽车行业突破核心技术意义重大。

当然,已经成为行业常识的是,只要传统的汽车技术还在发挥作用,中国汽车工业的落后局面暂时不会改变。只有当“互联网+”时代到来,汽车产业全面向科技产业靠拢,中国汽车才会拉平技术差距。

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到来,全球制造业格局发生了变化,未来制造业将向互联互动的智能制造转型。这次政府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网络服务等新业态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继续出台扶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增创数字经济新优势。

报告进一步明确,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型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结合汽车产业,“新基础设施”极其重要的载体就是智能化和新能源汽车。之前一直困扰的智能驾驶所需的车路协同设备有望实现进一步突破。

受疫情影响,中国汽车行业优胜劣汰加速,间接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链转型升级的步伐。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新动能正在发展壮大;智能交通、* * *享出行等新商业模式快速兴起;汽车正从硬件产品向软件和服务发展。

智能网联和新能源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机遇。当汽车产业进入以智能化、新能源为主导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通过智能化、电动化进行差异化竞争,几乎是中国本土品牌的唯一选择。无论是东风推出“H”品牌,还是SAIC荣威瞄准高端新能源推动品牌转型升级,中国品牌向上的脚步都不会停止。

在此期间,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如5G技术的商用,将继续改变传统汽车企业的产品设计、R&D和生产模式,从产业链深度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份政府报告传递出的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大对新型汽车产业支持力度的思路,将加快这一步伐。(文/“汽车人”张敏,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归汽车人所有。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