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3分区规划及亦庄新城规划全文发布。
此外,由于本市已组织直接编制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次组织编制的分区规划不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和通州区。
减肥健身
从增量扩张到减量约束
一切随城,舍与得。根据总体规划要求,北京成为全国首个提出实施“减量发展”的城市。“这个分区规划是实施减量化的自我约束规划,希望以减量化打破扩张性发展的思维惯性,倒逼发展方式的转变。”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城乡建设用地现状减少185平方公里,规划减少建筑规模1.5亿至2.5亿平方米。双减目标的重担落在各区肩上。以朝阳区为例,到2035年,城乡建设用地净减少约71平方公里。减量方式包括有序引导集体建设用地减量腾退、分类政策实现国有建设用地减量、坚决拆除违法建设、实现绿化建设和生态修复。
丰台区还按照分区规划中增减挂钩的实施机制,优先保障首都功能,优化全区职住平衡,加大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补齐三大设施短板。到2035年,城乡建设用地净减少约19平方公里,全区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73平方公里以内。
各区还通过预留机动指标、划定战略空白地、灵活预留建筑规模等策略,为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
减少发展不是回避发展,而是为北京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腾出空间。海淀分区规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住房供需平衡、结构合理、职住矛盾不明显、人居环境质量改善、社区治理水平提高的总体目标。职住用地比例达到1:2。此外,探索“职租平衡”新模式,采取多元化措施保障就业与住房协调发展,实现重点创新功能区职租平衡。
根据图裁剪衣服/外套/衣服/裙子――视情况而定
各区亮点突出,特色鲜明。
这份分区规划不同于以往“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是第一份由区委区政府独立编制的区级总体规划。从规划文本中可以看出,各区的分区规划都是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布局巧妙,安排合理,特色鲜明。
例如,石景山区提出打造“长安金轴”,充分发挥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的区位优势,承接和吸引现代金融等产业集聚,推动功能性总部和新兴金融机构落户,实现金融创新要素集聚。在重要节点上,以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工业遗产的可持续改造为基础,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的新地标,带动周边地区的整体发展。
顺义区提出港城一体化理念,加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周边空港区功能优化升级,促进国际机场与顺义新城一体化发展。新城规划面积约294平方公里。通过完善首都机场周边高速公路建设,形成“一环三辐射”高速公路网,预留机场向北的交通通道,加强新城与机场的互联互通。
门头沟区作为生态涵养区,以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为重点,特别提出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产业绿色转型。
总的来说,中心城市强化“四个中心”功能,塑造和提升城市特色品质;多点区域要加强与中心城市的联动发展,合理安排承载空间;生态涵养区保护绿水青山,保障首都生态安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多规合一
从关注建设到全球控制
本次分区规划协调了“山、河、田、湖、草”的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首次在分区规划层面划定了覆盖全区的11用地分区。全局管控的方式会更好地协调不同类型土地利用管理的空间矛盾和不同部门的规划布局冲突。
平谷区是生态涵养区,是首都东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在分区规划中,平谷区提出运营北京首个森林城市,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7%左右。构建集休闲、健身、旅游、寻古、生态于一体的绿色网格。到2035年,健康绿道长度达到254公里,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建成区500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8.5%。
同时,各区分区规划进一步衔接三城一区、三大文化带、南中轴、首钢、李泽、大兴国际机场空港经济区、冬奥会等重点功能区规划,并将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继续推动“多规合一”的实现。
大兴区规划提出,近期要努力推进机场建设运营的规划建设;探索安置空间的多元化高效利用模式;与河北省推进综合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的规划建设;有序开展启动区和启动区的规划建设;强化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空港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到2035年,大兴机场空港经济区规划北京常住人口约27万人,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约50平方公里。
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季残奥会,是延庆区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延庆区将统筹考虑冬奥会后场馆设施的利用,成为市民体验冰雪和户外运动的重要场所。它还将建立一个冬季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丰富冬季特别活动。
保障民生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整体规划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称为“三生”空间。如何协调和安排“三生”空间的关系,与居民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亦庄新城规划合理预测劳动人口的空间分布,从而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优化居住空间布局。对技术工人,提供以单身蓝领公寓为主的租赁住房和专业园区配套租赁住房,减少通勤;针对企业中层骨干等技术人才,提供单身白领公寓、人才租赁房等租赁房源,以及定向销售商品房、* *产权房、普通商品房等产权房。针对高端人才的住房需求,也会通过市场的方式进行协调。
昌平区突出以“回天”地区为代表的城乡综合治理。将挖掘“回天”地区的潜在空间资源,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当地交通环境,打通目前路网拥堵点,优化区域通勤条件,与新城、未来科学城等区域形成良好的职住关系。
怀柔区探索小街区密集路网建设模式,因地制宜灵活加密道路,打造密集路网格局。到2035年,集中建设区规划路网密度不低于8公里/平方公里。
作为首都的“后花园”,密云区将重点建设潮白河城市森林公园等4个精品城市公园。到2035年,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
房山区将以第二个绿色隔离区和大石河为区间,建设良乡、燕房和窦店三个新城组团。到2035年,三大新城组团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1.9平方公里以内,占全区城乡建设用地的43.2%。
专家解读
北京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秋月:
"这是北京第一次编制国家空间规划."
秋月表示,本次分区规划的编制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首次由区级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本区规划,充分发挥区委区政府的主体作用。
如朝阳区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为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指导和刚性管控的传导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区委区政府处于规划和实施的最前沿,其主体作用为进一步的规划和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这是北京首次编制全国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该分区计划是一个多规划和全球覆盖计划。“分区规划将为我市构建和完善国家空间规划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统一到国家空间规划中。”秋月介绍道。
在这样的分区规划中,各区规划整个区域土地空间的整体开发和保护格局,既要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又要科学安排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山、河、田、湖、草”等各类非建设用地也要统筹考虑。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石晓东:
“公民将更多地感受到地区发展”
普通市民有必要了解分区规划吗?
针对这个问题,石晓东解释说,总体规划是让大家看到北京的发展蓝图,分区规划是把大蓝图分解细化,落实到各个区。从分区规划图可以知道某个区在全市的定位是什么,有什么发展目标,会重点发展什么产业,会建设什么公共服务设施。许多门道的未来生活场景都在分区规划中呈现,市民也将对所在区域的发展有更实际的感受,更好地参与城市的建设、更新和治理。
同时,石晓东表示,这个分区规划不仅广泛听取了居民的意见,还广泛组织了专家参与。在编制中,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牵头研究编制或开展咨询,将以往不同类型规划的具体目标、内容和成果整合统一为一个国土空间规划蓝图。
“分区规划是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不是终点。很多策划工作还在继续深化和细化。”下一步,各区将根据分区规划,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特定区域规划、村庄规划等各级各类规划的编制,结合发展需要和实际,将生态控制、规模控制、城市设计、公共服务设施、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等要求逐一落实到每块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