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红糖有什么好处?补血?
白糖和有民族特色的红糖不一样。红糖含蔗糖约95%,颜色为暗黄色至红棕色。用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现在多产于浙江、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红糖在中医古籍中有流传。《唐人新修本草》中“甘蔗”一条下有如下描述:“...以法为糖,对人十分有益”;公元1596年,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砂糖“调脾疏肝”,“补血活血,化瘀排恶露”。资料显示,一公斤红糖含有900毫克钙和100毫克铁,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2000年全国营养学会议上,作者报告了相关研究成果——经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发现红糖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一些元素具有强烈刺激造血的作用。中医认为,女性产后全身瘀血,八脉空虚,每次都会引起腹痛。医生常给部分瘀滞的患者开生化汤、石消散或金铃子散,并嘱其煎服后与红糖同服,利用红糖“疏通瘀滞”或“排出恶露”的功能,达到止痛的目的。对于买不起药或者不会准备药的人来说,口服适量的中年儿童尿混合红糖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女人百日不能无糖”指的是红糖。曾经有一个年轻的女子,因为长期患病,身材瘦弱,体重不足50公斤。她怀孕后,精神负担很重,担心自己承受不了。在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食疗方法后,她设计了一种“食补”来温补虚寒:给她吃糯米酒酿的卧蛋、红糖芝麻小米粥等食物。结果她不仅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宝宝,身体也比以前更强壮更健康了。她产后坚持母乳喂养,宝宝也发育良好,活泼健康。中医营养学认为,温热的红糖通过“温补之,温通之,温散之”起到补血的作用。相对而言,白糖虽然味道偏甜,但颜色偏白,性平,补血效果远不如红糖。根据我们的分析结果,由于白糖过于纯净,几乎不含微量元素,其营养功效自然与红糖不同。即使在科技发达的日本,很多食品上也特别标注了“纯红糖”的字样,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红糖和白糖不是一回事,所以家庭和食堂要经常保留红糖。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做以下食疗方子进行保健:枣茶:红枣10枚,水煮,加红糖,与红茶水混合,一次性服用,具有补益气血,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别适合婴幼儿和中老年人食用。浓茶红糖饮:茶叶、红糖适量。煮一碗浓茶,去渣,溶红糖,喝。一天一次。清热调经的功能。适应症:经前过度。山楂红糖饮: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山楂水煮去渣,倒入红糖趁热喝。非孕妇可以服用几次,月经血也可以排出体外。功能活血调经,主要针对女性月经失调。中医认为,红糖性温,味甘,入脾,有补气补血、健脾暖胃、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老年人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在逐渐减少,要注意在饮食中补充,以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延缓衰老。因此,专家建议,老年人吃糖应多选择红糖。红糖产地日本著名的长寿县和冲绳县的老人都有每天喝一杯红糖水的习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适合吃红糖。中医认为,阴虚内热、消化不良、糖尿病人不宜吃红糖。另外,服药时,不宜用红糖水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