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孩子偏食挑食?
一天,奶奶包了猪肉和包心菜包子,送到琳琳让他尝尝。只见琳琳夹起一个包子,从中间剥开皮露出里面的馅,然后选择猪肉吃,没有吃一口白菜。妈妈看到了,提醒他:“琳琳,你为什么只吃肉不吃白菜?”多吃蔬菜不容易生病。”说完,妈妈拿起小勺子,准备把白菜送进琳琳的嘴里。琳琳摇摇头:“不,我不吃白菜。不好吃。"妈妈继续劝他:"乖听话,张开嘴,妈妈就喂你。”“不,不,坏妈妈。”说完,林林扔下包子,飞快地跑了。
奶奶追上一个包子,对琳琳说:“宝贝,快来,奶奶给你挑肉。”妈妈无奈的摇摇头,皱着眉头对奶奶说:“妈妈,不要糟蹋森林。吃点白菜容易消化吸收,一直吃肉会让他营养不均衡。”现在,他养成了偏食挑食的坏习惯,以后也不会改了。"
奶奶不同意:“一个孩子,想吃什么就让他吃。他爸爸小时候和他一样,也爱吃肉,这样身体才能长得壮。”说完,奶奶就继续给琳琳挑肉。母亲对此无能为力。现在偏食挑食是很多孩子的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纠正,不仅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严重影响他的生长发育,还会使他养成任性固执的坏习惯。有些孩子挑食,无论他们的母亲如何试图说服他们,他们都深感头痛。
孩子为什么这么不听话?还不如我1岁的时候。给什么我就吃什么,拿起酒瓶喝个没完没了。的确,孩子1岁的时候,一般对吃喝没那么挑剔,给啥吃啥。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的味觉发展了,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他比他妈妈更清楚什么适合他的口味,什么不适合。当食物不符合他的口味时,他会通过他正在发育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他的“抗议”,希望妈妈做出改变,顺应他的要求。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表现。妈妈不必强行改变孩子,只要注意避免挑食的习惯即可。有些家长经常使用强制喂食,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认为吃饭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势必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所以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想要孩子不偏食,不挑食,绝对不能用强迫的方法。你一定要抓住孩子的心理,潜移默化地诱导,逐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大多数孩子心里的想法是:我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好吃的我就吃什么。这样,孩子会不由自主地多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喜欢吃的可能根本就不吃,但父母又急于改变这种状况,所以吃饭时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战争往往会持续不断。
其实问题的根源是孩子注重口味,家长注重营养均衡。站在对方的角度,谁也没有错,那么错在哪里呢?是父母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那么,如何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呢?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改变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为孩子树立不偏食、不挑食的好榜样。其次,从小每天定时进食,鼓励孩子品尝多种食物,避免偏食挑食的习惯。再次,如果孩子不喜欢食物,可以尝试先吃一点,慢慢习惯,但不要勉强。另外,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吃零食的时间,控制零食的量,千万不要用零食或者快餐引诱孩子吃。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因为孩子一旦知道有零食可以吃而不吃,吃的时候挑剔也就不足为奇了。
方法一:提高厨艺,不喜欢的菜也好吃。
很多孩子偏食挑食,是因为有些食物难吃,难以下咽。针对这种情况,妈妈要提高厨艺,把同样的食材换成不同的做法,让食物色香味俱全。这样,只要食物好吃,孩子就会吃得津津有味,母子之间关于偏食挑食的战争就会少很多。
岳越是一个3岁的孩子,嘴巴很尖,不吃咸的食物、辛辣的食物或任何有一点特殊味道的东西。但是,我妈妈很聪明。她总是试图改变食物的方式,让岳跃每天都能吃到美味营养的饭菜。
岳跃总是拒绝吃鱼,因为它太腥了。我妈在网上搜了一些资料,了解到加柠檬或者姜片可以去腥。现在岳跃也喜欢吃鱼。有一段时间,岳跃一口鸡蛋都没吃,所以她妈妈就把生鸡蛋打散,和面粉混合在一起,做成鸡蛋面或者煎成鸡蛋饼。岳跃精力充沛地吃着它们。因为胡萝卜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岳跃不喜欢吃,所以她妈妈把胡萝卜切碎,和肉混合均匀,包成饺子、馄饨或珍珠丸子,这样岳跃就挑不出来了。岳跃不喜欢黄瓜的味道,所以我妈妈把黄瓜和玉米放在榨汁机里一起做了美味的玉米浓汤。岳跃不能忍受三种新鲜植物中的辣椒。我妈每次做这道菜都会把辣椒内部彻底清洗干净,然后泡在水里再放锅里炸?
通过这些方法,岳跃的饭菜始终营养丰富,母女之间也没有因为挑食而发生争执,这完全归功于她妈妈的良好教养。
食物的温度、外观、味道会直接影响孩子对它的胃口,强烈的好奇心往往能促使孩子去品尝新的食物。所以妈妈做菜的时候要变换品种和烹饪方法,注意菜品的搭配。这样,孩子偏食挑食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方法二:告诉孩子吃他们不喜欢的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论一种不好吃或者有什么特别味道的食物,否则,孩子会下意识地认为这种食物不好吃,所以不会吃。所以家长要有说服力,多告诉孩子这类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对身体有什么好处等等,让孩子不自觉地吃下自己不喜欢的食物。
像大多数孩子一样,君君总是挑食,不吃他不想吃的东西。对此,我妈总能想办法“搞定”他。
君君不喜欢吃韭菜。他每次看到韭菜都会皱眉。有一次,君君正在外面和孩子们玩。回来后告诉他饿了,妈妈给他端上了刚做好的韭菜鸡蛋。君君拿起韭菜,狼吞虎咽地吃着米饭。我妈没想到平时最恶心的韭菜这会儿这么好吃,于是心里想了想,得出的结论是饿坏了。从那以后,每次吃饭,妈妈都会先把君君不爱吃的菜放在桌子上。这时,君君饿了,可以吃任何食物,即使是不喜欢吃的东西也会觉得好吃。时间长了,君君逐渐适应了各种食物的味道。
爷爷讨厌羊肉,从来不吃。每次吃羊肉,我爷爷都会说:“羊肉好臭,一闻就想吐。”听了几次之后,再吃羊肉的时候,君君也嚷嚷着要羊肉。
有一天中午,我妈准备了火锅,包括涮羊肉。君君看到后就不吃了,他妈妈问他为什么。他说味道不好,不好吃。妈妈告诉君君:“羊肉很好吃,这个火锅里还放了点啤酒,所以羊肉的香味都被啤酒吸走了。”不管我妈妈说什么,君君就是不吃东西。
从那以后,每当我吃羊肉的时候,我妈都会边吃边夸我:“哇,这羊肉太好吃了,我们都喜欢吃。”然后,妈妈又让君君尝了一遍。几次之后,君君不再排斥羊肉,可以吃一些了。
另外,妈妈们也一定要注意,不要无意中纵容孩子挑食,千万不要在每次吃饭前问孩子:“你喜欢这样吗?”“你喜欢吃什么?”这些问题很容易给孩子挑食的机会。当孩子不吃东西的时候,妈妈不要担心他饿了,马上给他准备其他食物,避免孩子挑食的行为。
方法三:给吃饭增添趣味性,让吃饭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
为了吸引孩子的兴趣,家长可以对食物进行装饰,例如,在炒饭中加入蔬菜和番茄酱,使颜色略有变化;把食材做成可以用手吃的漂亮可爱的形状。只要家长多加注意,就能给孩子新奇有趣的感受,让他不会偏食挑食。
2~3岁的孩子喜欢模仿,父母做什么他就想尝试什么。所以,妈妈不妨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带他去市场买菜,让他帮忙拎回家。吃水果时,让孩子洗手。妈妈做饭的时候可以让他帮忙加调料,调味等。孩子会欣喜若狂地参与到自己制作食物的过程中,所以更喜欢吃那些食物。
另外,孩子喜欢被别人表扬。家长可以在偏食挑食的孩子面前表扬不挑食的孩子,督促孩子因为羡慕而积极效仿。需要注意的是,在以身作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绪,避免嫉妒。比如小明不喜欢吃生菜,而他的表弟小方喜欢吃生菜。家长可以说:“你妹妹小芳真是个好孩子,爱吃生菜,健康聪明。我相信明明会像姐姐一样喜欢生菜的。”这种说法,既给小明树立了效仿的榜样,也不会伤害他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