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神曲,野狼迪厅大火,中国人没有音乐细胞,只有土嗨?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谁没听过几首神曲?

无论是走在街上,还是打开手机,只要有背景音乐,我们每天都能享受到3D环绕的效果。

比如这个2019的超级神曲,一,二,三,走吧:

“森磊,我要在半夜把磊还给狗,我不管他是不是金子……”

很多人听了这首歌,说已经三天了,让人心绪不宁,坐立不安。

?八九十年代的街道

此外,你越想阻止它,它就唱得越多。

从《海带舞》《猫叫》到东北粤味的《狼迪厅》,再到Tik Tok软妹的《大田后生》,这些被奉为神曲的口水歌,几乎是火了一把。

是这首歌有毒,还是你有毛病?

为什么我们这么爱神曲?

有些歌你没有完全听过,但它们就像爱情的魔力一样,在你脑海中循环。

“你是我的小苹果。

我不能太爱你

我的小红脸温暖了我的心。

点燃我的生命之火..."

“无垠的地平线是我的爱。

青山脚下鲜花盛开。

什么样的节奏最摇摆?

什么样的歌曲是最令人愉快的..."

为什么不能不唱神曲?

凤凰传奇

神曲往往用最朗朗上口的旋律,让听者产生感官刺激。感官刺激的维度每增加一次,快感就增加一倍。

所以,听洗脑神曲就像吃辣一样。越吃越上头,完全控制不住自己。

不过别担心,这不是病。

据研究,98%的人都被神曲洗脑过,我们每周至少会被神曲洗脑一次。

另外,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被洗脑。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你的阿姨和奶奶们喜欢跳广场舞吗?

通俗不低俗,也不庸俗。

战国时期,有人在楚国城里唱歌,开始唱《下巴丽人》,能一起唱的人多达一千人。

后来唱了《杨凌采薇》。这个时候只有几百个人可以一起唱。说到《春雪》,只有几十个人能一起唱。

“曲高和寡”的现象自古就有。艺术形式越高雅,它的观众就越少。反之,大众化、接地气,受众自然会更多。

流行歌曲的门槛是最低的,这里没有贬低。流行歌曲中也有很多经典作品。所谓“低门槛”是指他们的受欢迎程度,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受欢迎。

但是,人缘不俗,更不用说俗。

如果只是朗朗上口,还可以忍受,但有些网络神曲,没有下限,誓要做人群中的“最美男生”。

随便拿出几个字给你尝尝:

让我们一起学喵吧,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前面那个大井盖哪里来的?我把脚伸进去了~(我尊重你这个男人)

你的笑像一条恶犬,撞击着我的心弦~(古风的底线在哪里)

看这些歌词,确实有火的道理。毕竟“文似看山不喜太平”,三只眼睛的妖怪总比两只眼的路人更引人注目。

难怪现在有个热词叫“审丑”。它太想标新立异,太想吸引人的眼球,渐渐失去了线下,于是开始以丑为美,以浅为美。

可怕的是这种畸形的审美还有这样的市场,好像中国人的音乐审美已经被low取代了?

针对这种现象,有人认为是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没有音乐细胞。

而中国古人说,我们不背这个锅!

中国人的音乐基因

上世纪80年代,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出土了一批骨笛,最早的距今9000多年,能演奏完整的五声音阶。

看来中国声称自己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并不准确,因为中国演奏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9000年前。

西周时期,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从此,音乐不仅象征着个人修养,也体现了国家礼仪,这就是中国“礼乐之国”称号的由来。

孔子把音乐修养作为衡量一个君子的最高标准,历代开国君王都会把建立礼乐制度作为首要任务之一。

除了官方礼仪音乐,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影视剧中的孔子形象

如古代的乐舞,周代的雅乐,春秋时期的“正威之声”;秦汉隋唐时期,数百种戏曲和歌舞再次流行起来。宋代的曲子词与说唱:元代的杂剧和散曲;明清时期的世俗小曲等。

一个如此重视音乐的文明,说她自古以来就没有音乐细胞,似乎有些牵强!其实我们不仅有音乐细胞,还把音乐细胞发挥到了极致。

我们从小背的国学经典,比如先秦的《诗经》《楚辞》,汉代的乐府诗,以及现在最流行的唐诗宋词元曲,诞生之初都是歌。

以《诗经》为例。《诗经》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歌曲总集,其中的“风”、“雅”、“颂”分别是周代的民歌、宫廷歌曲和祭祀歌曲。

孔子曾说:“关雎之乱,振聋发聩!”就是赞美《关雎》这首歌的高潮。声音饱满,似乎填满了耳朵。

唐宋时期,文人的诗词受到歌者、乐者的广泛喜爱和传唱,所以很多文人与乐者有着密切的交往。

白居易的名句“花不是花,雾不是雾”描述了她与葛集的坦诚交流;

白居易在影视剧中的形象

杜甫的名句《临江遇李龟年》体现了文人与音乐家的深厚友谊。

因为古代没有办法保存声音,所以这些歌最终变成了纯粹的文学形式,那些著名的抒情作家也只是文人。

其实古代文人和音乐的联系不止一个!

如今,琴棋书画往往被用来衡量一个文人的文化修养。“文人四艺”为什么把古琴放在首位?因为古代讲究“士不无故琴”,文人需要在古琴中用正气平和的声音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魏晋时期,出现了许多典型的文人钢琴家,如嵇康、阮籍、蔡文姬等。代表性的钢琴曲有《广陵散》、《醉酒》、《胡笳十八拍》。

同时,陶渊明即使听不懂旋律也要在家里放一架“弦乐琴”,每次喝醉了都要拿出来抚弄,抒发感情。

祖先的音乐基因在哪里?

很奇怪,我们有如此悠久的音乐历史和如此辉煌的音乐成就,为什么今天的音乐却在衰落?

抛开网络神曲的缺失不谈,即使有一些经典作品,也大多是照搬西方的,比如摇滚、说唱、乡村等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很少有原创的传统风格。

现在有很多崇洋媚外的人,鼓吹西方音乐、五线谱、旋律如何如何。事实上,我们自己也为我们在乐谱和旋律上的成就感到自豪。

中国现存最早的乐谱是唐代手抄的南朝梁本《碣石调幽兰》。也就是说,中国至少在南朝梁代(502-557)就出现了乐谱,唐代曹柔为古琴量身定做的减法乐谱一直沿用至今。

至于性情,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元帝》中就记载了用数学运算寻找规律的“三分盈亏法”。

明朝皇室贵族、朱元璋第九孙朱载堉首次计算出“十二平均律”。这个音乐领域的创举是什么概念?说白了,没有“十二平均律”,钢琴的出现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祖先的音乐基因在哪里?我们自己音乐的发展只能照搬西方吗?

当然,为了自己的成长,借鉴西方音乐的优秀之处,发展我们的现代音乐也无可厚非,但我们对“现代”总是有一种误解,总觉得“现代”一定是和“传统”对立的。

于是,很多年轻人开始孤立甚至抛弃传统,觉得嘴里念着时髦的说唱就变得洋气高大上,完全无视廉价的曲调和尴尬的歌词。

归根结底,我们现在有些被外来文化的冲击所迷失,抛弃传统,盲目求新。久而久之,我们基本的文化素养都丧失了,只剩下一堆奇形怪状的空壳。

几千年前,琵琶、二胡、唢呐也是舶来品。但古人在融合自身民族音乐传统的基础上,又加以融合创新,最终从“外来者”发展成为根深蒂固的民族乐器。

创新需要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上,尤其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没有传统作为支撑,创新是无法避免的。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微信官方账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