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技巧?
答题技巧:先框,再填内容,然后在括号内引用案例原话。也给出与诊断相关的无症状症状,如无幻觉和妄想。
回答操作:和英语阅读题一样,浏览一般信息和投诉,阅读题干并划下关键词——时间出现时关注并做题。
题目概述:案例选择题10000字,完成100道选择题。案例问答1000字左右,完成四个问答。
时间分配:每个部分需要一个小时。第一部分可能时间有点短,如果有什么困难,先做好标记,保持不停顿。
回答原则:案例回答为八股文。如果时间不充足,也要把关键词写下来。如果你回答正确,你可能会得满分。
评分影响:填多了或者填错了不会扣分,填少了会扣分。案例题最容易得分,关键是要留出足够的答题时间。
常见问题框架:
首先,请整理求助者的个人成长数据。
要点:☆一般信息、成长史信息、现状信息、主诉、心理测量结果。
☆根据临床资料整理内容,缺什么收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1,一般信息
(1)人口学,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内心世界。
(2)除上述提纲内容外,被帮助者谈到的或通过调查了解到的其他信息单独列出,供诊断时参考。
2.个人成长信息
(1)根据社会心理的阶段,给出婴儿、童年、青春期、青年的生活状况、婚恋史、患病史、过去的重大事件、现在的评价。
(2)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写到求助时间为止。要明确家庭教养方式、性萌芽经历和处理方法,以及退缩、回避和攻击。
○婴儿期
○童年(身体发育、家庭、事件、亲子关系...)
○青少年(青春期发育、亲子关系、学校、交友、性心理...)
○青春(偶像、就业、婚恋、社交...)
成人——个人成长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
注:括号内的内容可能会在案例中出现,并且尽可能多。
第二,请整理一下求助者目前的身体、精神、社会功能状态。
1.精神功能状态-精神状态
根据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模式、性格特征填写。
2.生理功能状态-身体状态
睡眠、饮食、头痛、性功能障碍、身体疾病、异常感觉。
3.社会功能状态-社会工作和社会互动状态
(1)勤工俭学效率:活动效率下降,因病出勤不全。
(2)社会交往:社交能力受损,接触不良,同事同学关系不和谐。(接触不良意味着人际关系不好)
3.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心理功能状态
1.认知方面(三大原则之一)
(1)感觉障碍症状,如过敏、感觉减退和衰老。
(2)幻觉和幻觉知觉障碍症状是诊断精神病性障碍的重要依据。
(3)视觉扭曲、不真实和窥淫癖的症状。
(4)妄想、强迫性概念、强迫性意图、定价过高概念等思维内容症状。
(5)注意障碍影响记忆,精神发育迟滞可见注意狭窄。
(6)记忆力增强、记忆力下降、健忘、错误建构等记忆障碍症状。
(7)自知力受损——丧失自知力,如否认精神疾病,拒绝治疗。
答题技巧:别忘了写无幻觉、无妄想、无逻辑混乱、自知完整、主动就医等。
2.情感(三原则之二)
(1)情绪高涨,情绪低落,焦虑,抑郁,恐怖程度变化。
(2)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障碍——性质改变。
(3)情绪脆弱、易怒、强哭强笑、欣快等。-大脑器官。
答题技巧:1。一般都有焦虑抑郁的症状。如果没时间仔细看,可以全填,填错也不罚钱。
2.万不得已,最好先仔细阅读案情,有时间再走正规套路。
焦虑的例子:1。怕学习耽误前途,怕钢琴练习达不到低分水平;
2.求助者往往为此非常矛盾,苦苦思索,难以抉择,睡不着觉。
3.意志和行为
(1)意志-行为障碍症状如意志增强、意志缺失、意志下降、意向降低等。
(2)强迫行为、精神运动性焦虑、精神运动性兴奋和精神运动性抑制。
答题技巧:1。症状要一项一项填写,如果有强制,要具体写在强制冲洗和强制检查中。
2.如果没有,酌情填空——当然要填与诊断和鉴别诊断相关的症状。
填写格式:行为:强迫性行为(反复洗涤,反复检查试纸名称,反复检查门窗关闭情况)。
4.人格(三原则之三)
注意求助者的性格倾向,从小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等性格特征。
不被归类为精神障碍的人格障碍,因为它不伴有妄想或幻觉,并具有完全的洞察力。
※生理功能状态
1.身体疾病
(1)身体障碍、异常感觉,如疼痛和不适、疲劳、全身酸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入睡困难,胃部不适,头晕,心跳加快,畏寒气短。
2.物理缺陷
身体缺陷、身体残疾等。
※社会功能状况
1.工作和学习效率
工作学习效率下降,工作任务无法顺利完成,无法上班上学经常旷课。
回答技巧:求助者活动效率普遍下降,一定要写几句。
2.社交地位
(1)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失调,外部接触不畅。
(2)固执、退缩、回避、攻击等社会功能受损。
如何做出诊断
☆做出诊断并列出依据——给出可能的诊断。
☆不引用原话视情况而定。
第一,一般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现实因素,持续时间短,对社会功能无严重影响,情绪反应无泛化。
1.现实因素-原因
因为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失误等因素,产生内心冲突,因此经历不良情绪。(不断的冲突)
2.持续时间短
如果坏情绪持续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仍然无法自行解决。(不是心理冲突的持续)
3.社会功能度的常态
负面情绪反应仍处于相当程度的理性控制之下,性格上也没有明显异常,行为也能一直保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交基本正常,但是效率下降了。(情绪-认知-性格-行为-社会功能都正常)
4.这种反应并不普遍。
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刺激因素只限于最初的事件;甚至其他与原事件相关的事件也不会造成这样的不良感受。
第二,严重的心理问题
要被诊断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刺激强、持续时间长、反应强、反应普遍。
1.强刺激-原因
导火索是威胁个人的强烈现实刺激。寻求帮助的人正经历痛苦的情绪。(并没有导致心理冲突,而是直接导致了痛苦的情绪)
2.时间持续-时间
痛苦情绪的间歇或不间断持续时间大于两个月小于六个月(最长不能超过一年)。
3.强烈反应度
刺激越强,反应越强烈。
(1)多数情况下会暂时失去理性控制;※
(2)在后期的持续时间内,疼痛可以逐渐减弱,但单纯依靠自然发展或不专业的干预很难摆脱;
(3)社会功能受损——对生活、工作、社会交往有一定影响。
4.反应泛化
痛苦的情绪不仅可以由最初的刺激引起,也可以由相似和相关的刺激引起,即情绪反应对象是广义的。
第三,神经质的心理问题
神经病性心理问题,即可疑神经症,不能确定诊断是不是神经症,但可以给出可疑诊断。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从心理冲突、持续时间、精神痛苦、症状概括、功能障碍五个方面进行诊断。
1.变形冲突-原因
不切实际、不道德的因素导致内心冲突,即起因只涉及生活中不重要的事情,没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变形冲突)
2.持续时间
痛苦的情感经历持续时间是两个月,不超过三个月。(三个多月后神经官能症)
3.功能损伤程度
精神痛苦难以解决,社会功能受损,工作生活受到一定影响,但严重程度不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神经症:影响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
4.内容概括
痛苦的情绪不仅可以由最初的刺激引起,也可以由与最初的刺激相似和相关的刺激引起,也可以引起这样的痛苦,即心理冲突的泛化。
四、神经症(注意与神经症心理问题的叙述区别)
神经症从心理冲突、持续时间、功能损害、症状概括、病理基础五个方面进行诊断。
1.变形冲突-原因
心理冲突是指两种观念、欲望、行为倾向、价值观相互对立,患者无法协调,感到精神痛苦。(变形)
2.时间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长,一般以年为单位,病程至少3个月。焦虑性神经症不少于3个月,首次焦虑发作后惊恐发作持续1个月。
3.功能损伤程度
心理冲突和精神痛苦影响心理和社会功能。如记忆力减退、抑郁、焦虑、失眠、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等。
4.完全一般化
痛苦的情绪不仅可以由最初的刺激引起,与最初的刺激相似和相关的刺激也可以引起这样的痛苦,即心理冲突的内容是完全概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