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打坐?

教你如何静坐冥想

冥想类似于瑜伽,是通过冥想来清除混乱,理清思绪,从而达到身心的平静。冥想一般是连续冥想10分钟到2、3个小时。首先要注意的是正确的坐姿。初学者可以坐在大约8厘米高的垫子边缘,专注于3英尺外的地方,或者只注意呼吸的运动,不去想任何事情。冥想时,要学会用腹部呼吸。吸气时腹部膨胀,呼气时腹部收缩。

打坐的时候也有精致的衣服。最好穿宽松的衬衫和裤子,因为任何紧身的衣服都会让你在冥想时感到不舒服。静静地坐着的时候,通过自我暗示来放松自己。我每放松一个部位,就幻想把自己的焦虑和不安扔掉。静坐10分钟后,身体不会再有紧绷感和压力感。如果能多加练习,经过一段时间,你就能时刻保持头脑冷静,思维会更清晰,分析能力也会提高。

经常冥想打坐,可以减轻生活压力,增强身体抗病能力,缓解精神紧张,对呼吸道、头痛、胃痛、神经系统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冥想不难学。不一定要大声朗读,也不一定要呆在腹部或者打莲花坐。事实上,如果你一直在祈祷或长时间盯着某样东西(比如篝火或大海),你可能已经知道冥想的诀窍了。

如果你想正式练习,要点很简单:

1.以舒适的姿势坐着。传统的姿势是盘腿坐在地板上,臀部下面垫一个小圆垫。如果你觉得这样坐着不舒服,还有很多其他的姿势,比如仰卧、坐在小腿上或者坐在直背椅上。

2、挺直背部,可以想象自己的头被绑在天花板上的绳子吊着。

3.用鼻子深呼吸,让肺部充满空气,腹部和整个胸部都会扩张。然后通过鼻子或嘴慢慢呼气,当接近呼吸结束时,收缩腹部肌肉,将腹部的气体全部排空。

4.选择一些可以看的东西,比如烛光、鲜花或者图片。或者,(这时候你可以借鉴瑜伽课间老师教你的,慢慢说“欧...人工智能...欧……”当你吸气时,轻轻地说“呕...人工智能...欧……”呼气的时候)或者每次呼气吸气的时候都要数,这样才能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慢慢吸气,数到五;慢慢呼气,数到五。如果你发现自己心不在焉,慢慢把你的注意力拉回来,重新集中在呼吸或你正在看的物体上。

一开始最好每天练习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但是专家说即使只练习几分钟也很好。

科学家发现,当一个人坐在莲花坐姿时,即使不冥想,他的脑电波也会立即从β波变成α波。这种变化说明一个人的心灵变得更加平静了。当我们坐下来静坐的时候,会发现一些不纯洁的想法浮现在脑海里。一个粗糙的头脑(有意识的头脑)是不安分的。它通过五个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和五个运动器官(声带、手、脚、肛门、生殖器)游来游去,就像十匹野马。一位伟大的瑜伽士曾经说过:“头脑就像被蝎子螫了的醉酒猴子。人类无尽的心智盲目地从一种感官的享受奔向另一种感官的享受,就像一只酒瘾发作的醉酒猴子。也像被嫉妒、贪婪、自负的蝎子蛰了一下,被仇恨击中。所以,地球上最伟大的胜利者,是那些征服自己内心的人。

一个人如何才能征服这种躁动的欲望?如何获得平和的心态?只有坐着不动才有办法!冥想是一门精神科学。教禅修的人需要对自我本体有更高的认识,所以只有有修行和修行经验的人才能教禅修。

根据现代医学的实验,当精于禅或瑜伽的人静坐时,他们的脑电波是连续的α波;当一个人在进行理性思考、焦虑或紧张时,他的脑电波大部分是β波。贝塔波有不规则的节奏。

α波意味着没有焦虑和紧张的状态。当一个人安静地坐着时,他的脑电波会从β波变成α波。大多数人睡觉时只有θ波,但在深度冥想时,大部分脑电波都是θ波,而且与潜意识有关。

当冥想变深时,θ波就会变成δ波。通过冥想的训练,头脑将被系统地重建到一个更健康、更协调的状态。科学实验证明,冥想可以减少抑郁、压力、冷漠、头痛、失眠和心不在焉,并可以增加注意力和记忆力。自主神经系统(控制人体内部功能的神经的一部分)与人脑的下丘脑相连,下丘脑由中脑边缘系统控制。冥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中脑,稳定下丘脑和人的情绪。

人脑的结构和核桃差不多,可以分为两部分。左侧控制身体的右侧,右侧控制身体的左侧。人的左脑属于分析、逻辑和理性,所以倾向于科学和数学。右脑属于直觉和创造力,所以倾向于音乐和艺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忽略了右脑的开发。因此,为了协调智力和直觉的发展,有必要练习冥想。由于大脑不同部分缺乏整合,身体机能不稳定。当大脑的不同部分功能不协调时,就会出现紧张和疾病。我们可以通过安静地坐着来避免这些问题。冥想可以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减少沮丧、痛苦和挫折。冥想者发现内心世界是人类美好幸福的源泉。

当人们坐着不动时,它会增加35%的大脑血流量。提供给大脑的血液量与我们的精神能力密切相关。而且当血容量增加时,相对的氧气也会增加,这样大脑的功能也会得到改善。冥想还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得到更多的休息,因为冥想时人体内的氧气水平会降低20%,人会感到完全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