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帮我找一些
2.好好说话,好好思考,好好做事。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积累。
不要低估自己,因为人是有无限可能的。
6.手心向下是帮助别人,手心向上是求助;帮助别人快乐,要求别人痛苦。
7.做的多,得到的多,做的少,失去的多。
8.愿意快乐。
9.永远体贴,包容,感恩,知足,珍惜幸福。
10.做该做的是智慧,做不该做的是愚蠢。
11.脾气不好,嘴巴不好的都不是好人。
12.知识必须用心去体会,才能成为自己的智慧。
13.爱不是要求对方,而是自己付出。
14.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15.比谁都爱,也不要比谁都怕。
16.每天无所事事是生活的消费者,积极有用是生活的创造者。
17.小心翼翼,不急不躁。
18.给自己找借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19.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20.蔬菜种在地上,不容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容易有恶。
21.你尽了多少义务,你就会获得多少技能。
22.房子的宽度不如心的宽度。
23.生气就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24.一个人的幸福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在乎的少。
25.苦是苦,苦是甜,享是福,福是悲。
26.坐着不动,想想自己,八卦一下。
27.钱不是幸福,问心无愧最安全。
28.在评判别人的时候,想想自己是否完美。
29.不做小事,成不了大事。
30.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
31.说一句好话,像一朵莲花;一句坏话就像一条毒蛇。
32.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等:孝顺;第二,做好事。
33.道德是自强不息的灯塔,不应该成为骂别人的鞭子。
34.欣赏别人是有尊严的。
35.永远善良永远是美好的一天。
36.讲道理原谅别人,讲道理平和。
37.有一点水的人的善良,一定会得到一个泉水的回报。
38.感激你的父母。
39.一句温暖的话,就像给别人洒香水,自己也会沾上两三滴。
40.我们既要做好内部环境保护,也要做好社会环境保护。
41.每一滴水都成了河,每一粒米都成了筐。不要小看自己的精神,也不要好大喜功。
42.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多。
43.一个人不怕错,就怕不修。修补并不困难。
44.人的心灵是一块边田,土地不播下好的种子,就结不出好的果实。
45.只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谦虚可以建立幸福的生活。
46.君子为目标,小人为目标。
47.人生不一定是好球,但有经验的击球手随时可以挥棒。
48.人员的难度和琢磨是一个考验。
49.没有一个人我做不了好事,没有一个人我做不了坏事。
50.真正的爱情是要好好呵护自己的心。
51.别人退一步,你的爱人宽一寸,你就活得开心。
52.能够付出爱是福,能够消除烦恼是智。
53.是非要教,表扬要警惕。
54.闲人无乐,忙人无所事事。
55人的眼睛长在前面,只看到别人的缺点,根本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56.有信心,有毅力,有勇气,世上无难事。
57.改变自己是自助,影响他人是拯救生命。
58.发脾气是短暂的。
59.不忘功德,不忘委屈,不忘感恩。
60.心有福,志强,自益场,自得。
61.没有什么比发脾气更伤害自己了。
62.能善用时间的人,就能掌握自己努力的方向。
63.犯错生悔意,才能清静无忧。
64.能做多少事就做多少事,不要等待,等待会失败。
65.天空中最美的是星星,生活中最美的是温暖。
66.君子如水,圆滚滚,处处不自在。
67.稻穗越饱满越下垂。一个人越成功,他就会越谦虚。
68.半途而废比达到目标更难。
69.修行要以修心为主,借物修心,处处修心。
70.不要为所欲为,要随意教育自己。
71.有时候想想,晴天也要积雨才能得到食物。
72.虚荣是没有尽头的。许愿容易实现难。
73.好东西要实惠,对错要记下来。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
74.努力比努力更好。
75.人要爱全世界的人,就得爱自己。
76.与人交往时要小心。但是不要狭隘。
77.如果你不怕多,你就怕多。
78.生命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
79.谎言就像盛开的花朵,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80.有缺口的杯子。如果换个角度看,还是圆的。
81.愿意做大,有决心,细心。
82.如果你心中有一个愿望,而不去实践,那就跟耕者有其田,不劳而获一样,都是虚空的因缘。
83.慈悲没有敌人,智慧经不起烦恼。
84.布施就像播种,只有用喜悦滋润种子才会发芽。
85.君子志在必得,小人志在必得。
86.人要知福报,珍惜福报,重新受益。
87.做一件事难,放弃难,做一件事难,从而升华自我的人格。
88.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收缩自己。
89.每一天都是老朋友的开始,每一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90.时间成就一切。时间可以创造个性、事业和功绩。
91.时间不超过一个人在世界上做了多少事,等于他的生命有多长。所以一定要争分夺秒,不要让时间白白流逝。
92.竞善。每一分钟都很重要。
93.盲目的自由人,往往在一切都是自由的时候,被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蒙蔽了双眼,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时间。
94.时间就像钻石。对聪明人来说,时间就像钻石一样珍贵。但对一个傻瓜来说,它就像一把泥土,没有任何价值。
95.生命就在呼吸中。佛说:“生命在气息中。人无法控制自己的生命,也无法阻止自己的死亡,让自己永远活在世上。既然生命如此无常,我们就应该珍惜它,利用它,丰富它,让这短暂而宝贵的生命放射出真善美的光辉,体现出生命的真正价值。
96.你演得好吗?地球上的预期寿命因为短暂而更加珍贵。难得来到这个世界,你应该问问你是否为这个世界发挥了你的好作用,而不仅仅是为了活得长久。
97.及时行善。及时行善,功德长存。就像烧水一样,不要在烧开之前就不停的关火,不然重新开始就太麻烦了。
98.时间藏不住。我害怕时间会流逝。我花了很大力气,想尽一切办法隐藏时间。结果我浪费了更多的时间,一无所获!
99.停滞不前没有收入的人,执着于寻找奇迹,所以停滞不前;再多的时间,再长的路,都是无用的,最终也是无用的。
100.我们走到哪里都要有一个目标和出发点,要一路走到目标;不要半途而废,半途而废比走到目标还难。这就像一个爬山的人,要么呆在山脚下,要么冲到山顶。不然如果停在半山腰,石头滚下来,岂不是很危险?
101.建立家庭伦理台湾省的离婚率逐年上升,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希望大家先自己建立一个正常的家庭伦理,再去影响其他家庭。
102.爱你所爱。有感情问题的时候,用大爱去爱自己所爱;我们也应该退一步,用宽广的胸怀接受眼前的一切。这是明智的爱。
103.爱和被爱都是幸福的。但这份爱必须是“纯洁无杂质”——给予者无所求,接受者不贪;给予者和接受者都没有烦恼,彼此都很舒服。
104.无色的爱无色的爱——“时间”不算长短,“土地”不算远近,“人”不算宗教或种族。只要有苦难,我们看得见,听得见,做得着,就应该尽力去付出,永远不要奢望什么回报。爱是普遍的,爱是彻底的,爱是工整的,是“没有怜悯,没有怜悯”的纯粹的真爱。
105.一个人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一张嘴,两只手和两只脚。道理是人要多听,多看,少说,多做。练习是最重要的。说一尺不如做一寸。
106.再给真实的自己加一分。我所有的修行方法,比如打坐、念佛,都是为了集心。“修行”主要是摆脱多一个虚假的自己,增加多一个真实的自己。
107.从自我出发拥有一个干净的社会并不难,但需要先从无数个“我”和“你”做起。如果要要求整体的美,也必须从个体出发;有无数个美丽的个体,就会有一个完整的真善美。同样,你要想活在菩萨的世界里,就要先学会做菩萨。
108.修德修德——它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具有持久的内心,在平常的言行举止中离不开佛教的教育;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向修德学习。
109.知耻一个人只要有羞耻感,自然不会做什么不道德的事。所以修行佛法,一定要知耻知耻。
110.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修养?应该是内诚,外形。待人接物,谈吐举止...,所有的动作都充分体现了内在的修养。
111.要拯救世界,首先要拯救自己的心,真诚才会正直;要实现家庭和谐,首先要从个人修养入手,然后用一个和谐的家庭去教育和影响其他家庭,让每个家庭和谐,社会安宁幸福。
112.仔细想想。时刻注意你说的话。仔细思考每一句话。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是否利益众生,开导众生,使人解烦恼?
165438+
114.人群以不同的方式磨练人们的习惯。修行一定要走进人群,与习惯不同的人相互磨练适应,和谐相处。
115.能忍受屈辱的最强的人,才是最强的人,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打败他;唯有隐忍,才能成就世间大事。
116.不要诋毁同修,除了涵养,也是为了别人;任何时候都要培养善根(智慧)和慈悲心(财运),不要侵犯或诽谤他人,尤其是同行的人。
117.不伤害别人的人,往往为了爱自己而伤害别人,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身的首要条件是不伤害别人。
118.相互感恩行善的社会是一个群体,只有一个人好或者只有一个人好是不够的;想要有一个好的家庭,好的社会,就要做好事,感恩对方。
119.个人是社会的起源。社会形态来源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来源于个人修养。如果能先培养个人修养,再照顾家庭,社会秩序自然会步入正轨。
什么是实践?所谓修行,也就是“修”心性,端正“行为”,时时耻而后勤。学习不勤奋,不懂得反省自己,就没有羞耻心;那些内心没有逐渐羞愧的人,必然会表现不好,更别说培养心智了。
121.福报心是富足时的福报,福报心是灵性的,也就是“福报心”。
122.不要小心眼。为人处事要小心谨慎,但不要小心眼。
123.进入解放门,平时要调整心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如果能制服“忧心忡忡”的魔军,看淡世俗利益,得到时不贪,失去时不受阻碍,这才是脱身之道。
124.永远尊重他人。要想成就天下的事业,首先要成就自己的道德;要达到品德,首先要从“随时随地尊重他人”这个基础做起。
125.修行心是活的,经常接触复杂的人事;所谓“修行”,就是通过复杂的“人和事”来修行心性。
126.不传播是非无意中传播是非。虽然不伤害别人的身体,但是损害了别人的名誉和形象。这个罪比伤害他人身体更严重。
127.要激发自我意识,还得靠自己的勤奋来激发自我意识,不能指望不劳而获。
128.以人为本。学佛要讲究道法和情理,关心人和事。能够以人为本,不计个人得失,在日常人事中磨练自己,以毅力和勇气突破障碍,才是学佛的真正精神。
129.苦修苦修是清心寡欲,磨炼苦难的心性。
130.人一旦生活在悲伤和恐惧中,就很容易失去自信,陷入怯懦和逃避的深渊。
131.不要谈论怪力的神奇力量。除了忠于人和事,讲课要合情合理,不能讲怪力的神奇力量和人心。这样,我们就能提高信仰的智力水平,引导人们走上善的道路。
132.学习的三个要领:一、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就是道场。二、有骆驼的耐力——工作时,有骆驼的耐力和忍耐力。第三,要有狮子的勇敢——努力做到像狮子一样凶猛。
133.和同修一起参与,就是同修互相学习,改掉习气,只保持佛心清净。
134.联谊就是同修之间如果有任何错误的行为,可以互相指正和劝诫。
135.圣贤无梦。古人说“圣人无梦”,意思是圣人不把梦当回事,精神不执着于梦,不在乎梦里的事,每天醒来后面对现实生活。
136.修行人的心性,应该是“鸟飞过白云,鱼跳过水”——空中无痕,水上无痕;不用担心会消失的东西,感觉很安全很舒服。
137.戒、定、智三戒,戒不起心,守本分,戒尽名利贪欲;“决心”是指在任何困难中都能坚持自己的志向,保持临危不乱的冷静;智慧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平静地克服许多困难。
138.为了达到“德”,一个四德的践行者离不开“四德”,即“重言、重行、重貌、重体”。
“重言”就是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激励人前进,解开众生的心;所以,“重言”就是“有法”。
“重行为”是指行为庄重,举止得体;所以“做重事”就是“有德”。
“外貌重要”就是刚柔并济,使人快乐亲近而不轻佻,即孔子所说的“刚柔并济,威武而不孟”,其中包含了“温良恭俭让”;所以“外貌重要”就是“既温柔又有威望”。
“厚”是指心胸宽广,善解人意,永远快乐,乐于造福于人;所以“厚”就是“皆大欢喜”。
139.善用金钱会害人,但金钱也会救人。要善用金钱救人,不要被金钱利用。有钱有势的人如果不控制自己的欲望就很困扰;如果你不轻视名利,你的精神生活将是空虚的,无止境的。
140.对金钱的渴望是一场灾难。世上的人为了财产犯罪不计其数,所以有句话说:“对金钱的欲望是一种灾难。学佛,要认识到世俗的所有只是为了人的禀赋而SARS是隐藏的,要能提悲、喜、勇,做好事。
141.四部理财法佛祖曾经教过我们四部理财法:四分之一供养父母,四分之二教育孩子,四分之三用于家庭,四分之一投入社会公益事业。
142.对大多数人诚实。为了追求名利,他们往往对人不坦诚,到处谄媚奉承;人与人之间不能坦诚相待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要想摆脱这些痛苦,就必须把得失转化为诚实,坦然地拿取和使用社会的一切——从社会中获取有意义的金钱,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光明磊落,坦诚相待,岂不是更幸福,更自在?
143.给予就是祝福。钱,如果你舍不得用,像守财奴一样放在金库里,和穷人没什么区别;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对身心有害,甚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如果能用在有意义的地方,那就是一个很好的修缘积德的机会。
144.当身外之物,如火身外之物,如“火”,在寒冷的天气里被冻住时,靠近火可以保暖,但太近就很危险;如果你打不开,放不开,就像手里烧着烧红的热铁,你会被烧伤。世间名利如雪。看起来很美,吃起来很爽,但是手握久了会冻伤。众生颠倒,明知道财产、名利伤害人的身心,却依然甘于被伤害。
145.培养慈悲心最重要的是培养慈悲心。失去了慈悲,就失去了佛法的精神。
146.自省可以反省自己没有过错,就是自由。
147.学佛信佛不学佛是迷信。拜佛不学佛是愚蠢的。
148.做好人事,学佛的人,要正视“生”和“死”。把握好做人的机会,做好人事,家庭才会和谐,社会才会安宁。人地可避天灾人祸,达到消灾、延寿、长盛的境界。
149.正确的见解和正确的自我见解,需要正确的理性和思维,才能看透人生的无常。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人类物质高低,都可以心安理得。这才是“学佛的正确观”。
150.用佛心看人们学佛的修养,就是说每个人都要保持一颗平等的心,见到任何人都要开心。以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
151.每天清洁你的心。春节前,每个人都会打扫干净,粉刷房子的里里外外。做人,要经常把不好的洗去,让自己的心每天都新鲜干净。学佛的人应该更像过年,每天辞旧迎新。
15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听完法之后去实践,这就叫“受法”。
153.爱情是佛家的福报,但不是金钱可以利益的;如果我们能反省佛心,审视自己,用一颗善良的爱心去关心他人,这份爱心就是利益的种子。
154.自我激励的人,如果能激发自己的天性和天职,做任何事自然会感到轻松,毫无怨言。
155.人心和佛性是一样的,在佛那里叫“性”,在人那里叫“心”。比如一杯白开水叫“水”,茶叫“茶”,咖啡叫“咖啡”。其实也是一杯水,只是咖啡和茶是“水以外的东西”。
156.学佛就是要善于化解烦恼,理解别人的不开心和故意伤害。
157.什么是无量功德?佛教徒常说“功德无量”,意思是从不计较自己该做什么,无限期地、及时地去做,不求回报。这真是一大幸事,也就是所谓的“功德无量”。
158.日积月累的功德学佛,一定要从最基础的、自我的努力做起,不要错过机会。功德是靠时间积累的。“路”走得越早,到得越早,“德”修得越早,完成得越早。
159.注重修持佛法,不仅注重理论和知识,还能修行。
160.如果你一辈子都逃避不了责任,追求清闲,你就无法继续你睿智的人生。
161.选对了,专家,选对了;朝三暮四,永远都是从零开始,永远都是原地不动,不迈一步。
162.道之心,不可破。道心碎,灯暗;如果明灯昏黄,失去了智慧,就会对道业造成阻碍。修行人要看善心,不要让外界熄灭自己心中的光。
163.如果你能被需要,有一种功能可以给予,你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164.与人和谐相处,与人和谐相处,才是真正的学佛之道。
165.学佛的真谛年轻的佛教徒常常沉迷于宇宙文字。如果他们能把学到的文字运用到宇宙现实中,用声音呼出千眼,用行动画出千手,达到物我和谐,那才是学佛的真谛。
166.学佛是为了众生,学佛是为了众生,做人是为了工作。
167.在我们学佛之前,我们常常被“渴望爱情”所奴役,总觉得心里没底;即使有时候看似捕捉到了什么,但始终无法稳定执行。就像在干燥的沙漠上洒一滴水,还是一如既往的干燥,根本不能保湿。既然有幸学佛,就应该安于现状,放下对物欲的执念,积极节省有用的时间和精力,充实好自己的能力和学识,走向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168.弘扬善良可以善意掩盖别人的坏习惯,发扬自己的好美德,不评论别人的对错。这样的人一定是可爱可敬的。
169.守好岗位学佛就是尽职尽责,做好任何岗位的工作。不要把人间的事想得太少,忽略了自己在人间。
170.感谢上帝。如果你经常受挫,也要感谢上帝的磨炼。
171.接受所有的考验。我们必须接受世界上人、事、物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伟人。
172.不要轻易谈论困难。不要轻言“挫败感和无力感”。哪怕困难像块石头,钻过去;更何况,有时候所谓的困难可能薄如纸。
173.后悔的话,很少有人会想到,如果你今天平安健康,明天就能自由行动了吗?今天财运顺利,明天就不可预测了?人们常常处于“后悔……”的懊恼之中,但是他们想这么做,却后悔也来不及了!此时不仅罪行重叠,甚至到了生命的尽头,他依然不知去向?
174.用宽恕代替抱怨。不要在因果报应面前抱怨。用宽恕和快乐代替抱怨。
175.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受一点挫折,也不要丧失意志。佛说:“进了我们的门就不穷,出了我们的门就不富。只要大家提到佛弟子的勇敢自信,来的业障就可以欢喜接受,旧的业障就可以随缘消除。当业力耗尽时,业力会随着时间而消失。
176.自杀罪自杀罪有三种:一是杀死父母给的身体,犯不孝罪。第二,自杀犯罪。第三,遗弃父母、丈夫(或妻子)、子女罪。
177.另一种有福气的人,在平静的时候容易迷失自我。偶尔有小挫折或磕碰,却能唤醒良知,长出善根。这不也是一种福气吗?
178.怎样才能自己消除业障和灾难?做好自己的本分,欣然接受面对的一切,一分钟消除一场灾难。一切都要靠自己,幸福要靠自己创造,业障要靠自己,而不是求佛消灾解难。
179.人在健康的时候,要多做善事,造福于人,多造善事,为自己的健康铺路。否则一旦出现疾病,身心不舒服,媳妇只能尽力孝顺。
180.比起过去职业造成的业力,更要关注自己的职业。如果你能欣然接受,你就可以更加关注你的事业。
181.当你被别人批评的时候,问问自己是否问心无愧。问心无愧是内心的平静。
182.感恩审判如果有人退缩,要心存感激。没有“拉”,就练不好腿。
183.以行修心的佛教徒,不怕行,能积极参与人间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心智不为环境所转,能勇敢突破一切困难。到了别人不能忍而我能忍,别人不能舍而我能舍的地步,这就是“以物练心”。
184.把你的脚放在路上。如果一个人没有脚,一个人不方便。如果他有两只脚却走不直,会伤害多少人?多少家庭被摧毁了?
185.用好手做好事却不肯做事的人,等于没有手的人。
186.想走直路的人就应该走直路。不走正道,就永远走坏路。这样的人比没有脚的人还要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