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批次不合格,知名品牌多次上榜。这种零食真的要少吃!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14岁跳水选手一路飘红,以466.2的超高成绩夺冠,名满天下!

赛场上,小姑娘霸气夺金;在赛场外,她也是不折不扣的“辣情人”。

据她妈妈说:“全红婵最喜欢吃辣条,食堂五毛钱一包的零食就是她的爱。”全红婵还说,她最大的梦想是开一个食堂,这样她就可以随时有小吃吃。

-全国最爱冠军想吃辣条?

-不容易,安排一下!

于是,热心人带头,在全红禅家门口堆了一箱箱辣条。

很多知名辣条公司紧随其后,送了满满一车辣条。

——这么多辣条,你要吃好几年?

-画面太美了,无法想象...

全红婵无心的一句话让辣条再次传遍网络。很多人激动地说,终于得到了和奥运冠军一样的“爱好”了!

但我必须现实一点,说这个“爱好”一点都不健康。你和奥运冠军应该“退出”。

以前辣条基本等同于脏乱差的小作坊生产的“垃圾食品”,安全状况饱受诟病。

答案是,很多!

梳理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国家和省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含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调味面制品质量抽检情况,结果显示:

近6年来,各地监管部门通过抽检共发现401批次不合格调味面制品。不合格产品的原因包括微生物超标、油脂酸败、防腐剂、甜味剂和色素的过量或超范围使用。

1.焦作西洽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调味面制品不合格次数最多,高达7次。

标签为该公司生产的Xi安烤面筋(调味面制品)(100g/袋,2018/1/9)、绝味鸭肠(调味面制品)(150g,2018/3/655)。2018/3/29)、Xi安烤面筋(调味面制食品) (辣条) (142g/袋、2018/1/9)、欧乐安香辣翅(调味面制食品)(辣条)(6544 2018/2/23)、辣椒腊肉(净含量:90g、2018/4/1)

2.知名品牌“卫龙”的调味面制品有7项不合格记录。

驻马店萍萍食品生产的大面筋(辣条) (82g/袋,2018/3/12)和小面筋(麻辣调味面制品)(散装称重,2018/1)和亲亲烧(红烧牛肉面制品)(散装称重,2018/1/19)和威龙大面筋(麻辣调味面制品)

标称漯河萍萍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卫龙调味面制品(90g/袋,2016/6/25)检出甜蜜素(不得检出)。

漯河萍萍食品有限公司标称生产的卫龙牛肉丝(调味面制品) (20g/袋,2015/5/10)和卫龙吻熟牛肉(川味调味面制品)(非定量包装,2015/6/26)检出菌落总数超标。

3.知名品牌“仙阁”调味面制品3批次不合格。

标称湖南省石页湘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苏祥牛筋(调味面制品)(208 g/袋,2020/7/12)酸价超标。

标称广州特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鲜哥香辣牛筋(200g/袋,2015/7/1)超标。

标称湖北仙阁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仙阁香辣香酥面(调味面制品)(58g/袋,2021/1/14)霉菌超标。

4.洛阳周小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批次调味面制品不合格。

标称洛阳周小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周小玲双色豆腐味(调味面制品)(25g/袋,2018/11/26)、周小玲五香酱乾子味(调味面制品)(26g/袋,2065438)检出山梨酸及其钾盐。

此前,一则“吃一次辣条等于喝三次花露水”的新闻,让很多消费者难以“吃辣条抑震”。

据了解,花露水的菌落总数约为48000 cfu/g,一项测评数据显示,一根辣条的菌落总数为140000 cfu/g,是花露水的3倍。

市面上的辣条真的那么脏吗?

抽检结果显示,菌落总数不合格是调味面制品的主要原因,占29.2%,其次是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占25.4%,其次是山梨酸及其钾盐,占11.4%,三* * *占不合格比例的66.0%。

菌落总数适用于判断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和卫生质量的指标,反映了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的好坏。

在菌落总数超标的146批次调味面制品中,发现菌落总数超标最严重的产品为标称新乡市金林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华兴、香香牛肉香精(调味面制品)(散装称重,2020/6/1)。同批次产品5次菌落总数检测结果均为“多”,卫生状况令人咋舌。

其次是温县益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幸福1+1(调味面制品)(118g/袋,2017/6/5)不合格,检出值为3900CFU/g,为标准值(65438)。

我们常说“像吃了防腐剂”来形容一个人看起来很年轻。其实更有可能是各种各样的食品防腐剂在幕后能够保持食物的色、香、味、形。

抽检结果显示,调味面制品中防腐剂超标或超量使用的情况较为突出。不合格项目涉及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富马酸二甲酯和功能相同的防腐剂共同使用时最大比例之和。

防腐剂过量使用的危害有哪些?总之,它们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长期食用山梨酸超标的食物,可能会影响人体骨骼的生长,损害肾脏和肝脏的健康。富马酸二甲酯对霉菌有特殊的抑菌作用,但因其对人体有腐蚀性和过敏性,被列为非食用物质,不能在食品中使用。

吃辣条一时神清气爽,背后隐藏着很多健康隐患。

过量食用不合格辣条,不仅会强烈刺激口腔黏膜,还会引起咽部充血、淋巴结肿大;还容易引发肠胃炎、便秘、痔疮等肠胃问题。

同时也会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有些毒条甚至会直接导致急性肾衰竭。

长期摄入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也可能致癌。

当然,哪怕是质检合格的辣条,孩子也要少买少吃!毕竟这种高盐高糖的零食对身体是有害的。

如果你真的很贪心,注意以下四点:

1.尽量少吃,一次两三块,只是为了解决问题,肠胃不适的人要少吃。

2.不要空腹吃辣条。最好能和其他食物(如水果、牛奶)搭配。

3.吃辣条,当天的食物会清淡一些,不要吃其他类似的零食(比如薯条、薯片)。

4.吃完辣条要多喝水。

转载请注明出处“首都教育(ID:bjedunews)”。

本文部分素材综合自《消费者报告》、医生、腾讯医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