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的核心逻辑和玩法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很多东西都变了。市场变大了。之前,互联网还是个高大上的东西。到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接近60%的时候,已经是基础设施了。屏幕更小,随时随地在线。微信月活6543.8+0亿,依然游离于淘宝生态之外。微信生态的社交电商有想象空间。

信息是流动的,门户和百度外都有头条。即时通讯变成了随时无状态的交流(微信)。在BAT中,阿里的电商形态没有太大变化。手机淘宝和天猫只是一个APP的外壳。

集中式的电商平台,品牌就是流量。品牌是多年积累的,淘宝,天猫,JD.COM。大部分流量来自于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和用户间的口碑。这里传播的不是商品,而是平台本身的品牌。但流量不是品牌,不然腾讯拍拍,百度都有,这些都是手握入门级流量的玩家。(为什么拍不出来?为什么做不到?因为淘宝,马太效应,同维度竞争,赢家通吃。JD.COM因质量和物流而胜出)。

传统电商需要流量,但流量只是成功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优质管理带来的品牌积累是关键。

C端用户的需求是零售的本质,这一点JD.COM、天猫、淘宝都做得很好。这三件事没有包括在内:

一、从商品选择角度(商品丰富度,即“多”的维度):非标长尾产品,新中小品牌;跨境购(如小红书,从购买内容社区到跨境电商);

第二,从市场区域来说:四线以下城市,如果这些平台或者物流的渗透率没有达到,就没有特别的优势。

第三,对于中小品牌来说,可能依赖于平台的流量,但是长尾品牌是拿不到流量的,这是新品牌在这里的痛点。微信是一个很大的流量池。社交电子商务不同于淘宝的C2C和JD.COM的B2C。C2C平台新品牌的成本也很高。B2C要自己处理仓储、物流、供应链,这不是一般公司或个人能承受的。前者是传统的基于搜索的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诞生的社交电商。

永恒的价格弹性。品多多本质上是便宜的,每个人都有价格弹性。只是高或低。“拼单”:你不需要那么多;“讨价还价是两种常见的情况。2017最常用的小程序营销插件有:分组、砍价、优惠券。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让它便宜。讲价还是讲价好。只是在微信生态中,点餐砍价的推广机制相对容易通过小程序实现。沟通只是手段,壁垒还是背后供应链(产品质量、物流、售后)的管理。其实也有PC互联网时代的,比如软件代理,要在论坛分享几次的会员等等。PC时代是QQ群或者论坛贴吧,但是PC时代的电商很少用复制商品链接的方式来传播。微信生态中的这个位置就是微信群或者朋友圈。

唯品会当年出来,也是赶上2010左右传统品牌清库存的周期。所谓的尾单销售,只是运营形式上的辅助。核心优势是性价比,核心战场是二三线城市。

微信业务改变MLM的逻辑

本质是实现每个节点的个体粉丝,让每个人都成为个体户和小B,成为贡献身边粉丝“父母、亲人、朋友、同学”的小渠道,让产品和品牌的渠道散落在千千无尽的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中。微信业务往往是单一品牌,不是高频产品(减肥裤、减肥茶、美白面膜、闪电祛斑),性价比不是很高。在这个逻辑链条中,利益驱动所有代理节点的动机并不是发展终端客户和卖货赚取差价,而是发展线下代理。商品都在这个“网络”里,没有真正的销售。从而:微信业务变成了“传销”。

社交电商的区别

SKU的品类很多,本质是和现有的零售用户竞争。这些消费者受到身边节点人物(可能是亲戚朋友或者同事的朋友推荐)的影响,在他们的社交电商平台上购买产品。而且由于社会信任的背书,在零售中很容易形成复购,甚至形成一定的购物习惯。

所以本质上,社交电商还是零售的逻辑,好产品,好爆款,好性价比。其次是社交。传统零售的选择逻辑和运营逻辑是基础,社交只是渠道。

社交电商可以走S2B2C模式。小店主(小B)是社交电商的节点。他们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和社会关系,推动电商交易,动机是为了拿提成。小B端是这个逻辑闭环的核心,也是社交电商区别于传统电商的关键。

看小电器店选择自媒体做小B,爱库存,拿代购做小B,相比好货,满仓针对的小B范围更广,应该是面向所有有时间有精力的人(无论是美妆、母婴还是零食)。吴昊满仓主要通过微信群和社交分享获取客户,未来将增加二次分销体系。

Zan和微冠军玩的SAAS工具是S2B,微信流量问题由S自己解决。S2B2C模式,引入小b,如果流量去中心化,那么平台在供应链和基础设施上就会集中化。B2C电商是直接服务于C端的平台,S2B2C是通过小B触达用户的平台,增长引擎来自小B,因此获取足够多、高效的小B是关键,同时平台需要为小B设置准入门槛,提供运营工具和培训,维护小B的利益。

(享物,是一个基于积分的二手物品(闲置,不想卖但想给)交易(交换)平台。本质不是社交电商,但可以在社交渠道传播,有社交渠道红利。)

总而言之:

1,社交电商的本质:基础还是零售逻辑(供应链管理),至少有一个是可以快速保存的。(比如性价比,炸药,物流等。)

2.社交是渠道,小B的管理机制是运营模式:增加新的小B节点,设计机制,让小B对客户有低门槛,有实惠,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