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内衣的原理

通过吸收人体散发的湿气,主动产生热量。

发热内衣的原料是日本在2000年左右引进的一种特殊纤维材料,通过吸收人体散发的湿气主动发热。这种纤维材料最早用于登山运动员,后来扩展到一般消费领域,主要用于制作内衣。国内厂家生产的发热内衣所用的材料都是日本进口的。

由于这种纤维材料价格昂贵,一般发热内衣都是用少量发热纤维与其他纤维混合制成。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理事长杨士斌补充道,因此,真正的发热内衣是不可能升那么高的,一般能主动升温2℃到4℃。

扩展数据厂商宣称的“自发热”概念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纤维加热必须有能源。目前市面上的“自发热内衣”大多是利用纤维吸湿发热的原理。也就是说,当纤维吸水时,纤维分子中的亲水基团与水分子结合,水分子的动能降低,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

吸湿发热性能与纤维的回潮率密切相关。纤维回潮率高,吸湿发热性能好,回潮率低。比如羊毛、莫代尔纤维吸湿发热效果好,普通腈纶、涤纶纤维吸湿发热效果差。所以这种发热内衣的原理其实就是吸收穿着者的湿气来达到发热的功能。

不适合干燥的北方。冬天人体出汗少,纤维很难吸收水分和热量。还有很多人反映穿热内衣容易皮肤瘙痒,可能是因为原本干燥的皮肤水分被内衣吸收了。

百度百科-发烧内衣

人民网-内衣不能“自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