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一般长在哪里?

艾蒿适应性强,一般生长在中低海拔的山坡、路旁或荒地上,分布广泛,多见于森林和草原。

除寒冷干旱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人工栽培时,尽量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保证土壤微湿,营养丰富,适宜光照和温度。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状态会更好。

艾草广泛分布于中国、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各地。多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边、山坡。在野外有许多属于同一属的植物,它们看起来很相似。人们常常混淆艾蒿、艾蒿、艾蒿、艾蒿,所以也统称为“艾蒿”。

艾草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在湿润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较好。在丘陵和低山区人工栽培,生长期为24-30℃。

繁育方法

1.播种:种子繁殖宜在早春播种,3-4月可进行直播或幼苗移栽。直播的行距应为40-50厘米。播种后,土壤不宜过厚,以0.5厘米覆盖种子为宜。当苗木高度为10-15cm时,按照20-30cm的株距进行固定。

2.植株分割:艾蒿分蘖能力强。一般1植株一年可分蘖成数至数十株,可作为植物分裂繁殖的材料。所以生产上大多采用分株繁殖的方法,这也是人工栽培的主要繁殖方式。

每年3-4月,当根茎长出的幼苗高度为15-20cm时,土壤湿润时,最好是雨后或浇水后,按45cm× 30cm的株距,将艾草整株挖起种植。如果栽培后2-3天没有降水,就要滴水保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