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妹子13岁,身高1.7米。她父亲借钱给她送她去一所体育学校。21岁,她成为排球世界冠军。

“为什么不告诉我哥哥死了?”她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质问跟着她的父母。

这个含泪的女孩是朱婷,中国著名的排球运动员。在此之前,她的弟弟死于白血病。

这个消息没有传到朱婷,直到她回家度假,想看看她的弟弟。她的父母没有说出事情的全部。

对于朱婷来说,弟弟的英年早逝一直是她心中无法愈合的伤疤。

为什么朱婷的父母对这个消息保密?朱婷怎么了?

朱婷是河南周口市郸城人。郸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穷县,直到2019才摘掉这顶帽子。

朱婷的家就在丹城,她的家境可想而知。

朱婷的父母都是农民,夫妻俩背朝黄土,靠双手谋生。

在朱婷出生之前,朱婷的父母已经生了两个女儿。她出生后,他们接连生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一个多人口的贫困家庭总是容易产生重男轻女的坏联想。

朱婷的家庭是不同的。虽然大一点的孩子都是女孩,但是他们的父母从来没有因为要优待男孩而对他们苛刻过。

对于一个八口之家来说,吃饱穿暖并不容易。

八个人八张嘴,每个人都要吃饱,这意味着朱婷的父母必须加倍努力赚钱,才能维持家庭运转。

为了挣钱,朱婷的父亲朱安亮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靠手艺赚些外快。

因为朱安亮的手艺好,收费合理,总是有人来来往往修理他的车棚,生意做不完。

靠着修补这碗饭,朱安亮终于能够勉强养活一大家子。

在这艰难但温暖的环境中,朱婷悄悄地长大了。与同龄女孩不同,朱婷才在初中就表现出惊人的身高天赋。

当同龄的小女孩还在踮起脚尖量身高的时候,朱婷已经长到了1.7米。

这个身高可以说是鹤立鸡群,很多同龄的男生都不得不在朱婷面前认输。

因为朱婷的身高,她的班主任专门找她谈话,建议她去运动。

朱婷那时只有13岁,所以她自然不能做决定。她骑着自行车回家,带着父亲朱安亮去见校长。

班主任和朱安亮谈了很多。听完之后,朱安亮也觉得运动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小婷,学体育会受很多苦。你确定能坚持下去?”朱安亮没有忘记征求女儿的意见。

当时,朱婷笔直地站在班主任办公室里,自豪地拍着胸脯,确保没有问题。

在父母的允许和朱婷的回复下,朱婷的班主任把朱婷介绍到了周口体校。

朱婷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所以父母真的很难为几个孩子提供教育。

考虑到国内的情况,朱婷起初退缩了。她告诉父亲,她想出去工作。

朱安亮拒绝了朱婷的提议。他告诉朱婷,她不必担心钱,她只需要平静心态的训练。

除了学费,朱婷在学校的生活费也很多。

竞技体育的训练是很累人的。为了保持最佳状态,朱婷必须每天吃肉。

这几年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肉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买到的。

为了支持朱婷,朱安亮向亲戚朋友借了一笔钱,这笔钱全部用于在朱婷的学费和生活费。

在朱婷面前,朱安亮从不暴露家里的尴尬。他总是尽力给她应得的支持。

幸运的是,朱婷没有辜负父亲的苦心,她在体校的优异表现很快引起了校长的注意。

校长认为朱婷是一个好苗子,并为她制定了一个培训计划。

2008年,在周口体校训练了一年的朱婷,经过层层选拔,顺利进入河南省体校。

河南体校的学费比周口体校高很多,昂贵的学费让朱婷再次打退堂鼓。

此时,朱安亮从朱婷的教练那里得知了她的体育天赋,他立即决定无论如何都要继续为朱婷读书。

体校的教育模式不同于普通学校,大部分体校都要求学生进行封闭式训练。

当时,朱婷只有14岁。她不得不远离家乡和亲戚,长期出国留学。

白天,朱婷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要进行六七个小时的高强度体能训练。

这对于一个14岁的小姑娘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每当朱婷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她总会想起远在他乡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她父母花了很多心血送她去体校,她一定是极其有精力来回报父母的。

在体校,朱婷经常想念她妈妈做的馒头。当朱安亮知道这件事时,她总是亲自用三轮车把它送给她。

这是朱婷和他父亲难得的见面机会。每次朱安亮来,朱婷总是非常高兴。

有一次,当朱婷去买馒头时,他惊讶地发现他的母亲和哥哥也来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朱婷激动地跑过去拥抱母亲和弟弟,关切地抚摸着弟弟的头。

朱婷的弟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正因为如此,朱婷的姐姐们非常爱他。

朱婷的弟弟也很懂事,他从来不会因为年龄小而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小婷,在学校训练很难吗?”朱安亮关切地问朱婷。

“这不难,我习惯了。今天爸妈和弟弟来给我送馒头。”

朱婷的妈妈抱起朱婷的弟弟说:“他说他想念小婷的妹妹,所以我们要带他来这里看看。”

朱婷这时才发现,他哥哥的嘴唇紧闭着,红润的脸色不知为什么有点苍白。

一开始她以为弟弟因为路上的颠簸有点不舒服,就赶紧把包里的棒棒糖拿出来递给他。

朱婷的弟弟接过棒棒糖,虚弱地笑了笑,他的病容越来越明显。

“哥哥生病了吗?严重吗?他怎么瘦了这么多?”朱婷像竹筒倒豆子一样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他前几天出去玩的时候不小心感冒了。他过几天就会好的。你可以安心训练。”朱婷母亲的眼睛闪烁不定。

毕竟,朱婷还是个孩子。当父母说她哥哥没事时,她相信了。她给了弟弟一个拥抱,让父母赶紧带他去休息。

“等你好了,我姐给你买好吃的。”听到这句话,朱婷的弟弟脸上出现了高兴的表情。

“小婷,我们带弟弟去打针了。”很快,朱婷的父母带着他们的儿子匆匆离开了。

朱婷没有怀疑他,所以她把她的父母送到学校门口。临别前,她把买来的酸奶递给了弟弟。

看到这一幕,朱婷的父母眼里噙满了泪水。他们强忍心痛,转身离去。

朱婷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她的弟弟已经被诊断出患有急性白血病。

朱安亮知道朱婷非常爱这个小弟弟。如果她知道他哥哥得了白血病,肯定会请假照顾他。

这样,朱婷的训练就会落后,这对于一个需要时刻保持状态的运动员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为了让朱婷在学校安心训练,家里人达成了一个* * *共识,没有人把这件事告诉朱婷。

因此,朱婷一直被蒙在鼓里。她以为弟弟只是发烧咳嗽,很快就会康复。

在训练的间隙,朱婷总是幻想下次休假回家见他的弟弟。

与此同时,朱婷的父母担心朱婷弟弟的治疗费。

白血病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癌症,需要骨髓移植才能彻底治愈。

骨髓移植的费用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座大山。

为了让朱婷上体校,朱婷的父母几乎倾家荡产,甚至还欠了很多外债。

在这种情况下,朱婷弟弟的医药费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朱安亮夫妇喘不过气来。

为了筹钱,朱安亮卖掉了家里所有能兑换成钱的固定资产,朱婷的两个姐姐也在外打工赚钱。

尽管朱婷的家人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他们仍然没有为朱婷的弟弟筹集到足够的钱来做手术。

幸运的是,朱婷的家人有一个亲戚愿意为他们担保。朱安亮经历了许多麻烦,终于从银行贷到了款。

这时,一位愿意为朱婷弟弟捐献骨髓的好心人也找到了,情况似乎有所好转。

手术当天,朱婷的家人非常紧张。每个人都在手术室外踱步,祈祷手术顺利。

几个小时后,医生终于把朱婷的哥哥推出来:“恭喜你,手术非常成功。”

朱安亮和他的妻子喜极而泣,急忙把他们的儿子推回病房照顾他。

朱安亮想,只需要再等一段时间,儿子的身体就会好转,那时他们就可以一家人团聚了。

但谁也没想到,仅仅一个月,朱婷弟弟的身体就产生了排斥反应。

发现此事后,医院尽全力抢救孩子。

但疾病是无情的,无论人们如何努力,都无法战胜坚持夺取人生命的疾病。

抢救室外的红灯啪的一声熄灭了,医生带着悲伤的表情“宣判”了死刑。

朱婷的父母非常痛苦。他们为了救儿子牺牲了一切,但终究还是离开了他们。

为了保证朱婷的训练,他们仍然瞒着朱婷的消息,期间朱婷多次打电话回来询问他弟弟的情况。

每次,朱安亮都抑制住内心的悲痛,告诉朱婷“家里和他弟弟都很好”。

过了一会儿,朱婷从训练中跑回家,手里拿着特意为弟弟买的酸奶。

“妈妈,哥哥呢?我给他买了酸奶,他怎么不出来?”朱婷摸着他的头,问他的母亲。

朱婷的母亲不知道如何开口。她的嘴张开又合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在朱婷的注视下,朱婷母亲的眼睛变得酸溜溜的,她甚至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朱婷立刻被闪电击中,她似乎明白了一切。当朱安亮看到这一幕时,他知道纸是包不住火的,就把所有的真相告诉了朱婷。

在父母的带领下,朱婷来到了哥哥的墓前。她扑通一声跪下,满脸泪水。

“爸爸妈妈,你们放心!我一定会把给弟弟治病的钱还回来的!”朱婷得知真相后坚定地说。

经过这件事,朱婷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

她更加努力地训练,不想浪费一分钟。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加入国家队,赚钱还债。

经过训练,朱婷的排球天赋逐渐显露出来,于是她被选入了排球队。

2011年,17岁的朱婷因为出色的表现,成为国家青年女排队员。

在国家队,朱婷更加勤奋。她很快掌握了排球技术,并在国家队站稳了脚跟。

2015中国女排强势出击,夺得世界杯金牌。在这场比赛中,朱婷的光彩出现了。

她获得了赛场上的“MVP”,同时也被称为“花了30年才诞生的中国女排天才”。

之后朱婷在排球场上大放异彩,中国女排的成功离不开朱婷和女排每一名队员的努力。

鲜花、掌声、荣誉和冠军都在朱婷的口袋里。通过努力,她终于还清了父母欠下的债务。

除了帮父母还债,她还捐了一大笔钱给家乡,为家乡修建宽敞明亮的道路。

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超级排球明星,一直不忘初心。

2022年,朱婷因伤不得不暂时退出女排集训。这对热爱排球的朱婷来说是一件非常不舒服的事情。

为了尽快重返赛场,她一直努力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

在不久的将来,也许我们还能看到朱婷在排球比赛中飒爽英姿。

加油,朱婷!加油,中国排球!

-结束-

中国体育英雄联盟第三集:邓亚萍与朱婷的对话。邓亚萍:“你是世界第一攻击手吗?”朱婷“目前!”》

编辑|不要错过小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