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器的相关问题

市场应用发展的瓶颈

1.核心无线充电技术不完善;2.在辐射区域难以实现远距离传输;3.远距离定位需要太多硬件;4.磁场* * *振动高度匹配可以控制的很小;5.适用范围有限,未扩展;6.市场因素和消费心理使得开发者不愿意大力进行技术研发。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人体对电场有很强的反应,但人体对磁场的反应很小,因此这个系统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然而,这只是一种推测,一些研究人员对这一观点感到担忧,在真正应用于生活之前,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

作为电子充电产品,充电器本身无法避免辐射,所以无线充电器有辐射是必然的。但是无线充电器的功率很小,充电时间长,产生的辐射也小,应该不会对人造成很大的伤害。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产生更多的电子垃圾,我国正在实施手机充电器端口的统一标准化。但对于无线充电技术来说,这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普及:不仅手机可以使用,数码相机、iPhone、iPad、笔记本都可以一起共享这个充电设备。日本富士通甚至准备推出一种更先进的技术,将这种成功从便携式电子产品扩展到电动汽车充电。富士通此举的最终目的是在街头设立公共“充电点”,可以为便携式数码设备和电动汽车用户提供更方便的24小时全天候充电服务。此外,无线充电器更智能,更节能。虽然无线充电设备的效率在70%左右,与有线充电设备相当,但具有充满电自动关机的功能,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而且这个效率接待率也在不断提高。

手机将内置充电接收器和统一的无线充电标准。

要实现手机等产品的无线充电,必须有两个部分:发射器,与电源相连,负责向广阔的空间发射电能;接收器通常安装在电子产品上以接收电能。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在手机产品中使用。以iPhone为例,为了使其具备无线充电功能,无线充电厂商对其进行了改装,安装了一种类似于“苹果皮”的“衣服”。作为无线充电接收器,以增加手机充电套的形式出现,但可能会推出相关改造产品China。这款外壳名为“Qi Gate”,支持iPhone和黑莓手机,用户不用换手机就能抢先体验这一功能。2013年初,无线充电接收器将全面“瘦身”,成为手机产品中的内置无线充电接收器芯片,只有指甲盖大小。诺基亚、飞利浦、LG、三星、索爱、iPhone、HTC、谷歌、中兴、夏普、RIM等众多国际知名手机厂商都非常支持这项技术,无线充电器也可能与手机捆绑销售。

手机无线充电的关键在于兼容性,Qi标准可以保证品牌兼容性。

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是利用电磁技术,在发射端将电流转化为电磁,手机通过内置的芯片接收器将电磁转化为电流给手机充电。无线充电技术普及的关键是保证各厂商无线充电器的兼容性。Qi标准的制定使无线充电有了统一的技术规范,保证了同一款充电器对多个品牌、多个产品的兼容。无线电力财团主席Menno Treffers表示,Qi的无线充电标准采用电磁感应技术,比其他技术更高效、更安全。Qi无线充电标准包括接口、性能和法规,这对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将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因此,通过Qi标准的手机将可以通过任何通过Qi认证的充电基站、底座或其他可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Qi对设备的第一个要求是不能高于5瓦,这对于一些希望笔记本电脑也能通过无线充电技术的厂商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限制。

一些厂商推出了Qi标准的无线充电产品,市场广阔。

全球最大的电池和便携式照明设备制造商Energizer表示,即将推出支持Qi标准的无线充电器产品,首先为苹果iPhone3GS和黑莓Curve 8900的用户带来无线充电的全新体验。同时,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提供的数据显示,2065.438+03年无线充电设备市场将达到6543.8+04亿美元的规模。飞利浦已经开始生产具有无线充电设置的新手机。飞利浦X723手机已经出现,采用3.2英寸240X400屏幕,带GPS,300万像素摄像头。好在该机将标配无线充电器Xenium Q1(Qi无线电源联盟标准),不过具体上市时间和价格暂时还没有透露。本文虽然重点介绍了充电器,但也简单介绍了接收天线。因为这种无线充电设备本质上是一个变压器,初级安装在充电器里,次级安装在终端里。

因为与充电器不匹配的接收天线会造成充电电路的电流波动,如何选择好的充电天线?

首先,终端天线应进行磁屏蔽。

如果充电天线只是一个空心线圈,当附近的金属物体靠近时,会产生涡流,降低充电效率,阻止充电器辐射能量,增加电流,使充电器发热。

二、充电器使用的磁介质分为有机磁性材料和无机磁性材料两大类。

有机磁性材料可以做得很薄很翘,适合做手机后盖,用在手机上;无机磁性材料采用烧结铁氧体,易碎,适合大空间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