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告诉我:练习冥想的时候,身体浮肿,静不下来。我该怎么办?
当我们坐起来时,最困扰我们的是我们的身体这里膨胀,那里不舒服。大家都想动一下,转一下,动一下,舒服一点。千万不要走这条路。这样走下去,你会在盘腿而坐的中途运动,你的心也不会平静下来。庄子的“坐”,看似禅定,实则是在开运动会,在心里跑来跑去。所以从外观上来说,虽然此时身体感觉不舒服,但是你只能忍着,坚持原来的姿势,千万不要动。你看多可悲。难过的时候不要碰自己的身体。不要摸腿,也不要弯腰。这个时候你的腿不舒服。你有什么感觉吗?是啊!但如果我不理你,你就不会了。确实如此。你不在乎。你知道这很悲伤,这很好。你知道自己难过,有障碍,而“知道”并不在这种难过和障碍之上。清楚了吗?很清楚。如果这个时候你静不下心来,那是你的因缘和习惯。其实我知道,当下是干净的,当下已经是空的。这是《心经》第一句,说的是“观自在”。像这样,可以随时看看自己的想法,也不怕!思想来了也不要紧,只要记住:所有的思想和念头,就像空中的鸟一样,都已经逝去,它们空的是自己,不是我们。所有的思想和想法,感觉都像是在水上画花,永远不会留下一丝痕迹。现在就做,不要担心你的健康。你的感觉知道这里痒那里痛,“知道”不痛不痒。四大紊乱,唤起欲望,用冥想让你平静下来。四大慢慢和好,气就软了,欲望就没了。所谓“习惯”也是如此。般若是开悟的智慧。在哪里实现的?就在动与静之间体会到了。能移动的,很明显,是这个。身体骚动,明明这个,还没动,一切都清楚了,一切都无关紧要了。生命的能量在充沛之后必然会向外发展。禅定之后不会向外发展,所以行气从体内开始,运动到极致,慢慢融化,业障减少,行气。如此平静而确定,不求一个干净。胀、痛、酸、麻、痒、热、冷都是过程。不要怕苦,但也不要太苦。经历过苦难,你才能恍然大悟。习惯性的妄想是破不了的,不要试图去破它,只是看着它。当你感到昏昏沉沉的时候,不要试图坚强。照顾昏昏沉沉的。久而久之,妄想就起不来了,困意就上不来了。它们不会自动来,除非你用心把它们剪掉。努力工作。冥想的姿势是靠感觉来记忆,而不是靠眼睛。打坐的时候下巴向内收,头向后仰一点,忘我,心沉。你不是沉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停下来,而是把它放下来,放在地心下面,放入下面的无限虚空,然后就可以安定下来了。不要关注上面的,普通人都习惯关注了。想象一下从海底沉下去,沉到九处之下,就可以肯定所谓的“地藏王菩萨”也是真的。心一沉,纯阳就升,放你走有道理,不放你走没道理。不沉心,纯阳沉,永无定处。轻清者升天,重浊者凝地。五六十岁的人,往往能沉下心来,真阳自然会升起来,保持健康长寿。你看,一切都是从地下生出来的,这是一切生命的根本。想长命百岁,就要放下。腿疼,腰疼,心里太紧张,呼吸不均匀。呼吸太松,深呼吸几次,让机器饱满活泼起来。放松,不要保持安静,不要保持冷静,不要保持空虚,不要用心去固定,就是这样。放松身体,有目的的下沉,下沉到地心以下。身先和,脉皆通。自然可以摆平。身心放下,就没有障碍了。冥想时容易困倦的人,治愈困倦最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提起精神闭气,停止呼吸,有意控制。即使困意加重,也可以用手抠抠鼻子,停止呼吸。如果憋不住,慢慢放开,困意就消除了。嗜睡过度的原因有两个,两个大原因,很多小原因。一个是身体疲劳无力,一个是心理疲劳无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屏住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