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最怕肥胖和并发症。多注射胃泌素控糖,可以帮助他们达标。

“你是7号吗?对于糖尿病朋友来说,意味着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这是一个像天籁之音一样美好健康的问候。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据临床统计,近7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并发症的风险,包括中风、视网膜病变、心肌梗死、肾病等,甚至体重持续增加。

年轻的糖尿病,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锻炼是罪魁祸首。

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特别是从童年到成年,人们爱吃甜食、高油高盐食物,爱吃面包之类的淀粉,再加上暴饮暴食和未能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糖尿病低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2014年,糖尿病是中国第五大死亡原因,平均每1小时夺走1条生命。

如果治疗不达标,近70%的糖尿病患者有并发症的风险。

奇美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田说,患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最令人担忧的症结是血糖没有控制达标,引发各种并发症,甚至致人死亡。据临床统计,中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8%,全国糖尿病患者约227万人,每年以2.5万人的速度递增。在台湾的糖尿病患者中,只有30%以上的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

在医生和健康老师的解释下,按理说大部分糖友应该明白控糖的重要性,但为什么控糖情况还是不尽如人意?田医生说,门诊经常会遇到口服治疗性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如腹泻、肥胖,或者药物种类太多带来的不便,没有完全遵照医嘱服药好,导致控糖效果差,治疗相对困难。

巧妙选择两种注射用胃泌素不合格的口服药物

台湾省超过95%的糖尿病患者是所谓的二型糖尿病。事实上,二型糖尿病患者并不一定会出现饮酒过量、排尿过多、体重减轻、尿中有蚂蚁、伤口难以愈合、视力模糊等高血糖症状。可能很轻微,甚至没有症状,所以不容易察觉。

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如果服用两种以上的口服降糖药,糖化血红蛋白仍然难以达标,或者担心出现并发症,体重持续增加。此时,他们可以考虑改用注射剂,包括胰岛素和胃泌素。注射胰岛素是为了让胰腺细胞休息,因为一旦确诊为糖尿病,胰腺细胞的功能可能只有50%。根据英国的研究,胰腺细胞的功能每年仍会有3%。胰岛素注射也能控制糖化血红蛋白,但临床上发现患者可能体重增加,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低血糖的风险。

注射肠毒素的好处:有饱腹感,减少体重增加。

另一种选择是注射肠毒素。肠毒素的优点包括:促进胰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进而控制血糖,使大脑有饱腹感,抑制胃排空。在改善血糖的同时,也降低了低血糖的风险,减少了体重增加的副作用。注射次数可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选择,一周一次或一天一次,方便患者使用。

田医生提醒,二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不是绝症。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戒烟)、饮食、运动、减肥,以及使用合适的药物减少并发症,确保健康安全来控制。

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两种口服药物都不达标,注射胃泌素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