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麋鹿?麋鹿是鹿的一种吗?
麋鹿学名:Elaphodus davidianus英文名:Milu Mammalia,偶蹄目,鹿科。俗称四不像,因其麋角似鹿,头似马,身似驴,蹄似牛。有人说它的角像鹿,脖子像骆驼,蹄子像牛,尾巴像驴。麋鹿是我国1级保护动物。它的尾巴像驴,蹄子像牛,脖子像骆驼,角像鹿。这种珍稀动物原本是中国的特产,起源于早更新世晚期,距今200多万年。它的化石分布从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到长江以南,几乎遍布中国东部。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和气候变化,野生麋鹿种群在19世纪下半叶灭绝。到了清朝,只在皇家猎苑的北京郊区南海子养了一群。1865年,法国传教士大卫在狩猎园的隔墙中发现了麋鹿,贿赂饲养员得到了麋鹿的皮和头骨,次年麋鹿以大卫的名字命名。此后,南海子麋鹿流入欧洲多家动物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随着洪水,南海子的麋鹿全部被消灭。20世纪50年代从英国带回几只种畜,1985年从英国五邦寺带回20只,定居在祖先故居南海子重建种群。目前国内另一个麋鹿繁育中心是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后野生种灭绝。19年底被盗运出国。只有18贝福特公爵在英国私人别墅乌邦斯动物园饲养的麋鹿在1956年第一次成群繁殖并回到家乡。麋鹿(又名四象)生活在沼泽和海滩。群居,日常出行。热爱水,擅长游泳和跋涉。以杂草和水生植物为食。雄性麋鹿有角,长达80厘米,每两年更换一次。雄性肩高1-3米,体长2米多,体重250公斤左右,尾巴长。雌性体重仅100公斤,尾巴长约60厘米。繁殖期为6-8月,有求偶斗争。怀孕大概10个月,每个宝宝1。大约3岁,性成熟,寿命20年左右。北京动物园1956开始展出,1975配种成功。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省中部黄海之滨,湿地面积7.8万公顷,地貌由林地、芦荡、草滩、沼泽地、盐裸地组成,属于典型的黄海滩涂湿地。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种类繁多,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2年7月,UNDP/GEF“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在该自然保护区正式启动。该项目通过开展能力建设、社区宣传、公共培训和设备援助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走进这片广袤无垠的滩涂湿地,处处充满原始古朴的特色。鸟类365,438+05种,哺乳动物65,438+02种,两栖爬行动物27种,鱼类65,438+050种,昆虫599种,植物499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365,438+0种,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禽异鸟成群,碧波芦苇,红果盐蒿尽收眼底,形成了一个南海子麋鹿苑位于北京市大兴县泉乡三海子,距市区14公里,占地60多公顷。这里有沼泽、草地、池塘、林地,是全封闭的生态环境,也是中国第一个散养麋鹿自然保护区。麋鹿,俗称“四象”,原产于黄河下游。其外形与马鹿、马鹿相似,但尾巴较长,性格温顺。明清时期,这里是皇家狩猎公园,开始散养麋鹿。1890后,由于永定河泛滥,八国联军入侵,麋鹿灭绝。1985年8月从英国引进20头麋鹿,1987年6月英国向麋鹿苑赠送18头麋鹿。这些麋鹿回到家乡后,长势良好,繁殖迅速,现在已经增加到三四百只。这里已经成为世界上繁殖成活率最高的保护区。麋鹿苑还引进了鹿,如海豚鹿、梅花鹿、白唇鹿、马鹿、水鹿、湛鹿、狍子等。这里成了中国鹿类动物的“博物馆”。
记得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