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健身:如何做一件自己不喜欢却很重要的事(一)

34岁生日前一个月,李习安帅气的照片出现在朋友圈。他又会演戏,那么帅,更何况他那么爱读书!

我看着镜子里困倦油腻的脸。

除了读书什么都不做。

突然想到,在深圳的三年,我成功的得到了想要的生活和收入,却不认识自己。

莫名其妙,一个念头闪过:我要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

我不是已经教行为改变三年了吗?我可以帮助那么多人爱上读书,每年读300本书。我有可能在运动中拯救自己吗?

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运动100天的目标:抗衰老健身100天。

从那天到2019年10月7日,我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打卡健身100天。

最终结果如下:

我是怎么做到的?

今天,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与你分享我的经验和方法。

1

阅读实践学校-火箭模型

如何做一件自己不喜欢却很重要的事?

基于行为改变设计和具身认知的原理,结合自己过去的学习经验,整理出一个行为火箭模型。

这个火箭模型分为四个部分:

◆信念:为什么要改变?为什么要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为什么我们经常会陷入绝望或者冷漠,觉得什么都没用?

◆微习惯:你可以通过改变信念来改变行为,但你还有选择。利用微习惯积累小成功,引发习得性成功,从而改变自己的信念;

◆目标达成:我会讲解如何把一个目标变成一个项目,先摸清现状,然后更聪明地格式化目标,缩小目标与极限的差距,实时监控过程;

◆知识管理:我将说明在100天的时间里,我是如何应用知识管理技巧,在不依赖个人教育的情况下,靠自己建立自己的健身知识体系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阅读练习火箭分为两部分:

?信念+微习惯是行动的主体,这两个要素是我们所有行为变化的核心;

?目标达成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是两个助推器,你一开始不需要。很多人因为一开始就想建立这两个完美的助推器系统,所以想在习惯性规划或者项目式规划中失败,结果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意志力,却还没有出发。

2

信仰;相信

“我35岁了。到了我这个年纪,大家不都这么油腻吗?”

“没用的。我以前试过几次。别瞎折腾了。”

以上这些“反正这个世界对别人来说就是这样,无所谓”的想法,其实是我们很多限制性的信念。

但是是什么限制了我们,让我们觉得就是这样,太难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自我限制的信念,大多数人有两种自我限制的信念:

◆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现状;

◆我觉得我没有足够的资源。

这让我想起年初的时候,在活动家年会上听到曹圣康先生的一段讲话。

他已经失明,不会说英语,但他仍然环游世界,学习登山、滑雪和游泳...

既然我看不见这个世界,那就让它看见我吧。

那天我坐在他旁边,看着他熟练地把手机放在耳边,听着声音打字,交朋友。对我来说,这是一次令人震惊的教育。

如何摆脱自我限制?

李欣频写了一本名为《特洛伊马生活程序》的书专门针对限制性信念;

还有一本书叫《规划最好的一年》,教你如何制定年度计划。有一部分教我们如何打破限制性信念。可以参考一下。

今天我的体会是,当你有一个想法,想做一件事,但是有很多“不不不”的限制时,你不需要刻意把它们当成障碍。它们只是你大脑保护自己的一种机制。

你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然后进入下一步:利用微习惯改变调整信念,获得学习的成果。

微习惯:从俯卧撑开始

我的100天健身其实一开始就没定目标。

在设定100天的目标之前,我们先养成了30天左右的微习惯。

注意这30天不是刻意的,而是放任的,只要每天做一点,直到100天的想法出现。

当我意识到我需要保持健康时,我没有冲到健身房去请私人教练——对不起,我两年前就这么做了。

我有一张年度健身卡。结果第二天去了一次,没有再去,直到健身房打电话通知续租。

补办卡的时候,我想这次一定要坚持下去。为了坚定决心,我发了五年卡,报了20个私教班。

……

结果又一年过去了,我一次也没去。

所以,这一次,我先告诉自己,别着急,既然你不那么喜欢运动,那就从俯卧撑开始吧。

所以每天洗澡前,我都会躺下来做一个俯卧撑。

做了两三天,我就想,都下来了,还要几个?!

所以五,10,二组10,三组10...

后来根据我的淘宝记录:

●5月26日,我居然在家里买了一对哑铃和一对杠铃!

●7月5日,买了两块砝码(表示铁上瘾)。

●7月19买了两块重(!!)

既然你在家那么高,为什么不去健身房?!

●于是我又故技重施,告诉自己只要洗澡、拍照、打卡就去健身房;

●然后——来这里的心态又起作用了,练就好...

根据《习惯的力量与瞬变》中提到的行为改变理论,我总结出在养成微习惯的过程中有三个注意点:

1.提醒一下。

2.如果太难,降低难度,先做就好。

3.做了就奖励自己。

首先要有一个提醒。

即使在你能看到人的地方,也要给自己一些锻炼建议。

比如我把手机屏保换成了李习安的腹肌;

门口放运动鞋;

把健身相关的书籍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

定期上健身专家的朋友圈;

其次,如果太难,降低难度。

我从来不坚持咬牙切齿,因为这就像用鞭子抽大象。这次它可能会听你的,但是它很可恶,根本不会主动。

我曾经有过一天背60个英语单词的经历。当时老师每天看十几天,坚持看。很痛苦但是效果还可以,但是老师一走,我就不想主动了。

所以如果我觉得太难了,我会确保先做,然后再尝试挑战难度。

最后,只要做了就奖励自己。

奖励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

内在的奖励是自我成就感,运动后感到无忧无虑,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是一种内在的奖励。

在习惯形成的早期,内在奖励不明显的时候,我们需要主动去获得外在奖励。

比如发朋友圈。不要小看这个动作,大家都不喜欢运动,所以当你告诉朋友你在运动的时候,大家还是会夸你的~

我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每次锻炼都要自拍5分钟,修图5分钟(不要脸)。

当然,好看的运动装备或者其他物质奖励也算。

在健身房的第一天之后,我给自己买了一双我想要很久的跑鞋。

先改变信念,再开始微习惯;

也可以先直接行动,先从微习惯开始,用微习惯打破限制性信念。

我不太喜欢运动,所以选择了第二条路。

因为篇幅问题,我们今天只讲了100天火箭模型的核心部分:

★信仰

★微习惯

有了这两个要素,你就可以挑战一个你不喜欢却很重要的东西。

除了核心,还有两个助推器系统:

★目标达成系统

★知识管理系统

这两个助推器能帮我们做什么?

微习惯只能帮助我们入门,但要想走得远,就像火箭要飞得远一样,这两个系统很重要。

如果你有兴趣,请留言告诉你接下来想做的挑战和谜题。

再说下一条。

用读书过着100种生活,我是彭小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