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岗位条件第1条液压支架人员必须熟悉液压支架的性能和结构原理、液压控制系统、操作规程和工作面控顶方式,能够按照完好标准维护液压支架。只有通过培训和考试后,他们才能上岗工作。第2条安全规定,采煤机开动后,必须及时移架。当支架与采煤机之间的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或发生冒顶或片帮时,应停止采煤机。第三条:必须掌握支架的合理高度:最大支架高度不得大于支架的最大使用高度;最低支撑高度不得低于支架的最低使用高度。当工作面实际采高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报告班长采取措施。第四条。严禁在井下拆卸和检查立柱、千斤顶和阀组。整体更换时,缸体应尽可能收缩到最短;更换阀组的橡胶软管和液压部件时,必须在“无压力”状态下进行。第五条。拆卸和更换零件时,必须戴上防尘帽。禁止将高压暴露指向人体。第6条备用液压软管、阀组、液压缸、管接头等。必须用特殊塞子塞住,更换时用乳液清洗。第七条。修理主路时,必须停止乳化液泵并采取锁紧措施,止回阀应戴在前一级压力上。第8条严禁随意拆卸和调整支架上的安全阀。第九条移架必须按操作规程规定的顺序进行,不得擅自调整或在多个位置操作。第10条。使用相邻帧移动帧时,应站在前一帧操作下一帧。该架必须站在安全的地方,操作时面向煤壁。禁止将身体探入刮板输送机挡煤板内或在踏板液压支架底座前端操作。第11条移架时,其下方和前方不得有其他人员工作。当移动末端支架和过渡支架时,必须在其他人员已经撤离到安全位置后才能操作。第12条。当移架受阻时,必须查明原因,不允许强行操作。第13条必须保证支架紧密接顶,初撑力符合规定要求。顶板破碎时,必须提前支护。第14条处理支架上方冒顶时,除遵守本规程外,还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安全措施进行操作。第15条。支架降柱、移架、放煤时,需要打开喷雾装置同步喷雾。操作准备篇16准备好扳手、钳子、螺丝刀、套管、小锤等工具,以及U型销、高低压管、接头、密封圈等备件。第17条。检查支架是否歪斜、倒架、咬架,支架前端和支架是否有冒顶、片帮的危险,顶梁与顶板的接触是否紧密,支架间距是否符合规定,支架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或甩动,顶梁和掩护梁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第18条检查结构件是否有顶梁、掩护梁、侧护板、千斤顶、立柱、推杆、底座箱等。有无焊接、断裂或变形,连接是否脱落,螺丝是否松动、卡死和扭曲。第19条。检查液压部分,高低压软管有无损伤、挤压、扭曲、张紧、破皮,浸苦组阀门有无渗漏,操作手柄是否齐全、灵活可靠,置于中间停止位置,管接头有无断裂,U型销有无缺失;千斤顶和支架与刮板输送机的连接是否牢固(严禁软连接)。第二十条。检查电缆槽(挡煤板)是否变形,槽内电缆、水管、照明线路、通讯线路是否敷设良好,挡煤板、铲煤板、连接是否牢固,溜槽是否畅通,采煤机能否顺利通过;照明、信号锁定、洒水、喷雾装置是否齐全、灵活、可靠。第21条。检查铺网面,铺网质量是否影响移动架,连接的电线接头是否会伤人;大坡度工作面、端头过渡支架、刮板输送机防滑锚固装置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第22条放顶煤工作面还应检查后部输送机是否移至正确位置。第23条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向班长汇报;如果支架有可能倾斜、坠落、咬架,影响对顶板的控制,则应准备必要的千斤顶、短节锚链或单体支柱,以便在下一步移架时进行调整和校正。操作顺序第24条正常移框操作顺序:1。收回伸缩梁、挡泥板和侧挡泥板。2.操作前探梁的旋转千斤顶,降低前探梁,避开前方的障碍物。3.降低立柱,使顶梁稍微远离屋顶。4.当支架可移动时,立即停止立柱下降,并将支架移动到规定的间隔。5.调整机架,使千斤顶和刮板输送机保持垂直,支架不歪斜,中心线符合规定,整个工作面支架排列成一条直线。6.提升立柱的同时调整平衡千斤顶,保持顶梁与顶板紧密接触约3-5秒,使支架达到规定的初撑力。7.伸出伸缩梁,使挡板靠在煤壁上,伸出侧挡板,使其靠近相邻的下支架。8.将所有手柄拉回到“零”位置。第二十五条。过断层、老巷、破碎顶板带、高压力时,移架作业顺序为1。按照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支护或超前支护,以缩短暴露时间,尽可能减少顶板暴露面积。
“稍微施工一下就很容易中标。”关于施工企业、获奖业绩、在建建造师、企业荣誉、资质等级、工商信息、法律诉讼等信息,请访问仲达咨询、施工链接或关注仲达咨询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进行查询。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