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运动员不同于普通业余运动员。他们平时的训练有多严格?

老阳的助手任然被戏称为“看球见猝死”——你很少能看到像他这样甚至想过怎么死的人。不过任然是真的爱看球,尤其是很多缺乏关注度的比赛,从篮球的NBL到足球的乙级联赛...借着CBA选秀的机会,任然想谈谈他认为业余球员和职业球员的差距在哪里。在上午的CBA选秀中,王少杰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本赛季的状元。其实在选秀之前,北大的核心也是上赛季CBA星锐挑战赛的MVP。和NBA冠军锡安·威廉姆森一样,基本锁定了第一的位置。新上任的京控集团主教练马布里,上任不久就远赴古巴夺冠,并亲自到访王少杰。他已经把邵杰纳入了新赛季的计划。事实上,邵杰不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他在CBA的未来才刚刚开始。就之前的选秀来看,大学生和草根选手并不是选秀的重点,职业选手几乎占据了选秀的所有入选名额。有天赋的大学生球员王力可邵杰太少,像曹周昉芮这样不愿意参加选秀的草根、普通CUBA大学生运动员,是很多选秀球员的本来面目。在今年的选秀大会上,16的运动员最终脱颖而出,被各队选中,而知名街球运动员周锐、“佛山林书豪”钟贤超等6名草根运动员无一例外地落选。

所有的草根玩家都落选了也就不足为奇了。专业和业余的差距有多大,从这几年的选秀就能看出来。上赛季,吉林队的姜宇星和天津队的刘帅是新秀中发挥最好、出场时间最多的内地运动员。他们来自NBL,这也是一个职业联赛。除了平台不同,他们和其他CBA运动员在训练方式上没有区别。方雷军,西北工业大学的明星,去年在选秀大会上被北大选中,我在安看过很多大学生运动会。虽然小伙子的能力在陕西当地的野球圈早有名气,但他只在北大度过了象征性的一个赛季,上场时间很少。如今他已经远离职业篮球多年。

有很多球迷抱怨中国职业篮球的选拔方式,认为身高不应该是选拔的唯一标准。这个选拔是否科学不讨论,但其实从体校到青年队再到成年队,他的训练水平和对抗水平都远远高于我们现在的校园篮球训练水平。这种差距往往比我们想象中的身高差距要大得多。不是职业选手的身高决定了他比基层和大学生选手强,而是训练的方式和强度决定了业余和职业的巨大区别。以中国的大学篮球为例。他们的训练,无论时间还是强度,都普遍低于青年队的普通职业球员。就连被CUBA公认为中南大学“魔鬼教练”的白江教练,这位曾经从南方男篮走出来的教练,也培养了不少中南大学男篮,但和大部分职业球队还是相差甚远。

如果说大学球员之间有差距的话,更不用说就是上面提到的周锐这样的草根街球手。周锐虽然选秀体检成绩不错,但是13的三分球他打出了11的成绩。但他很难进入CBA球队的视线,CBA球队通常只出现在街边球场。你要问草根明星真正打职业是什么感觉?是真的不一样还是专业团队有偏见?

今年年初,我偶然在珠海看了一场狼勇士的比赛。当时效力于东南亚职业联赛ABL的球队包括有“佛山林书豪”之称的钟显超和狼勇士,珠海的对手是菲律宾火焰。队里有两个波多黎各老熟人,一个是2.20米的拉莫斯,一个是在尼克斯打球的皮特曼。钟昀呈的身材在突破面对这两个内线怪物的时候根本无法完成进攻,而且他从小在野场上踢球的习惯让他组织球队串联也不现实。狼勇士主教练虽然知道很多球迷是冲着他来的,但也不敢多用。大概是一场比赛给他的球还不到半个,甚至这么短的时间也只是在球队落后近30分的时候。

不甘心就是不甘心,也确实有返乡的热情。其实我和这些草根球员接触不多,但我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感受到他们对篮球最纯粹的热爱。这一点我在很多职业运动员和梯队子弟身上感觉不到。以著名的街球运动员吴悠为例。每次和他接触,都能感受到他对篮球的真挚热爱。每年夏天,他都自费去美国实习。他曾经告诉马劳,只要能在休赛期和他一起练习,他愿意做任何事情。相比之下,我们的年轻运动员在日复一日封闭的梯队里训练,有些人真的已经失去了对篮球本身的热爱。其实不难理解,当我们把兴趣爱好变成工作的时候,你很难对这项运动保持更多的热爱。

理解归理解,但反差大让人看着不舒服。吴悠的日落东单,或者钟贤超的广东村赛,上座率和关注度都非常高,从选手到观众的投入都相当“专业”日落时分去过东单两次。刚开始不大的东单篮球场挤满了人,看球的都是篮球迷。站在低点外面真的什么都看不到。球员们在球场上真的很努力。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赢得比赛。他们都是因为兴趣爱好而用球说话,但是打得很激烈,亮点很漂亮。

反观这几天在全国各地举行的U21男篮锦标赛,即使广东队派出了杰夫胡这样的名将,上座率也是微乎其微;在某些赛区,领先的队伍被打成22-0(我就不说是哪个队了)。教练坐以待毙,没有叫暂停,看着本可以赢的比赛轻松输掉。双方球员也是垂头丧气的好像在走过场,有些球防守的时候连手都懒得伸。有时候我不得不为他们感到难过。一方面是想入行的业余选手,在露天苦战。另一方面,也有职业比赛有固定的裁判,但他们踢的比赛就像例行公事。其实我有时候也在想,如果双方换个环境,换个心态,会是什么样子。虽然有句话说的好,不要拿自己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饭碗,但是还是要劝那些人,不要在自己手里的时候去砸别人的饭碗。

水平越高的球队越封闭,哪怕只是一支接近职业篮球水平的高校球队。王少杰和吴悠去美国玩街头游戏,一直念叨着“张导演要是知道了,非骂死我不可”。专业和业余之间确实有这样一道门,他们出不去,你进不来。其实在国外,很多NBA球员也会在休赛期参加一些不专业的比赛。比如德鲁联盟现在已经形成了品牌,哈登威少詹姆斯欧文等球星都在夏季的德鲁联盟打过球。

就拿我们来说,即使CBA不让球员参赛,他们的青年队或者U21队有没有可能和本土球队进行适当的交流,哪怕是为了晋级,也未必是坏事。当然,即使现在选秀允许草根选手参选,我们也能明显看到双方在竞技水平上的明显差距。但无论喜爱程度如何,草根明星更接地气,自带流量,关注度不低于一些职业选手。这和竞技水平无关。至少在篮球方面,他们更简单,更纯粹。这和能力无关,和态度有关。

以现在的职业联赛体系和能力的差距,任何一支球队都很难在几年内给草根球星机会,但越来越多的球队对优秀的CUBA球员表现出了开放的态度。这次选秀的前三名都来自大学校园。其实人类的现实并没有错。我们普通人有时候也要向生活低头,但是当有人为了梦想而挑战的时候,即使曹周昉瑞这样的草根,显然也不能像堂吉诃德一样几次试稿,我们还是应该为他鼓掌。

毕竟有梦想的人是应该被尊重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