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历代政治得失三感
1,我们已经领先世界几百年了,政治上,经济上,当然钱穆这里主要说的是社会治理体系。只是到了明朝中后期,接连遇到很多奇葩皇帝,才逐渐把大好局面给毁了。西方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迅速从野蛮上升到现代文明。即便如此,在清朝逐渐落后于世界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康乾盛世、民国思想家回归等现代亮点。在整个两千年的时间里,与西方列强相比,我们抵御周边环境入侵的稳定性仍然很高,统一性和连续性是独一无二的,发展趋势是走向平等、自由、博爱。我们不能在政治上、人道上、社会上扼杀我们的“封建时代”。
2.在各种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一种“臃肿”的问题今天依然存在;中国早就奖励学者了,说平民爬到宰相就不错了。不像在西方,学习好的都是牧师骑士商人。我们聪明人读书然后想当官。做官的人多了,事情也复杂了。这就好比一个人太胖了,整个国家都胖了。这不太好。大量的人才精力消耗在低效繁琐的文档处理上。这种脂肪层下的安定繁荣,必然会给政府之外的社会阶层带来更大的负担。比如郎咸平团队计算的房价,70-75%是地价和支持政府的各种税费。一方面,制度创新更加直接和迫切。我希望我能从一个灵活的胖子洪金宝变成一个勤奋努力的李小龙。
3,即使在长治久安的盛世,知识分子家族最多也只能延续三代。如果钱老说的是真的,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像美国、日本、缅甸、韩国、俄罗斯(普京的父亲好像是斯大林的高级厨师)、新加坡这些国家的政治家,基本都是第二代,第二代做得还不错,但也渐渐接近尾声,第三代很可能要大换血。另一方面,社会上层也处于第二代接班的阶段,会面临第三代从大家身边消失的问题。到了第二代,同龄人可能很难固化和跳跃,但到了第三代,政治、经济、社会阶层会更加平等、自由、法治。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哲学至少有一个功能,就是减轻人的任意性。钱穆先生说:我们讲历史,可以让人少一点武断。因为事情太复杂,利弊得失,看了很久,都在历史中布局;历史毕竟是客观事实。历史没有错。错的是不重视历史,不做参考。用他们的话做这篇文章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