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游泳锻炼对身体大有好处,但有四种情况不建议游泳。你知道吗?
经常游泳有什么好处?四肢得到锻炼。游泳时,利用四肢的力量推动身体前进,腰腹部肌肉保持游泳姿势。因此,游泳可以锻炼全身多块肌肉,有助于塑造形体,增加肌肉组织比例。
有助于减肥。游泳可以更好的消耗热量,游泳60分钟消耗的热量可以达到400~700卡。同时可以锻炼腰部、臀部和四肢,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提高肺活量。游泳时,呼吸频率与动作相配合,使每次呼吸拉长,肺组织弹性随时间增加,肺活量扩大,肺部疾病风险降低。
提高免疫力。在冷水刺激下,人体很容易适应温度变化,提高免疫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提高记忆力。研究表明,游泳可以增加大脑的血流量,有益于大脑健康,保持记忆力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便秘的辅助治疗。坚持游泳可以加快胃肠道的蠕动,有助于缓解腹胀、便秘等问题。
哪些人不适合游泳?耳疾患者。鼓膜穿孔的人不能游泳,以免水通过穿孔流入中耳腔,导致急性中耳炎;聋哑人也不能游泳,因为耳朵里调节平衡的器官已经受损,平衡力减弱,游泳时可能会溺水。
酒后,空腹,饱腹。酒精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削弱心脏的收缩力。饮酒后可能出现呕吐、恶心和头晕。此外,饮酒可促进全身血管扩张,导致体温下降,促进能量消耗,酒后游泳可能会造成溺水风险。
吃饱饭后不能马上游泳,以免影响消化,导致消化不良、呕吐或腹痛。不能空腹游泳,否则会降低食欲,削弱消化功能;容易出现低血糖,甚至可能因为头晕、疲劳而溺水。
患有传染病的人。有肺气肿、体癣、结膜炎或沙眼,以及肝病、传染性极强的皮肤病时不能游泳,否则病情会加重。另外,皮肤受损时不能游泳,以免引起感染。
患有严重心脏病和高血压的病人。游泳时,心脏负荷重,全身耗氧量增加。心脏病患者可能因为心肌收缩不足而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游泳时可能会晕倒,从而引发意外。此外,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较弱,游泳时可能会出现头晕、心绞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