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气势——壶口瀑布

黄河的气势——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蓟县西南49公里的南村坡和陕西省宜川县壶口乡之间。河的两岸都是山,河底的岩石被冲刷成一条巨大的沟渠。滚滚黄河水在这里流过,倒挂着。如果马直冲进沟里,浪涛滚滚,咆哮如雷。明代陈的《壶口秋风》诗中有一句“秋风卷起千浪,一夜红”,可谓壶口瀑布的真实写照。

壶口瀑布的形成是地质演化的结果。大约一两百万年前,壶口下游的龙门地区因地壳运动形成断层,黄河从断层中流过,形成急流瀑布。因为河流多年来对河床底部的侵蚀,使得瀑布不断向上游下落,不断后退(即溯源侵蚀现象)。久而久之,坚硬的岩石经不起巨大的水力冲击。

在这种源头侵蚀下,瀑布以每年3 ~ 4厘米的速度后退,从而将瀑布的位置从龙门移到了壶口,至今已经上移了65公里。壶口瀑布的宽度和高度都不大,但它的流动动量却很可观。冬季旱季,河水结冰,涓涓细流,给人以美感。4月初,一旦冰川解冻,壶口瀑布流量突然增加到每秒1000多立方米(最高达到8000立方米)。这时,夹杂着大量冰块的巨大洋流砸了下来,如咆哮的狮子和老虎,震撼着大地。

夏季,随着下游水位下降,落差加大,巨大的瀑布决堤,水柱如箭直入云霄;一个水柱瞬间变成了一个个微小的水滴,然后又被塑造成一片朦胧的白雾,偶尔还会出现“七彩彩虹”。秋风时节,千溪万谷汇聚,河水流量猛增到每秒3000多立方米——所有瀑布连成一片,洪波怒吼,激流翻腾,声如雷鸣。场面很壮观。

壶口瀑布有许多奇特的景观,如“烟从水底来”、“虹舞无雾”等。在湍急的瀑布下,水雾升腾,如同从水底翻腾而出的烟雾。水雾被阳光折射形成五颜六色的彩虹,从天空插入水中。奇石也是壶口瀑布的主要奇观。黄河落下的地方,也就是壶嘴中间,闪烁着一种闪亮明亮的奇石,叫龟石。它能随着水位的波动而起伏,无论水的大小,总会露出一点点,给壶口瀑布增添了几分神秘。

壶口瀑布下3000米的河中还有一块巨大的奇石,叫孟门山。巨石上镌刻着北魏徐根潭所写的“列镇匡柳”四个大字。这条河交叉,然后汇入一条河。这也是人们观看“孟门夜月”的地方。每年农历十月,夜幕降临蒙门,可见明月高挂河底。站在南北,明月两行落在水中;从北向南望去,水中明月合二为一,迎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