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梵高去世前只卖出一幅画?后期是谁把他的画推向世界的?
梵高最后一幅作品《麦田与乌鸦》——天黑了,路的尽头被广阔的麦田淹没。不知道通向哪里,西部寒鸦是孤独旅途上唯一的伴侣。
他的悲剧源于当时人们对艺术的认识,认为绘画是写实的,应该表现更多的细节。就像要一个4000万像素的相机,拍一个很好的夜景,拍一张月球上面的陨石坑(感觉是在做广告)。
当时的名画《女神游乐场的酒吧》——马奈。
而梵高却觉得细节越多,作品就越美。所以他对色彩有着疯狂的偏好,用高明度、纯净、明亮的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不,他的画没有线条,只有色彩,画布上全是色彩,没有点、线、面,没有任何细节。就像美颜一样,需要磨皮,去掉所有细节(痘痘),脸要瘦(画面失真),然后把亮度、色彩、对比度调到最大。在当时的人眼里,那是辣眼睛,太假了。
但是梵高说,我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梵高的作品《加西博士画像》以1990(他的最高出价)拍出了8250万美元。
所以它的作品直到他去世才被认可。
那么是谁把他的画推向了世界呢?
梵高出生于一个著名的艺术商人家庭。事实上,他本可以衣食无忧。但是因为他的坏脾气,家里的每个人都不喜欢他,除了他的哥哥西奥。
但即使他的哥哥很努力,也只卖出了一幅画,梵高死前的《红色葡萄园》。可见这幅画的风格还是挺正常的。但是之所以卖不出去,不是因为画的不好看,而是因为价格太高!并且拒绝降价。你说卖五毛钱我还会买。
红葡萄园——400法郎,我不知道当时值多少钱,但肯定不止400人民币。
乔安娜年轻时失去了丈夫,丈夫留给她除了一个一岁的孩子以外的上百幅梵高的画。我们做什么呢她是一个天生的炒作大师。在过去的十年里,她举办了七次梵高艺术展,那些画都是只供展览,不出售的!除非价格很高。而且这期间他一直在整理出版梵高的各种资料,就像他最近一直在吹捧比特币,这是一本关于梵高作品价值的很棒的书。最后,第七届艺术展引起了社会反响,打开了美术馆的大门——把作品送到美术馆就相当于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就像得到了免检认证一样。经过这样的投机,梵高的作品在1915左右达到了30万法郎,25年升值了1500倍!
看到梵高作品的艺术(经济)价值,1973年,荷兰政府(通过各种手段)以600万美元的超低价格从梵高家族手中买下了近千幅梵高的作品。
而这种好事(占便宜)一般是日本人少不了的。1987年,日本人以3950万美元买下了梵高的名画《向日葵》。
但后来鉴定,日本人拍的画是假的,大概叫偷鸡不成蚀把米吧。你怎么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