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起诉四家公司:虚假推广交易。
小红书起诉四家公司:虚假推广交易。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深入发展,“种植笔记”在刺激购物意愿、引导消费决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红书起诉四家公司:虚假推广交易。
小红书起诉四家公司:虚假促销交易1如今,消费前搜索“种草帖”已经成为现代年轻人提前了解商品的重要途径,这也吸引了一些商家将“种草帖”作为一种营销策略,代购行业应运而生。
19年10月19日,小红书宣布正式对微媒通知、成宝、南靖贻贝等四家通知平台及MCN机构提起诉讼,要求其“停止针对小红书的虚假推广和交易行为”,索赔10万元。
红星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在种草帖的灰色产业链背后,品牌、MCN公司、通知平台、广告帖发布者相互配合。品牌借助提供业余招聘服务的通知平台,或与提供虚假种草服务的MCN公司合作,以产品置换或产品置换的方式,雇佣业余爱好者或网络名人博主发布种草帖子,报酬较低。有的甚至要求员工自己在电商平台下单,发布种草帖子后再退款,达到刷单的目的。有些品牌会对种草帖的内容做出明确要求,产生定制化的“种草帖”。
被诉公司合作人才超过100人。
"一般来说,服务费低于10% "
据了解,近一个月来,小红书已实施三轮虚假种草管控行动,共封禁81品牌及线下机构,处理虚假种草笔记172600条,违规账号53600个。治理范围覆盖整个“代写”产灰链条,从有假草种植的需求方,到提供假草种植服务的外部MCN机构平台。
资料图。年轻人消费分享平台小红书总部办公楼。
天眼查显示,此次起诉的通知平台南京贻贝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小微企业,注册资本65438+万元,经营范围包括媒体技术研发;互联网信息服务;网页设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各类国内广告;摄影服务;艺术设计;计算机图形设计和制作;企业形象策划;视频制作等。
65438 10月20日,上述公司负责人王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种草应该是目前广告行业人才常用的营销方式。公司的营销商业模式主要是品牌委托,然后对接合作的小红书达人(网络名人博主)发产品,最后小红书达人发种草帖。
平台招聘截图
目前和南京青口合作过的小红学者有100多人,都有一定的粉丝基础。至于如何保证种草帖的真实性,王明表示,公司只是起到一个中间传递的作用。发货后,达人写下自己的体验笔记。达人的内容创作完全基于达人自己的想法和调性。大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分享,不会影响达人自己的创作内容,而品牌会发一个简单的产品介绍,“一般不会介入(种草帖)”。
平台招聘截图
王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公司“对于这类业务的报酬,一般不收取10%的服务费。这个服务费是因为我们的同事和人才的人力成本。”
对于此次起诉,王明表示暂时不了解情况。“我们也不想给用户带来虚假的东西,违背了我们这个行业的初心。”
以产品或产品加费用作为报酬。
有品牌定制“种草贴”
此外,通知平台APP、小程序、各种通知群也是种草岗招聘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这些平台的受众更倾向于没有庞大粉丝群的普通人,也就是“业余爱好者”。这些平台的介绍有“网络名人媒体任务公告平台”、“汇聚众多品牌/pr/kol/koc/素人”、“找到你要推出的产品”、“人才种草/测评/带货”等等。
以业余招聘平台“蟹通知”为例,品牌、运营公司、个人品牌、电商公司都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为主通知。平台主账号深圳市数池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位客服人员告诉红星新闻,平台会严格审核发布信息的MCN机构的背景,暂时不会收取佣金。平台的基础服务是免费开放的。
资料图。
红星新闻记者观察发现,单个产品的招募人数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品牌多以产品或低回报的产品换取业余爱好者在社交平台分享产品经验。比如某品牌霜草种植视频,需要招募50名护理美妆博主,要求收到样品后一周内发布种植视频,奖励是价值109元的霜草正装。
这些草贴最终的发布平台包括小红书、Tik Tok、微博、哔哩哔哩等。产品类型包括护理、美妆、食品、服装、日用、母婴、宠物、店铺探索等。图文形式的种草帖奖励,除实物外,通常不超过1000元。高价的多为探店型,根据粉丝基数不同,最高近万元。
有的品牌还要求员工在淘宝搜索产品关键词,自己下单,收到产品后按要求在小红书等平台发布种草帖子,帖子内容审核通过后品牌会退款。在某护肤品牌修复系列产品的通知群里,红星新闻记者看到群里人数是164。
红星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品牌会对种草帖子的内容做出明确要求。以一款护肤品为例,记者问作为业余爱好者如何写一款草贴。该品牌表示,有必要强调产品的功效,包括抗过敏、敏感皮肤使用、淡化红血丝等。,并提到了产品的卖点,如大牌平换、“便宜大碗”(便宜好用)。
小红书公关部相关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我们的审核是多管齐下的,主要是机器拦截、人工审核、举报回复等形式。”据了解,这种帮助商家和博主进行虚假推广的行为,对平台内容生态和平台信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如果营销内容量比较大,达到几十个或者几百个,文案会有大量的雷同,时间节点相似,会形成明显的异常数据。
小红书状告四家公司:虚假促销交易2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在消费前查阅网上的“种草注意事项”,期待“体验过的人”在价格质量、使用体验、注意事项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消费者货比三家的心理使得“种草经济”蔚然成风,以网络名人的店铺探秘、开箱评价、好物分享为代表的各种“种草笔记”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很多《种草笔记》打着分享的名义营销,不仅没有提升消费体验,反而把分享当成了“割韭菜”的利器,严重透支了消费者的信任。让《种草笔记》回归真实,不让“假草”透支信任,是每个消费者的迫切愿望。
真实是《种草笔记》的生命线。和朋友吃饭,打开手机搜索附近的美食排名;对某个颜色的口红感兴趣很久了,我会翻翻美妆博主的试色笔记。安排家庭出游,先看热门打卡地的业余分享...人们对《种草笔记》的青睐,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自发分享的真实性。相比明星代言、网络名人带货,业余爱好者的反馈往往因为不涉及利益而更加中立客观,既能帮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商品,又能避免“踩坑”。
来自第一人称的评价对促进消费行为有天然优势,“种草经济”的兴起源于对第一人称分享的信任。正因如此,一些商家将营销触角从网络名人大V扩展到普通人,有的甚至不需要体验任何产品,只需复制商家提供的图文模板,就可以发布笔记并获得报酬。
营销无可厚非,但不能以牺牲消费者的信任为代价。用户信任是“种草经济”的流量密码,保持真实是“种草笔记”应该始终坚守的底线。利益驱动的“种植笔记”背离了分享的初衷,数据泛滥、过度宣传、欺诈等问题频频挑战消费者的鉴别能力,也考验着网络世界精心构建的信任空间。如果商品质量不达标,再巧妙的说辞,再漂亮的滤镜,都无法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还会破坏市场秩序,影响商家的信誉。
从最初的“好评返现”到包括品牌、中介、业余用户、水军等各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完整链条,“种草笔记”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灰色产业。要想彻底根除“假草”,不能只靠“种草”的自觉,还需要多方合作,形成合力。
互联网平台作为《种草笔记》发布的第一门户,应该切实担负起监管的责任,通过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合理的规则捍卫社区生态,避免《种草笔记》成为“骗民指南”。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是防止虚假营销的有力武器。2021 10 2月22日,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剿、打击流量诈骗、黑公关、网络水军”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网络水军雇佣职业写手、虚构“种草笔记”、“网络名人评价”等现象,“种草经济”迎来强监管。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深入发展,“种草笔记”在刺激购物意愿、引导消费决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期待《种草笔记》能够珍惜信任,去伪存真,以更真实的体验、可靠的判断、周到的提示服务大众,真正成为消费者不可或缺的“导购员”。
小红书起诉四家公司:虚假推广交易3“业余招聘”、“免费更换”、“招募千粉KOC探店”...打开第三方通知平台,付费推广和招聘应运而生。
19年10月19日,小红书正式对微媒通知、成宝、南靖贻贝等四家通知平台及MCN机构提起诉讼。小红书表示,这些机构从事“代写、代发”虚假草笔记的业务,帮助商家和博主进行虚假推广,对平台内容生态和平台信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为此,小红书要求上述机构立即停止针对小红书的虚假推广交易,并赔偿小红书经济损失654.38+00万元,赔偿金将用于平台虚假种草的治理。
假植草的桥梁
“小红书里很多笔记真假难辨。我常常在种草后被激情地安置。收到货的时候发现和我说的完全不一样,感觉被骗了。”消费者李冰(化名)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小红书的虚假广告具有迷惑性,让她频频“踩雷”。
这些虚假广告从何而来?记者发现,在“红通知”、“微媒通知”、“番茄通知”等平台上,承接品牌需求的品牌或第三方中介,以0-1000元不等的实物/服务或现金,在小红书、Tik Tok、微博、哔哩哔哩招募大量素人制作内容。
在平台的招聘信息中,发布者会注明博主类型、粉丝数量等要求。推广内容包括护肤品、化妆品、服装、奶粉、文具、线下店等。稿费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通知平台上招募素人的机构,一般是以成宝、南靖贻贝为代表的品牌方或MCN机构,代表品牌的营销需求。
通过第三方平台,品牌方、MCN机构链接业余博主,假种草已经发展成为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小红书官方数据显示,自2021,12年6月6日开展“虚假种草”专项治理以来,小红书已封禁81品牌及线下商家,处理虚假种草笔记172600条,违规账号53600个。
而小红书的虚假种草管理,将客户端扩展到了第三方中介。对此,小红书“虚假营销”治理专项负责人表示:“只治理平台内的虚假内容和账号,治标不治本。所以要切断上游品牌对写发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打击这个灰色生产链。”
对非法营销的治理将成为一种长期行为。
在小红书的“社区规范”中,记者看到,小红书不鼓励发布营销或导流信息,包括虚假宣传、虚假交易等。,也不鼓励分享的产品和内容无关痛痒,没有真实体验,没有还原真实感受。过多引用商业准则或过多使用官方宣传语句。社区公约还特别提到:“如果你在分享和创作过程中受到商家的赞助或促成,请申报利益。”
近日,在“网络生态治理”行业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薛军提出,网络黑灰产产业链主要有三个环节:一是需求方希望利用黑灰产实现流量欺诈;二是承接需求的第三方运营机构,比如刷机公司;三是接收大量类似“刷”和“刷赞”任务的零散参与者。
记者发现,番茄公告等部分平台已经下线,但仍有部分公告平台活跃。在“螃蟹通知”小程序上,依然有源源不断的推广招聘信息。除了小红书之外,还涉及到Tik Tok、微博、哔哩哔哩、汽车快消、淘宝等平台的推广。
北京中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展律师告诉天目新闻记者,从法律角度来看,发布“虚假种草”信息属于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的范畴。小红书对“假种草”相关机构和账号的处理和起诉,主要是基于小红书注册协议等内容形成的约定,为小红书及其用户设定了权利和义务。如果使用小红书账号的个人或主体在使用账号的过程中违规,小红书可以相应封禁其账号。使用账户中的不当违法行为给小红书造成经济损失或名誉损失的,可以追究其相应的赔偿责任。
杨还表示,作为平台,对相关账号发布的内容应加强核查措施,对违法内容和用户应主动或根据用户投诉举报进行相应处理。平台也要注意引导相关账号发布真实健康的内容。
10月5日,65438国家网信办就新修订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提出应用程序提供者应当规范经营管理行为,不得通过虚假宣传、捆绑下载或者使用违法不良信息诱导用户下载,不得通过机器或者人工手段刷单、刷量、控制和评价,制造虚假流量。
“我们将长期坚持对非法营销的治理。这是一场持久战,有许多治理困难无法通过单一平台完全克服。”小红书主编沈炼表示,比如微媒宣、红宣这类第三方接单中介平台,目前还没有找到特别好的办法来打击,但小红书会继续尝试,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