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利与弊

一、拔罐的好处:

1,放血退烧

中医认为,发热可分为阳上发热和阴虚发热,拔罐放血适用于缓解阳上发热。因为阳气充沛,所以气血必然充沛。拔罐放血可以减少血液,从而减少血液中的邪热,使身体的气血恢复正常。

2.出血止痛

中医认为,对于有疼痛症状的疾病,经络必然是不通的。拔罐放血可以直接把经络中的瘀毒邪引出来,调整阻滞现象,疏通经络,缓解疼痛。喉咙痛和偏头痛等症状可以通过拔罐和放血来治疗。

3.泄火泻火

火热失调可导致多种疾病,导致口舌生疮、四肢肿痛、烦躁、发热等症状。拔罐放血可防止邪火随血泻下,适用于各种热证的治疗。

4.止血消肿止痛

当人体因气滞血瘀而停滞不前时,就会引起体内的肿痛。拔罐放血可以直接消除局部经络中的气血瘀滞和邪气,使经络畅通,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5、放血排毒

在病理状态下,机体由于自身功能失调,无法抵御有毒病原体,会导致体内热毒,出现疮、溃疡、坏疽等症状。拔罐放血不仅可以将侵入体内的毒邪随血液排出,还可以调血理气,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抑制疾病和邪气的扩大或复发。

6.止血止痒

皮肤瘙痒是感冒血的表现,所以中医论证中有“先治风,先治血”的治疗原则。拔罐放血可以调血理气,促进血液循环,迫使感冒消散,达到祛风止痒的效果。

二、拔火罐的弊端

1、拔罐放血如果操作不当,消毒不彻底,容易导致皮肤损伤,导致细菌入侵,引起感染。

2.过度拔罐放血容易导致患者气血不足、阳虚,长期影响心脑供血。

扩展数据:

拔罐后肤色的含义;

1.如果罐上的印章呈紫黑色、深色,一般说明有瘀血,如月经失调、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当然,如果患处严重受寒,也会出现紫黑暗痕。如果印痕持续数天,往往说明病程已久,需要更多的治疗。如果动壶上有大面积的黑紫色印痕,提示因寒引起的面积很大,应对症处理,驱寒祛邪。

2、易拉罐印紫色有斑块,一般可提示寒凝血瘀。

3.坛子封口散在紫色斑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证。

4.淡紫青带斑,一般为虚证、血瘀证。如果呈现在肾俞穴,说明肾虚,如果呈现在脾俞穴,说明气虚血瘀。此点常伴有压痛。

5.坛子印鲜红鲜艳,一般表示阴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痕。

6.罐印鲜红且分散,一般出现在大面积罐后,不高于皮肤。如果集中在某个穴位及其附近,说明该穴位所在的脏腑有致病因素。(临床上,拔罐是用来找这种红点的,针灸是用来治病的。)

7.罐头印灰,摸起来不温不火,多因虚寒湿。

8.罐头封口表面有皱纹,微痒,说明普通感冒和潮湿。

9.罐内有湿气,说明这个部位有湿气。

10,罐封上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里有血,就是湿热毒的反映。

11.如果拔罐部位出现水泡,水肿,水汽过多,就会显露出气的证候。

12,绛红色,紫黑色,或红斑,或微痛而身热,表示热毒证,无身热者,表示瘀证。

13,肤色不变,摸上去不温不火,提示患了虚证。

14.如果抽吸后没有罐迹或有,开罐后立即消失,颜色恢复正常,则说明病情尚轻。当然,如果不按时挑洞,也会发现没有锅迹。不能以一次为依据,要拉几次才能确认是否有症状。

拔罐后一定时间内不要洗澡,不要感冒,否则会无病引发疾病,甚至更严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