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为什么选择邯郸而不是有黄河太行山之险的晋阳?
邯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赵朝的邯郸,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位于东部靠近华北平原的平原地区。虽然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接连发生吞并战争,但中国自始至终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耕和手工业为生产基础。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幅员辽阔,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农业生产和补充粮食及国力。而且按照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分布布局,邯郸可以东进齐国,北邻燕国,南与韩国接壤,交通便利,可以算是整个赵国的咽喉之地。
此外,邯郸物产丰富,拥有许多稀有矿产资源。它不仅对当时的赵,而且对整个中原地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赵作为其首都,可以与周边国家进行密切的交往和军事活动。
邯郸靠近中原,有利于赵争霸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分裂的重要时期之一。都说世界大势会长期统一,会长期分裂,国家间的争霸战争促成了分离与融合。自周王室衰落、诸侯自立以来,各国间不断进行兼并扩张战争,企图一步步统一中原,恢复周王室昔日的辉煌。赵作为新兴的诸侯国之一,也不例外。他之所以选择邯郸作为都城,是因为邯郸靠近中原,平原地区可以囤积大量军队,便于军队出征,慢慢吞并周边小国,不断扩大自己的版图,然后在此基础上统一整个中原地区。特别是赵武灵王推行胡夫骑射改革后,赵国的实力相对于周边小国大大增强。他们靠近中原,统一中原的愿望更加强烈。因此,他们只想向国外扩张,他们不太关心是否有天然屏障可以依靠。
邯郸远离游牧民族,便于长期定居。
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游牧民族,我们不能不想到打着尊王抗外旗号自立门户的齐桓公。尊抗外侮大旗的成功能够说服当时的周王室,可见当时游牧民族的实力不可小觑。晋阳在北方,靠近北方的匈奴,他们的边境经常被蛮族入侵。赵想一举歼灭他们是不现实的。此外,赵当时的首要目标是向中原扩张。通过一步一步吞并他国,最终在整个中原立足并长久定居,不想再为应付周边游牧民族而分心。所以综合考虑之下,只有邯郸是最好的选择。